上世纪80年代初,一场亿万人学习硬笔书法的“热带风暴”,席卷大江南北,领军人物就是庞中华。

庞中华的字体特点(伴着几代人的成长记忆)(1)

《庞中华最新钢笔字帖》

庞中华,生于1945年10月21日, 四川达州市人,1993年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席。自1980年以来,先后出版了《庞中华谈谈学写钢笔字》《庞中华钢笔字帖》等100多种字帖和专著,被海内外舆论称为“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

庞中华的字体特点(伴着几代人的成长记忆)(2)

庞中华硬笔《虞美人·春唐诗月何时了》

庞中华的字体特点(伴着几代人的成长记忆)(3)

庞中华硬笔《锦瑟》

然而,有网友吐槽,庞中华的字虽然端庄秀气,但骨架方正有余,笔画细节不足,尤其是行书运笔拘谨,行间气韵欠缺。客观地讲,这种观点有其合理成分,但作为硬笔书法起步之初的入门字帖,引导人们纠正潦草和歪斜的毛病,把字写得规矩工整,何尝又不是积极的呢?

庞中华的字体特点(伴着几代人的成长记忆)(4)

庞中华硬笔《卫夫人笔阵图句》

庞中华的字体特点(伴着几代人的成长记忆)(5)

庞中华硬笔《凉州词》

艺术是高雅的,同时又是大众的。如果说,时代给了庞中华机会,倒不如说,庞中华以执着的理念和行动,应这个时代之运而生。为此,从“庞中华热”思考如何更好回应群众需求,推出更多雅俗共赏的好作品,远比在细枝末节上纠缠不清,显得更为有意义。

庞中华的字体特点(伴着几代人的成长记忆)(6)

庞中华的字体特点(伴着几代人的成长记忆)(7)

庞中华的字体特点(伴着几代人的成长记忆)(8)

庞中华的字体特点(伴着几代人的成长记忆)(9)

84版《庞中华钢笔字帖》(局部)

放眼当今书坛,庞中华的字或许不是最好的,但对硬笔书法的贡献却是重大的。当昨日的热潮已渐渐平息,硬笔书坛早已呈百花齐放、欣欣向荣景象时,我们仍然不能忘记牵手上路的庞中华字体,不能忘记这位书法长河里的疏浚者,不能忘记这位良师益友的古道热肠……

庞中华的字体特点(伴着几代人的成长记忆)(10)

庞中华硬笔《自述》

庞中华的字体特点(伴着几代人的成长记忆)(11)

庞中华硬笔《毛主席卜算子·咏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