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同步自公司公众号“中贝元儿童艺术剧院”

成语“买椟还珠”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被提炼出来,沿用至现代汉语,其释义与深层含义也从“楚人鬻珠”逐渐演化成“买椟还珠”,这寓意已经是约定俗成了。

但对于成语故事中郑人买走木盒留下珍珠的行为解读却一直众说纷纭。从传统意义来说,这种行为可称之为“本末倒置”;从美学角度看,形式与内容又孰轻孰重?而从个人审美角度来看,审美有差异,标准各不同。

每个故事都有一千种讲述方式。那对于孩子们而言,该如何解读“买椟还珠”呢?

买椟还珠寓意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是舍本逐末还是审美差异)(1)

一个成语就是一部儿童剧

买椟还珠寓意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是舍本逐末还是审美差异)(2)

儿童剧《买椟还珠》是陕西演艺集团陕西儿童艺术剧院组织创作与排演的大型文化演出项目——中华传统文化推广工程之《国学儿童剧百集精品项目》之一,以传承国学、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精华为主题,运用活泼有趣的表演方式来为儿童呈现一场国学知识盛宴。

买椟还珠寓意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是舍本逐末还是审美差异)(3)

陕西儿童艺术剧院以“买椟还珠”的故事作为灵感来源,创排了同名国学儿童剧《买椟还珠》,把国学经典的故事改变成喜闻乐见的儿童剧,将成语故事搬上舞台,让孩子们感受经典的魅力。

买椟还珠寓意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是舍本逐末还是审美差异)(4)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卖珠宝的商人,为了使珠宝能卖个好价钱,他请来手艺高超的木匠用名贵的木材为珍珠做了一个精致、漂亮的盒子,盒子还用桂椒香料熏得香气扑鼻,外面还雕刻了许多漂亮的图案,镶上了金属花边。

买椟还珠寓意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是舍本逐末还是审美差异)(5)

楚国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集市上去卖。来到集市上不久,就有很多人围上来欣赏这个精致、漂亮的盒子。其中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仔细地看了又看,爱不释手。

买椟还珠寓意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是舍本逐末还是审美差异)(6)

最后,郑国人说:“我出高价将这个盒子买下了,太漂亮了! ”郑国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走了。可是,没走几步他又回来了,只见他打开盒子,取出里面的珍珠交还给楚国人,说:“先生,您将一颗珍珠忘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郑国人将珍珠交给了他,然后低着头一边欣赏着盒子,一边离开了。

买椟还珠寓意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是舍本逐末还是审美差异)(7)

买椟还珠寓意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是舍本逐末还是审美差异)(8)

楚国人拿着被退回来的珍珠,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他原本以为别人会欣赏他的珍珠,却没想到珍珠的价值被华丽的包装所掩盖了。

买椟还珠寓意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是舍本逐末还是审美差异)(9)

郑国人眼睛只盯在了精致的木匣上,却舍弃了珍贵的珠宝。可见,做什么事情都要看清事物的本质,分清主次,否则就会像这位“买椟还珠”的郑国人一样取舍不当,丢掉真正宝贵的东西。

大家认为买椟还珠的

郑国人是做了傻事吗?

你理解的“买椟还珠”是怎样的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