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及工匠精神(大国工匠的创新故事)(1)

大国工匠及工匠精神(大国工匠的创新故事)(2)

点击图片放大观看

  编者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精益求精的匠人匠心,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血液。被称为“大国工匠”的劳动人民中的佼佼者,以执着专注、一丝不苟的精神奋勇创新,推动各项事业不断进步。4月27日至29日,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举行,在“云端”向社会展示出“大国工匠”一幅幅生动的创新画卷。本版今日特选取4名不同行业的“大国工匠”,与读者们分享其创新事业背后的故事。

持焊枪勇攀高峰的“钢铁侠”

大国工匠及工匠精神(大国工匠的创新故事)(3)

艾爱国 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焊接顾问

  在湖南省湘潭市,有一位焊工在岗位上奉献50多年,攻克了数百项技术难关,成为怀有一身绝技的焊接行业“领军人”。这位“大国工匠”就是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焊接顾问艾爱国。

  1968年9月,19岁的艾爱国通过招工进入原湘潭钢铁厂。不久,他就在笔记本上写下“勇攀技术高峰”的工作目标。初入钢铁厂,艾爱国岗位是安装管道的配管人员,随后凭着对气焊浓厚的兴趣,他主动跟着焊接师傅学习,快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焊接工人。

  凭着一股韧劲儿,1982年,艾爱国以八项考核全部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气焊、电焊合格证,成为当时湘潭市唯一持有“两证”焊工。即便拥有了这些成绩,艾爱国仍没有停止前行,而是向更大的难关发起挑战。

  那时候,炼铁厂的高炉风口使用寿命仅为一两个月。1983年,为延长高炉风口的使用寿命,原冶金工业部组织全国多家钢铁企业联合研制新型贯流式高炉风口。然而,高炉风口处的紫铜导热快,焊接时热量迅速扩散,金属本体和焊材难以融合,焊接成为了这个项目的最大难点。

  得知这一消息后,当时还只是普通焊工的艾爱国,主动请缨参与,并创新性地主张采用氩弧焊工艺焊接。这一工艺虽然先进,但是焊机和焊枪需要重新改造,在那个年代,采用氩弧焊工艺焊接存在诸多挑战。

  1984年,艾爱国和团队技术人员在经过100多次焊接试验后,计划将创新技术正式应用,然而攻关并非易事。

  在技术应用时,出现了意外。当天,艾爱国和团队人员在高于700摄氏度的高温材料旁持续站着焊了6个多小时。时值隆冬,而艾爱国一身工作服却被汗水浸透了。遗憾的是,最终技术应用失败了,艾爱国心情沮丧到了极点。

  挫折没有阻挡艾爱国前行的脚步。他经过反复验证分析,终于找到了失败的原因,在将紫铜风口加热到900摄氏度高温后,艾爱国看到了成功的希望。1984年3月,新型贯流式高炉风口项目攻关成功。在技术研发过程中,艾爱国和团队成员把交流氩弧焊机改造成直流焊机,焊枪也被改造得耐高温。凭借这项创新,艾爱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相关发明专利获得授权。

  艾爱国在技术创新上从不止步。他发明的交流氩弧焊双人双面同步焊技术,啃下当时世界最大的3万立方米制氧机深冷无泄露的“硬骨头”;带领团队10年攻坚,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实现大线能量焊接用钢国产化;花甲之年带领团队解决工程机械吊臂用钢面临的“卡脖子”技术……从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到亚洲最大深水油气平台南海荔湾综合处理平台,这些国际国内超级工程中,都活跃着他的身影,艾爱国也实现了青年时“勇攀技术高峰”的工作目标。

  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中华技能大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七一勋章”……半个多世纪以来,艾爱国精益求精、不断突破,集丰厚的理论素养和操作技能于一身,为我国冶金、军工、矿山等行业攻克焊接技术难关400多个,改进工艺120多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8000多万元。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2015年,艾爱国返聘回到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如今,70多岁的他仍然每天在焊接实验室,也是“艾爱国劳模创新工作室”上班,累计为全国培养焊接技术人才600多名,以实际行动传承匠心。

  50多年前,拿起焊枪的那一刻,焊接成为艾爱国一辈子的事业。50多年后,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创新与突破,他也成为焊接职业领域的一座“高峰”。(王晶)

用技艺雕刻时光的“手工匠”

大国工匠及工匠精神(大国工匠的创新故事)(4)

刘更生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传承人、北京金隅天坛家具股份有限公司龙顺成公司工艺总监

  无量寿宝塔、满雕麟龙大镜屏在他的手中重现光华,金丝楠鸾凤顶箱柜、金丝楠雕龙朝服大柜在他的手中获得新生……凭借精益求精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大国工匠”刘更生练就了一眼判断残件老旧家具年代、双手让文物“重生”的绝技。“我觉得自己很幸运,现在我们国家非常重视传统文化,才能让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更好地体现出它的价值。”刘更生如此感言。

