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周治涛

通讯员 梅慧香 余芳利 程书林

以书为媒,以史为鉴。在铅字里看见红色历史的光芒, 在书页中聆听浴血革命的回响。8月30日,红色文化丛书《李紫苏区》新书首发式,在武汉新洲李集卫星革命烈士纪念陵园举行。

武汉红色家书(红色文化丛书李紫苏区在烈士陵园举行首发仪式)(1)

李紫苏区位于黄冈、黄安、黄陂、麻城四县交界地带,方圆30平方公里。1927年成立李紫地区第一个党支部,到1931年重建中共黄冈县委,李紫苏区成为黄冈革命中心,是鄂豫皖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了解,红色文化丛书《李紫苏区》,首次系统梳理李紫苏区红色历史资源,收集整理了1926年到解放战争的革命史料,介绍了李炳坤、程福坤等老一辈英雄的革命历程,全面展示了李紫苏区党政军民革命史,生动描绘了老一辈李紫苏人在党的领导下投入战争、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革命故事。

“不辱使命的担当精神,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李紫军民用鲜血和生命捍卫苏维埃政权,捍卫民族尊严,成为鄂豫皖革命史上最为悲壮的篇章。”这就是“李紫精神”。当天,来自区委宣传部、区人民检察院、区文化和旅游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李紫苏区》编辑组、李集街道的相关负责人齐聚李集革命烈士纪念碑,聆听感人的抗日故事,走近革命英雄,学习和弘扬伟大红色精神。

红色文化丛书《李紫苏区》副主编罗继平说:“目的还是弘扬李紫苏区的革命传统、弘扬李紫精神,凝聚建设、振兴乡村的伟大力量”。

武汉红色家书(红色文化丛书李紫苏区在烈士陵园举行首发仪式)(2)

在浓荫蔽日的红军树下,大家安静聆听村中老人讲述李紫苏区的建立、根据地建设和根据地军民的反“围剿”斗争等史实。在李集莲花小学,接过书本的孩子迫不及待地翻开了书页,认真品读。大家纷纷表示,《李紫苏区》的出版是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为传承中华红色基因提供了阵地,凝聚了大家致力乡村振兴,建设新时代的伟大力量。

武汉红色家书(红色文化丛书李紫苏区在烈士陵园举行首发仪式)(3)

罗继平表示:“系统地展示李紫苏区的革命史,这是第一次,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收集资料、考证资料,使这套丛书成为我们对党员干部、对群众、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教材。下一步,我们将在李港湾建李紫苏区军事斗争馆。条件成熟的时候,再建李紫苏区革命史馆,全方位、系列地来展示李紫苏区的革命斗争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