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7 15:06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张艺萌

嘉兴秀洲区旅游景点(秀洲这两个景区入围美丽浙江十佳特色体验地评选)(1)

为深入挖掘典型,进一步营造“人人成园丁,处处是花园”的舆论氛围和实干精神,动员全社会聚力打造美丽浙江升级版,由浙江省美丽办和浙江日报共同发起的寻找“美丽浙江十大特色体验地”活动,进入评选投票环节。此次“美丽浙江十佳特色体验地”评选活动,秀洲区有两个景区入围——莲泗荡风景区和潘家浜村。

莲泗荡风景区

嘉兴秀洲区旅游景点(秀洲这两个景区入围美丽浙江十佳特色体验地评选)(2)

嘉兴市莲泗荡风景区位于秀洲区王江泾镇莲泗荡畔北岸,紧靠京杭大运河,距嘉兴市区、申嘉湖和乍嘉苏高速公路均在15公里以内,占地面积146亩,水域面积2800余亩,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一“网船会”的发源地,又是浙江省首个民间信仰场所一一“刘王庙”的所在地,更是点香祈愿的福地、品味水乡民俗文化的胜地。

嘉兴秀洲区旅游景点(秀洲这两个景区入围美丽浙江十佳特色体验地评选)(3)

景区建筑以江南园林的传统风格为主,有刘王庙、江南水乡渔俗文化博物馆、刘公塔区域、景观河堤等60多个单体旅游资源。现有员工39人,年游客流量为45余万人次。

嘉兴秀洲区旅游景点(秀洲这两个景区入围美丽浙江十佳特色体验地评选)(4)

景区主要旅游特色“网船会”,是民间形成的民俗信仰活动,由明代沿续至今。百余年来,为祭祀元末除蝗救灾英雄刘承忠将军,通过庙会的方式,祈求风调雨顺、出入平安、农渔丰收,通过庙会观光娱乐、体闲购物,寄托情怀,形成社团组织140多家,每逢春节、清明、中秋,江浙沪等地渔民、船民的船只汇集莲泗荡,排泊如鳞,蔚为社观,已成为极具特色的江南水上庙会。网船会期间人山人海、幡旗林立,扎肉提香、舞龙、舞狮、花鼓、莲湘、秧歌、杂耍等民间表演精彩纷呈,让你大饱眼福。刘王庙于2016年3月获浙江省民间信仰文化研究基地,2017年获浙江省重点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景区被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评为“浙江省文明单位”。

潘家浜村

嘉兴秀洲区旅游景点(秀洲这两个景区入围美丽浙江十佳特色体验地评选)(5)

潘家浜村区位优势明显,离乌镇景区只有10公里,离嘉兴市区6公里,与长三角城市上海、杭州、苏州等都是“1小时的交通圈”。在2016年12月份正式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建设初期就考虑定位在乡村旅游发展上。投入1500万元新建入口景观门楼、旅客集散公园、古亭梁桥、蚕桑体验馆、水车世家、乡野迷宫、农房立面改造、道路黑化亮化等提升工程,2017年5月底项目正式完工投入使用,并成功创建了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经过美丽乡村建设与景区化推广,潘家浜村成功获评浙江省AAA级景区村庄。今年,潘家浜村正在积极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嘉兴秀洲区旅游景点(秀洲这两个景区入围美丽浙江十佳特色体验地评选)(6)

潘家浜村整合优势,投入资金,对村庄内部“三线”进行落地改造,实现村庄内部所有河道彻底清淤,建立景点导视系统、监控和无线网全覆盖,游客接待服务中心、景区管理中心以及开发景点土特产等。今年潘家浜村又依托田园综合体项目,投入350万元对景区河网进行生态修复,重塑了梦里水乡的河网体系,并将全村规划成高品质生活别墅小区和50分钟漫步乡村田园精品旅游区两个点,将新塍美食古镇参观体验、乌镇度假游、田园绿道、清池温泉体验游和市区中共”一大”红色寻根游相结合,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集散小村,重点助推全村的乡村民宿、农家乐美食、乡村农耕文化旅游发展,再加上潘家浜村古有的种桑养蚕历史和千年梓树文化,推出了“桑梓情・养心地・梦里水乡”的推广发展目标。

从今年2月开始,潘家浜景区村庄对外开放,正式接待游客和考察团队。在政府项目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环境的同时,当地村民也积极参与到美丽经济中来。截止目前,潘家浜整个景区村庄共有各类业态商户17家,其中农家乐7家,乡村咖啡馆1家,便利店1家,摔碗酒和土特产1家,蚕乘体验馆1家,非物质陶笛工坊1家,民宿3家,特色烧饼1家、糯米团子1家,除了咖啡馆以外,其他都是当地村民创业资本投入,并有12家民宿正在建造装修,两家规模农庄正在装修中,预计国庆前后投入运营,已初步形成集餐饮、住宿、体闲、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旅游景区村庄。据统计,今年1月至今,游客人次达到33.8万人次,接待各类考察团队405场,旅游综合收入达到750万元,其中村民、合作公司、村集体收入453万元,真正做到了全民参与、全民增收,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