  “刚开始当木工学徒的时候,要先学习开榫、凿眼。”自18岁起,刘更生就进入老字号红木家具厂当木工学徒,开始学习京作硬木家具制作与古旧家具修复技术。刘更生说,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需要的是年复一年、成千上万次的勤学苦练。在这一过程中,刘更生因长时间手握锤子,有时甚至手都无法伸直,开榫刨花也经常磨得满手是泡。

  “有一次我在地摊上发现了一本关于中国传统家具的书,要150元,当时我一个月就挣300元,相当于半个月工资,但我还是狠狠心买了,翻来覆去地看。当时我想,一定要把修复的手艺学好。”刘更生曾表示,他理解的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极致,用发自内心对手工艺的敬重,用自己的技能,让传统家具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凭借着这股精神,刘更生练就了精湛的木工技艺,锛凿斧锯样样精通,刨出的刨花薄如纸张。

  刘更生认为,修复古旧家具远比制作新家具要难得多,想要最大程度保证旧家具的原汁原味,需要对传统家具的文化、历史、风格谱系均有细致地了解及研究,还要能分辨出古旧家具的材质、器型与制作工艺,将各种木工技艺运用于修复工作中,做到“修旧如旧”。近年来,刘更生成功修复了故宫养心殿的无量寿宝塔、满雕麟龙大镜屏等数十件木器文物,复刻了故宫博物院金丝楠鸾凤顶箱柜、金丝楠雕龙朝服大柜……这让历史文物再现风华,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作出了贡献。

  除了古旧家具的修复工作,刘更生还多次承担国家重点工程任务,参与了香山勤政殿、颐和园延赏斋、北京首都机场专机楼元首厅的家具制作等重大项目,设计制作了2014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21位元首桌椅、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座屏、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贺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天安门城楼内部木质装饰等国家重点工程家具。其中,刘更生设计的“APEC系列托泥圈椅”荣获世界手工艺产业博览会“国匠杯”银奖……无数个经典作品的呈现,背后是刘更生近40年技艺的沉淀。

  此外,刘更生还承担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11个场馆和20个展巡区中共计435件官方生活家具制作。“国家对红木家具平整度的要求是小于0.2毫米,而我们对冬奥会产品的平整度要求是小于0.1毫米。”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之前,刘更生每天都忙着为定制座椅进行平整度检测,以极致的传统手工艺人态度,向世界展现精湛的中国传统京作家具魅力。

  精心雕琢,代代相传。2016年,刘更生京作非遗大师工作室成立,他毫无保留地将手艺传授给生产一线的工人们,并建设“1351技艺传承梯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传承培养了大批人才。

  2019年,刘更生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编制完成《京作硬木家具制作工艺标准》,带领团队完成名贵木材曲线拼接技法、线型刀具制作、异型部件模具的制作及应用等多项创新项目,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无论是文物修复还是传统京作工艺家具雕琢,刘更生用热爱和对传统手艺的敬重,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其作品传递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风韵,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国工匠”精益求益和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刘娜)

勤钻研突破极致的“打磨师”

大国工匠及工匠精神(大国工匠的创新故事)(5)

洪家光 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数控车工

  他被誉为最年轻的“大国工匠”。“今天我获得这个奖项,离不开我十几位师傅当年无私地把绝技绝活教给了我。”站在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仪式上的洪家光,一口东北语调,令看似严肃的他流露出一丝“喜感”。洪家光认为,正是一代一代“航发精神”的传承,他才得以获此殊荣。

  1979年,洪家光出生于辽宁省的一个农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他便进入技校开始学习机械化修理技术。每天从家到学校往返的4个小时,是洪家光读书学习的时间。三年时间,他把公交车变成了“书房”,自学了4本技术专业书。1999年,洪家光被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航发黎明)聘用,从此成为了他梦想中的航发人。

  洪家光所在的中国航发黎明公司,承担了航空发动机叶片磨削工具的制作任务。叶片是航空发动机的关键承载部件,叶片型面的设计和制造精度直接影响航空发动机高速运转时的安全性。如果叶片与叶盘未能精准对接,会导致机毁人亡的严重后果。

  航空发动机叶片磨削精度要求接近0.05毫米,和一根头发丝的直径差不多。2014年以前,叶片的精密磨削技术仅有极少数国家掌握。要想攻克叶片精度难题,就必须攻克金刚石滚轮的制造技术。作为一名车工,洪家光深知当时的车床技术无法满足航空发动机精密制造需求,他立志要加工出高精度、高效率的滚轮磨削工具,打破该项技术壁垒,于是他和团队开始了艰难的技术探索。

  2009年,洪家光申请了科技立项,开始向高精度滚轮磨削技术发起挑战。面对这项世界级难题,他需要学习力学、化学和空气动力学等一系列理论知识,并将这些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于生产制造中。在别人一年完成4000个工时的情况下,洪家光一年工时达到了7000多个,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

  “曾经也想过退出。但后来想了想要突破自己,更要坚持下来。”洪家光说。5年时间,经历1500余次的尝试,一次又一次突破着毫厘之差,洪家光和团队终于成功研发出了“航空发动机叶片滚轮精密磨削技术”。

