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真的是“奇葩”频出,低分“捡漏”更是如“探囊取物”,易如反掌。从521分,仅高出一本线1分,录取北京大学医学部;到431分,位次10302名名(宁夏回族自治区),444分,位次59575(陕西省),录取中山大学。真到了出现“奇葩”才正常,没有"捡漏”现象才奇怪的时候了。

今天,我们要谈的是浙江省高校排名第二的浙江工业大学“健行实验班”,2021年高考两次填报志愿均未能招满。根据7月30日公布的《浙江省2021年高考第二段普通类投档分数线》,我们看到,浙江工业大学“健行实验班”仍然有11个招生计划未能完成,到了266分以上的学子,就可以报考的境地。

裸考浙工大的投档线(逆天了266分即可填报)(1)

一、浙江工业大学“健身实验班”高考录取分数线的优势有目共睹

要知道,浙江工业大学“健行实验班”在浙江省2021年高考第一段录取过程中,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39分,位次是12321名。比地理位置好、学校品位高的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80%以上的211、双一流大学的全部或部分专业,录取分数线和位次号都要高。

甚至,比相当一部分985工程大学部分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也毫不逊色。如: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西北工业大学、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部分专业录取分数线,不及浙江工业大学“健行实验班”。

浙江工业大学“健行实验班”的录取分数线一直保持较高水准,比如: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644分,位次11760名。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645分,位次11441名。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638,位次11882名。可见,浙江工业大学“健行实验班”的录取分数线只在7分左右徘徊,位次在1000名左右波动,表现相当稳定。

裸考浙工大的投档线(逆天了266分即可填报)(2)

二、浙江工业大学“健行实验班”培养人才富有特色

实行“两段制”教色。第一段在大学一年级,主要是进行通识学习;第二段,是在大二至大四,配备专门的导师,进行专业学习,进行个性培养。以期实现“知识、能力与素养”的三维合一培养。

实行“自主性”定制。即专业自主、课程自主、导师自主,这在许多985、211、双一流大学里,都是罕见的。

浙江工业大学“健行实验班”的保研率比较高,尤其是著名高校保研率,在特定的专业和特定保研高校,有很大的优势。

总而言之,浙江工业大学“健行实验班”,是浙江工业大学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基地,是学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示范区,是全校优秀学子身份象征的荣誉。但是很遗憾,2021年居然沦落到征集志愿,两次填报志愿均未能招满的窘境。

裸考浙工大的投档线(逆天了266分即可填报)(3)

三、浙江工业大学“健行实验班”为什么会沦落到征求志愿的窘境呢?

浙江工业大学“健行实验班”招生录取,可以通过“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或者通过高考统一招生两种方式录取。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学考得分要达到88分左右,普通类学业水平考试7门(含)以上科目为A等,其余为C等(含)以上。特殊类型的学生,学业水平考试5门(含)以上科目为A等,其余为C等(含)以上。普通类学生,想通过初审,学业水平考试要达到7A1B以上,方有可能。

浙江工业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仅招15人,最低分是622分,综合评价成绩至少要88分以上。由此可见,浙江工业大学“健行实验班”征集志愿,原因之一就是要求过高。

此外,浙江工业大学“健行实验班”高考统一招生,有高考成绩限制,不降分。

如,2021年最低分为639分,征集志愿时,也不降分。2020年高考,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44分。2019年高考,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45分。

第三,浙江工业大学“健行实验班”的培养模式似乎没有得到有效落实。我们学校考上“健行实验班”的学生,也吐槽导师制、个性化专业培养等,没有实质性的内容,使一部分高分学生不愿意填报“健行实验班”。

第四,浙江工业大学“健行实验班”选考,物理学科是唯一要求。正是物理选考限制,这就让一部分非选考物理的这些学生,将被排斥在这个学院之外。估计,2021年浙江工业大学“健行实验班”11个征求志愿计划,最终将无法完成。

裸考浙工大的投档线(逆天了266分即可填报)(4)

高分学生之所以不填,是铁了心要去高考复读;低分学生,要么最低分数不够,要么受到选考物理限制,最终难以如愿。

从以上情况观之,浙江工业大学“健行实验班”和学生两个方面,都应该认真反思。浙江工业大学要实现“注重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因材施教,培养基础扎实、发展潜力大、竞争实力强的精英人才”的目标;学生们要在“健行实验班”中达到物超所值的目的,还要更多地适应学院的管理方式、课程模式、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做好自己,最终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