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千年最伟大20位科学家(创新如何改变世界)(1)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依托信息技术兴起的一系列新技术产业,更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方式。可以说,科技进步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科技进步离不开创新,甚至可以说,整个社会的发展已经依赖于各个领域的不断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或许你会说,这是科学家的事情。但是,当你读完由郭传杰、方新、何岩主编的《创新改变世界:18位著名科学家的创新故事》,我相信你会有新的想法。在这本书里,吴文俊、艾国祥、陈锡康、韩兴国等18位著名科学家为我们讲述了自己的创新故事,非常值得一读。

在很多人看来,科技创新离自己很远,但这本书中科学家们从个人的亲身经历讲起,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真情流露,生动感人,想象中枯燥乏味的科研工作似乎也变得鲜活有趣了。虽然科学家们讲述的是科研经验,但他们无处不在的敢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恰恰也是当代社会普遍缺乏的,相信大部分读者都可以获益良多。

全球千年最伟大20位科学家(创新如何改变世界)(2)

扎实的基础是创新的前提

很多人类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变成了现实。虽然作为文明古国,中国曾在相当长的时期创造和引领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但别说是古人,就算上世纪生活在工业文明时代的地球人,谁又能想象得到今天信息社会里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巨变?!因为科学技术,我们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环境来工作和生活;因为科学技术,我们可以和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朋友视频聊天;因为科学技术,我们甚至可以到太空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有赖于科学家的一次次创新。

创新往往是不破不立,但创新从来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才有可能在创新的世界里大展拳脚。翻开《创新改变世界》一书,无论是王志珍教授说的“继承和积累是创新的前提”,还是刘振兴教授说的“知识面的广度,决定研究的深度”,都深刻地揭示了基础科学和科学基础的重要性。对学科来说,基础科学是科技发展的基石;对个人来说,科学基础是探索创新的基石。当前,我国之所以有条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因为国家长期以来实施科教兴国政策,奠定了较好的学科基础和人才基础。可以说,持续重视基础工作,才会有全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升,才会孕育出更多的创新。

全球千年最伟大20位科学家(创新如何改变世界)(3)

强烈的兴趣是创新的源泉

很多人会觉得,科学是单调、枯燥、乏味的;然而,与此同时就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恰恰感觉相反,他们觉得科学探索和科技创新非常有意思,沉迷其中,乐不思蜀。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是天生的,只是后天的各种影响,导致了我们的价值和兴趣取向。同时,历史的发展已经印证了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力量,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息息相关,从根本上来讲,我们不可能对人类自身及社会的发展没有兴趣。很多人是在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下逐步远离科学的。

所以,一方面我们强烈期待中国基础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够真正地走到素质教育的正确道路上来,不要继续填鸭式的死记硬背,而是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的意识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在当下要鼓励那些真正对科学有强烈兴趣的人积极去探索,给他们创造宽松的环境,提供有力的支持。正如《创新改变世界》一书中李国杰、朱日祥、沈文庆等教授用大篇幅内容阐述了兴趣爱好对创新能力的重要影响,不仅帮助我们清楚地认识了人工智能、分子进化生物学、保护遗传学、实验核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等看似深奥但实则有趣的科学知识,还让我们充分地认识到兴趣爱好在工作与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对未知事物保持强烈的好奇之心、探索之心,是发现未知事物内在原理的不竭动力。在兴趣的激发下,热情、自信、自由、前瞻、务实,等一系列追求梦想的行动,便会帮助这些人在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所以张亚平教授在书中说:“兴趣对一个人的发展,尤其是对我们作科学研究的人,至关重要。”

全球千年最伟大20位科学家(创新如何改变世界)(4)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文精神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可以说创新也是人类进步与发展的力量之源。而对科学方法、思想、精神的研究,既是科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又是人类共同的追求。

与一般科普书不同的是,这本书中激荡思想的观点比比皆是,例如,李振声教授指出:“科学的交叉、渗透与融合,会产生新的思路,找出新的苗头。”何祚庥教授认为:“做人、做事、做学问,首先是做人。”张懿教授提到:“创新跨越需要全身心的奉献和团队精神。”高福教授谈到:“没有竞争就没有合作,没有合作也没有竞争。”等等。

读完18位科学家亲自讲述的创新故事,我们不仅得到了学术上的熏陶,汲取知识上的营养,还收获了一次人文精神的洗礼,有助于我们思考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

全球千年最伟大20位科学家(创新如何改变世界)(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