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始建于一九八四年夏秋之交,成员绝大多数为天津市戏曲学校京剧班毕业、继而留校进修三年的学生。他们自幼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练就了较为扎实的基本功。

领导重视,在全国挑选名师和大师来调教这些年轻演员,老生张克由杨派大家程正泰来教授,青衣雷英由张君秋大师传授,老旦兰文云由李多奎的琴师周文贵老先生教授、青衣刘桂娟由李世济教授,花脸孟广禄则由方荣翔亲自教学,还有花旦刘淑云由荀派大家吴素秋教授,丑行石晓亮由张春华教授,一时间名家云集高手如云。

天津青年京剧团现状(天津青年京剧团的一级演员们)(1)

天青团的一级演员很多,如石晓亮,孟广禄、卢松、张克、赵秀君、刘桂娟、刘轶杰、李秀成、房志刚、康健、孙丽英、谭 艳、杨光、姬鹏、刘树军、董玉杰、孙雨生等。

下面再略详细的介绍几位天青团的一级演员。

雷英,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师承著名的京剧大师张君秋。雷英无论是唱腔和扮相都是一绝。1975年12岁的小雷英凭着会唱几段样板戏,前往天津市戏曲学校报考京剧班,主考老师一看就喜欢上了。她悟性好,站在考官面前落落大方,显示着天然的大器;她嗓音清醇,唱出腔来具有迷人的甜美;她容貌标致,身材匀称,将来登上戏台肯定有人缘。考官们综合了她所具备的各方面条件,断定她天生是块唱戏的材料,因此没费任何周折,她被录取了。

天津青年京剧团现状(天津青年京剧团的一级演员们)(2)

雷英的表演课从一入学就分在青衣组,启蒙老师是林玉梅,她是天津市京剧团的台柱子。林老师教雷英学的第一出戏便是《六号门》里的胡二妻。在雷英进入高年级的时候,学校又安排李近秋老师教她学演张派《四郎探母》《春秋配》《大保国·二进宫》等剧,为了重点培养这个剧坛新秀,尽力开拓雷英的戏路,学校还请来尚小云的大弟子孙荣蕙和孟宪老师分别指导她学演《金山寺》《十三妹》《昭君出塞》《梅玉配》《望江亭》等梅、尚、张多种流派剧目。

兰文云,是京剧舞台顶尖的京剧老旦名家,并且就连张君秋、袁世海等老艺术家都称赞过她。1981年毕业于天津市戏曲学校。在学校即迷恋李多奎先生之声腔,并亦步亦趋,悉心揣摩,1986年11月,更有幸得拜与李(多奎)氏合作多年之著名琴师周文贵名下为徒,夙愿得偿。她的戏场场爆满,戏迷翘首而盼,有观众更是感动哭泣,感慨万分。

王立军,著名的文武老生, 1976年毕业后,被分配至当时的天津市京剧三团作演员。初期,向原天津市京剧团武生演员杨麟玉学艺。1985年调入新组建的天津市青年京剧团,他基功扎实,技能全面,扮相英俊,气质脱俗,成为该团的当家武生。1986年拜著名武生表演艺术家茹元俊为师;后又拜著名表演艺术家谭元寿和香港名票丁存坤为师;已故著名表演艺术家厉慧良也曾亲授其技艺。

天津青年京剧团现状(天津青年京剧团的一级演员们)(3)

闫巍,1980年考入天津市戏曲学校,先习老旦,后改刀马旦,1987年分配到青年京剧团。闫巍扮相清新俊美,基本功扎实,动作优美,干净、利落,爆发力强,节奏感突出。她不仅擅长多种"出手儿"技能,而且能于火炽的开打中演出不同人物的性格,同时还有条好嗓子,能打能唱,十分难得。

天津青年京剧团现状(天津青年京剧团的一级演员们)(4)

在《泗州城》中,她饰演的水母有一段精彩的"打鞭神技",在这段表演中,两根神鞭如有生命般在水母的手中上下翻飞,时而高抛时而飞转,有很多高难的技巧,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神鞭不仅能由耍两根变成耍四根,而且能将一根从背后掷出,在空中翻转,最后落在手中所擎神鞭之上,鞭头相接,屹立不倒,其技巧难度堪比杂技。

刘淑云,在荀派看家剧目《勘玉钏》中“一赶二”,分饰温柔软弱的俞素秋和活泼聪慧的韩玉姐两个角色,彰显出演员的艺术功力。刘淑云这出戏求艺于京剧表演艺术家黄少华,也是跟黄老师所学的第一出荀派戏。演出中,刘淑云先饰演闺门旦,既唱既表,下半出刘淑云改扮韩玉姐,通过她的演绎,一个活泼聪明、胆大心细的可爱小姑娘,活灵活现地呈于舞台。

天津青年京剧团现状(天津青年京剧团的一级演员们)(5)

马连生,师承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马长礼、谭元寿。都知道天津青年京剧团的头牌老生是张克,可是殊不知最初想要捧的就是马连生,许多戏服都是为了马连生设计的,只不过后来马先生嗓音坏了,所以开始培养张克。

我们现在看天津青年京剧团,张克、孟广禄等都老了,雷英、兰文云离开舞台很多年了,而刘桂娟也是演出非常少。如果说问题,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优秀青年演员太少,当初的天津青年京剧团的台柱子成了中老年人,没有青年演员接替成为了最重要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