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紫金山新闻】

8月11日8时的水位监测数据显示:长江南京站5.13米;水阳江水碧桥站5.33米;秦淮河东山站7.14米;石臼湖蛇山站5.89米;固城湖高淳站7.99米。这些重要江湖河库的水位较常年同期偏低1.5—3.7米。与此同时,截至8月11日,全市已有47个中小型水库(含六合大河桥中型水库)在死水位以下甚至干涸。旱情仍在继续,为力保农业生产,我市持续加大引水、翻水力度,日调集水源量超过2000万立方米。

全国大型水库水位情况(47个中小水库低于死水位)(1)

市防汛机动抢险队队员在架机现场紧张安装调试设备。

全国大型水库水位情况(47个中小水库低于死水位)(2)

水碧桥架机翻水现场。

“出水了,出水了……”8月11日上午7:30,市防汛机动抢险队队员顺次打开高淳区水碧桥架机翻水现场泵机开关后,水阳江的水通过马力十足的30台机泵“冲”向固城河,最终补进固城湖,以保证当地水产养殖业的正常生产。市防汛机动抢险队副主任王建龙介绍,预测到旱情的出现,8月6日起,他们就开始调集设备至高淳。8日起,30多名抢险队员进场安装调试,高温烈日下的机泵铁管温度超过60℃,根本没法用手触摸。为和高温抢时间,队员们每天凌晨4点就到现场赶工,上午9点后收工,下午4点后再进场一直安装至晚上9点。持续两天奋战后,30台机泵顺利出水。为确保机泵正常运行,这两日,10名队员24小时驻守在现场,时刻检查配电柜运转是否正常。这些新架设的机泵每天将从水阳江为固城湖补进60万方水源。

“目前旱情主要集中在六合、高淳、溧水等区。”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处长李宗超介绍,为缓解旱情,我市正调度重点泵站加大抗旱引水力度,同时各抗旱翻水线加大翻水力度,目前日引水、翻水量超过2000万立方米。其中,协调秦淮新河泵站引长江水入秦淮河,日引水约260万方,累计引水约8022万方;高淳区蛇山抽水站引石臼湖水入固城湖,日引水172万方,累计引水约3974万方,市、区在水阳江水碧桥临时架机50台套出水,每日向固城湖翻水约80万方;六合区红山窑、新禹河泵站引长江水入滁河,日引水量约325万方,累计引水约1亿方,保障了秦淮河、滁河、固城湖等抗旱一级水源供给。另外,溧水、六合湫湖、肖庄泵站翻水向中山、山湖水库补水,日补水量约30万方,已累计补水866万方。

全国大型水库水位情况(47个中小水库低于死水位)(3)

六合区尖山泵站向冶山街道翻水。

各区抗旱翻水线正全天候加大翻水力量。记者了解,六合区抗旱灌溉站750台套、临时架机54台套,日翻水量达385万方,累计翻水约2.77亿方;高淳区抗旱灌溉站175台套,临时架机257台套,日翻水量达269万方,累计翻水约2983万方;溧水区抗旱灌溉站208台套、临时架机386台套,日翻水量达465万方,累计翻水约6705万方;江宁区抗旱灌溉站213台套、临时架机153台套,日翻水量达87万方,累计翻水量约1723万方;浦口区开启底涵水闸18座引水,抗旱灌溉站52台套、临时架机16台套,日引翻水量达20万方,累计引翻水约1150万方。

记者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为严防树木枯死,绿化园林部门合理安排早晚浇水时间,增加浇水频次。主城六区8月12日共出动浇水车辆74台班,浇水总量3541吨,浇水面积超过260万平方米。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顾小萍

通讯员 陈力

本文来自【紫金山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