  “航空发动机叶片滚轮精密磨削技术”对叶片磨削精度可达到0.002毫米,接近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二十五分之一。这不仅超越了叶片磨削标准,还打破了国际垄断,为我国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017年,洪家光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时的他年仅39岁,也是获奖者中最年轻的一位。

  飞机总体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凤田曾说:“洪家光所突破的这项技术,不仅结束了我国进口国外发动机的历史,也为我国大型飞机和新型战机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20多年间,他精益求精、努力钻研,从一名普通技工快速成长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高级技师,通过技术革新为企业和航空发动机的自主研发贡献力量。

  言传身教,匠心“航行”,曾经四处拜师的洪家光,如今已为人师,“航发精神”在洪家光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带领团队在生产一线集智攻坚,通过“洪家光劳模创新工作室”“洪家光节能大师工作站”等平台,先后为行业内外培训2000余人(次)。

  目前,由他亲授的13名徒弟均已成为生产骨干,共计完成技术创新和攻关项目84项,实现成果转化63项,解决生产制造难题564项。洪家光曾多次参与多项国家重点航空发动机科研项目,其个人拥有专利8件,团队拥有专利30余件。

  精益求精,巧思创新,毫厘间的追逐,打造着强劲的“中国心”,洪家光用他的工匠精神,激励着无数青年奋斗者潜心创新,追求卓越,也感染着青年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更多不平凡的事迹和成绩。(刘娜)

为创新奋力奔跑的“油二代”

大国工匠及工匠精神(大国工匠的创新故事)(6)

刘丽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第六作业区48队采油班长

  大庆油田是我国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在这里诞生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影响了我国一代又一代的劳动者。大庆油田大力推进油田科技自主创新、持续创新,以“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为内涵的科技创新精神更是深刻影响着无数“油二代”。刘丽就是其中之一。

  父亲是大庆油田第一代建设者,跟随着父亲的脚步,1993年,从技校毕业的刘丽来到大庆油田第二采油厂第六作业区采油48队,光荣地成为一名石油采油工。至今,她在采油一线已经奋战了29年。

  在这些日子里,大庆油田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理念,让刘丽感受到,有技术、能创新、会发明的工人更有力量。

  “哪件活儿大家干起来难,我们就要围绕着这些来创新。”“我搞钻研、搞创新的目的就是为企业解决实际生产难题,努力把活干得巧一点、快一点、好一点。”秉承走创新路的理念,刘丽成为油田里的创新能手。为此,她一有空就掏出随身携带的图纸和铅笔进行记录。坚持围绕生产难题思考和创新,早已成为她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

  升级改造盘根盒就是她解决的一个生产难题。盘根盒是采油井口密封装置,用传统的扣取方式更换,至少需要耗时40分钟,这其间采油机必须停止工作,停机时间长,容易影响产油量。

  了解到这一难题后,刘丽从化妆品口红的旋转方式中找到灵感,然后画图、建模、试验。两年时间,五次改进,刘丽最终研发出“上下可调式盘根盒”,使更换盘根盒的操作时间缩短四分之三,填料使用寿命延长6倍。该发明在6万多口油井实现应用,年节约维修工时10万小时、节电2.4亿多度。

  此外,她研发的“螺杆泵井新型封井器装置”等一批成果填补了国际国内技术空白,累计多产油6万多吨。

  在刘丽工作中,类似这样的创新和改革还有很多。多年来,她始终专注于解决生产难题,研发各类成果200余项,其中获国家及省部级奖项33项、国内专利及软件著作权41件。

  “我希望我这一生,都做一个努力奔跑的人,并且带动影响身边的更多人,一起为祖国加油。”刘丽这样说,更是这样做。

  2011年8月,以刘丽名字命名的“刘丽工作室”成立。成立之初,她把培训作为重要工作,先后探索实施了体验式五步阶梯培训等多种培训方式,累计培训1.5万余人次,其中有5人被聘为大庆油田技能专家,65人被聘为高级技师、技师。目前该工作室形成了“技师联合研发、革新工厂自主生产、示范区试用推广”的“研产用”一体化模式。

  在“刘丽工作室”的带动下,大庆油田第二采油厂的创新创效成果数量由过去的每年100多项增加到300多项,全厂参与创新创效的人数由原来的500人左右跃升至2000多人。该工作室累计研发技术革新成果1048项,获得国内专利近200件,推广成果5000余件,创造效益达1.2亿元。

  频繁涌现的创新成果,让“刘丽工作室”收获诸多荣誉:先后被评为“黑龙江省工人先锋号”和“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还被命名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

  除了通过创新方式培育人才,研发创新成果,刘丽作为中国石油技能专家协会主任,带领专家团队行走17万公里,走遍石油、炼化、石化生产现场,攻克中国石油生产难题1000余项,获得国内专利704件,技术技能成果获奖超2000项,为油气勘探领域技术技能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片黑色的沃土,一身靓丽的红装,沿着铁人前辈的足迹,为了一个英雄的大庆,为了一个百年的油田,刘丽和新一代的石油人,仍在不断创新,努力奔跑,逐梦前行。(王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