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有用筷子吃饭的习惯,所以说筷子的质量对一个人的健康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当前市场上的筷子品牌,材质非常多,所以大家在挑选筷子时一定要格外慎重。因为有些木质,竹质的筷子如果经常在潮湿条件下就会有发霉现象。另外,网上也有称筷子变色可致癌,这是真的吗?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们一起看看是怎么回事吧!

怎样辨别筷子致癌(筷子变色可能致癌)(1)

一双筷子、洗个澡都会引发癌症?但只要做好8件事就能一辈子远离肿瘤。中国是名符其实的“筷子大国”,近日,一则“调查称筷子使用超3个月或诱发肝癌”的消息在网络上不胫而走,立刻引来市民关注。昨日,记者调查发现,一双筷子用几年是很多市民家里常有的事,而专家通过实验发现,木质筷子用久以后细菌含量很夸张,建议常换为好。

筷子变色就应赶紧换

筷子用久后,本身的颜色会随着时间和使用的频率发生变深或变浅,这时候建议更换。筷子颜色发生变化,表示材质本身性质一定发生变化。而细菌的长期堆积正是发生颜色变化的主要因素。大家在使用筷子时,每天都要观察一下,筷子表面是否附着斑点,特别是霉斑。如果筷子上出现非竹子或木头本色的斑点,表示该筷子很可能已经发霉变质,不可继续使用。虽然黄曲霉菌多存在于霉变的谷物上,但某地疾病防控中心微生物检验检疫科专家认为:“筷子上滋生黄曲霉菌是有可能的。”在潮湿、没有阳光的环境中,菌类很容易生长,黄曲霉菌也不例外。

筷子的4点疑问

1、使用超三月会致癌?使用较久后可能滋生一类致癌物“黄曲霉素”筷子会致癌?记者发现,该微博的出处来自一则调查报道。报道称,普通筷子在使用到3-6个月时,颜色会随着使用频率变深或变浅。超期使用的一次性筷子会滋生各种霉菌,轻者可能导致感染性腹泻、呕吐等疾病。严重发霉的筷子会滋生“黄曲霉素”。记者了解到,该物质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一类致癌物,会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已被广泛认定可诱发肝癌。

2、致癌物洗不掉吗?建议每周将筷子放入沸水中煮半小时后晾干。“以前从来不知道”,筷子致癌说在网上热传后,很多网友难以相信,甚至觉得“不靠谱”。昨天,记者咨询了身边20位市民,只有两位提出会半年左右更换一次家中使用的筷子。潮湿会引起霉变,是不是彻底烘干就会改善情况?记者咨询了多年从事筷子生产的厂家,该公司刘小姐告诉记者,对于寻常百姓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洗净筷子后放进筷子盒自然沥干,但难免会积存水分,黄曲霉菌毒素耐热,日常生活中的烹饪温度难以实现彻底灭菌。建议每周将筷子放入沸水中煮半小时后,放置在空气中晾晒干燥再使用,这样还是能达到很好的消毒作用的。

3筷子也有保质期?实验表明半年更换一次筷子比较合适。记者走访超市看到,半数以上的筷子属竹、木材质,配有少量不锈钢筷或合金筷。而出售的8个品牌的筷子中,有4个品牌的筷子在其部分精装产品上标有“使用3-6个月为宜”或“请及时更换”的字样。对于筷子的“保质期”,某公司刘小姐认为这种说法“也不准确”。并非过了“保质期”筷子就会立刻变质,而是“长时间使用筷子会造成变形、发黑”。但这个半年或者三至五个月的期限提出,当前并没有准确的数据标准。在同等条件下,使用时间越长的筷子,其断面检测出的细菌量越多,而半年更换一次是比较“合适”的时间节点。

4如何选择筷子?家用筷子最好选择竹筷或涂了生漆的木筷。现在市面上除了普通的竹筷,木筷的种类也日趋繁多。在超市中,记者就看到有檀木、香木、铁线子、甘蓝豆木等不同木材制作的筷子,同时还有金属筷子、密胺筷等等。记者从浙江天竹了解到,木质筷依然占据了市场的大半江山,其中尤以竹质筷子较多。家庭选筷子最好选择竹筷或者涂了一层生漆的木筷。现在很多单位食堂使用类似塑料材料的筷子,这是一种密胺材料,如果清洗干净,滋生细菌的几率较小,但要注意认准QS质量标志,谨防假冒伪劣产品。同时这类筷子不适宜用在高温条件,以防有害物质分泌。

以上对人们生活中使用筷子讲了很多注意事项,尤其是筷子变色其实是因为发霉变质,其中就有可能产生致癌的黄曲霉菌。所以说,平时我们大家用的筷子应当定期更换,以免因为发霉的筷子上面有黄曲霉素引发肝癌的危险。因为这种黄曲霉素比较耐热,一般需要沸水煮半小时,然后再晾干这样消毒比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