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的单元教学认知与思考评价

一一安康高新区第六小学刘恒

《年、月、日》这一单元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三年级下册课本第六单元的教材内容。是学生在认识时、分、秒时间单位的基础上学习新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五大部份:第一部分内容:“大月和小月”;第二部分内容:“平年与闰年”;第三部分内容:“24时计时法”;第四部分内容:结合单元各部分需要设计编排了练习十七、十八、十九共3个练习;笫五部分:是在单元结束后设计了一个"制作活动日历″的实践性作业。(用4个小正方体和一个底座制作一个日历,日历要能同时表示出月、日和星期几。)下面我结合本学期该单元的课堂教学实践从单元教学知识点与单元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等方面谈谈自己的教后认知与思考,以利于今后的学教活动。

一、单元教学知识点

1、一年有十二个月,1、3、5、7、8、10、12这七个月是31天叫做大月,4、6、9、11这四个月是30天叫做小月,平年2月是28天,全年有365天,闰年2月是29天,全年有366天。

2、一年分四季,每3个月为一季;一、二、三月是第一季度,四、五、六月是第二季度,七、八、九月是第三季度,十、十一、十二是第四季度。

3、一月分为上中下三旬:1-10号是上旬,11-20号是中旬,21-30(31)号是下旬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1900年不是闰年而是平年,而2000年是闰年。

5、推算星期几的方法例:已知今天星期三,再过50天星期几?解析:因为一个星期是七天,那么由50÷7=7(星期)……1(天),知道50天里有7个星期多一天,所以第50天是星期四。

6、24时表示法:在一日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7、超过下午1时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把原来的时刻加上12。反过来要把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表示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刻,超过13时的时刻就减12,并加上下午、晚上等字在时刻前面。比如下午3时→3 12=15时。

8、时间段的计算:就是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比如10:00开始营业,22:00结束营业,营业时间为:22:00—10:00=12(小时)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9.经过的天数的计算: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1=经过的天数例如:6月12到6月30日是多少天?(30-12 1=19天)

10、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

11、重要的日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月1日元旦节、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

12、时间单位进率: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1天(日)=24小时,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钟,1周=7天,1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二、单元教学目标达成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判断某一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4.会用24时计时的方法表示时刻。能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5.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制作年历,培养初步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体验数学知识是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

6.在具体的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数学思考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将数学学科核心素的形成养落实在师生课堂教学活动历程中。

三、教学方法措施与教学策略

1.收集年历资料,结合教材2011与2012年历进行观察、分析学习,激活学生已有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引领学生用数学的方法数出年历中31天、30天、29天、28天的月份数,并试着算一算2011和2012年的天数,丰富学生对年月日的感性到理性的认识,通过编辑年月日儿歌来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课堂中我们编辑的年月日儿歌如下:“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一天加。平年三百六十五,闰年天数把一加;五十二周余一天,当是平年不会差;五十二周余两天,必是闰年此变化。”

3.采用儿歌记忆和教材上拳头记忆的方法让学生牢记大小月规律,同时让学生独立解决练习题,让知识在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得到巩固和运用;

4.教学时,利用实际经验提出实际问题驱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扎实经历知识建构的过程,从而恰当地突破难点,实时地把握教学要求。在实施“平年和闰年”的课堂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学教材情境设计图,并阅读教材中文字材料。然后我出示四个连续年份,用年份除以四,算出结果确定平闰年,即有余数为平年、没有余数为闰年;在接着用四个连续整百年除以四百得出计算结果,最后引领学生观察发现,原来连续四个整百年也是三个年份有余数一个年份没余数。同学们这是惊喜的呼喊道:“老师,我明白了整百年份怎样确定平闰年份啦!就是用整百年份除以四百,有余数是平年、没有余数是闰年。”这时我开始引领学生编辑顺口溜儿歌,即:“年份除以四,有余平年现,若是整除尽,闰年年份定;四年有一闰,三平居其中;若遇整百年,四百除不完,平年不会变,四百能整除,必是闰年天;三百六十五,平年不会变,闰年加一天。”

5.本单元的三个练习我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解决习题问题,凸显学生独立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就巡回查看引领指导,利用学生已有的学知经验,更好地激发学生认知冲突,达到纠错订正的学练目标。

6.对于二十四时计时法,先让同学们自主观察主题情境图,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8个场景的生活事件,要求准确描述钟面时间。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观察、描述与回答问题的欲望。然后我适时提问:一天上午12个小时,下午12个小时,一天总共多少小时?12 12=24(时),怎样把一天上下午的24小时转化成24时计时法呢?学生们自然发现了教材时间尺数轴情境图就是这个问题生动形象地答案。接着我又和同学们一起编辑了“年月日时分秒儿歌”,即:“地球绕着太阳转,公转一周是一年;月亮绕着地球转,一圈刚好一月满;地球自转一整圈,时间刚好是一天;二十四时是一天,牢记年月日时间;一时六十分钟点,分针钟面转一圈;一分六十秒完全,秒针钟面转一圈;时分秒针认完全,时间单位巧换算。”最后,我用下载来的PPT日夜动画情境课件演示一天时间地变化计时情境,加深学生对二十四时计时法的理解转化和运用。

7.在整理和复习时,让学生将共同编辑地三首顺口溜儿歌整理出来,引导学生有理有据地思考,同时安排学生自主地解决了练习十九地问题,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实际问题地能力。

8.注意课外、课内的结合,在完成教材活动设计“制作活动日历”部分。我先让学生课外自主设计制作,课内我结合学生的活动实际同时结合教辅资料的练习设计引领学生从课外到课内完成数学课程的“活动课”内容。这样,即关注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也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任务中探究、理解知识,发展了学生的应用知识进行实践地能力。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学习生活成长的经历。充满生命活力、促进智力发展、加深情感沟通、反映现实中多种需求,使师生潜能得到发展是师生课堂教学最具"吸引力″的价值目标。在《年、月、日》这一单元的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学教材内容、查找资料、制作相关图片、展示独立与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也随机展示资料、插入幻灯PPT播放,引导学生勇于探究教材练习题,浏览有关年月日其它知识等方式,为师生课堂教学搭建互动、交流、展示地平台,这样安排也消除了学生紧张感、焦虑感,还能让他们主动发展,充分披露灵性,发展个性,同时也可使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表达能力得到"身临其境"的自主锻炼。

家校共育第六单元《年、月、日》评价练习

一、填空。

1.一年有()个月,其中()个大月,()个小月,大月有()天,小月有()天(二月除外),平年二月有()天,闰年2月有()天。闰年一年有()天。

2.六一儿童节前1天是()月()日。

3.一年中连续两个月有31天的月是()月和()月。

4.小红的妈妈今年36岁,但她只过了9个生日,想一想小红的妈妈是()月()日出生的。

5.课外活动从14:30开始,经过40分钟结束。活动结束时是()时()分。

6.一部电影故事片需要放映1小时40分钟,如果从晚上6时开始放映,需到晚上()时()分放映结束。

7.欢欢每天晚上9时上床睡觉。如果每个晚上要睡10个小时,他第二天早上要到()时才起床。

8.国庆节是()月()日,这个月有()天。

9.4年=()个月4天=()时

二、普通计时法和24小时记时法互换。

晚上8:00凌晨3:00

傍晚5:30早晨5:00

下午2:10半夜0:50

三、判断题。

1.小刚的生日正好是在2月30日。()

2.晚上8时用24小时计时法表示是20:00。()

3.下午4时30分和下午4时半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

4.平年和闰年下半年的天数是不一样的。()

5.一天时间钟面上时针正好走一圈。()

6.夜里12时也是第二天的0时。()

7.每4年中必有一年是闰年。()

8.2、4、6、8、10、12月有30天。()

9.闰年有366天,平年有365天。()10.2100年是闰年。()

11.七月有31天,八月只有30天。()

12.小华的生日可能是2008年2月29日。()

13.1900年是平年。()

14.张大伯的杂货店从上午8时开门,晚上7时关门。他的营业时间是10小时。()四、下列年份中,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闰年,1864年1800年2200年2008年2000年1988年2012年2019年?

五、1.小明早上7:30从家出发,经过1小时才能到达火车站。他能赶上从北京到上海8:50开出的这列车吗?

2.小刚从西安至北京,乘14:50到达北京的火车,由于天气下雪降温,火车晚点1小时20分。他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目的地?(家校共育评价练习来源于网络平台,共克时艰成长成全!谢谢阅读合作!)

年月日教学评语(年月日的单元教学认知与思考评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