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其中哈萨克、乌孜别克、维吾尔为主体民族。新疆不仅是瓜果之乡,还以地毯之乡、陶瓷之乡的美誉名扬全国。古老美丽的新疆位于我国西部边陲,犹如天山脚下一颗璀烂的明珠。 一提到新疆,我们就情不自禁的想起那里的民歌,的确新疆民歌多的数不胜数,什么《新疆好》、《弹起我的冬不拉》、《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掀起你的盖头来》等等, 在漫长且悠久的岁月当中 ,民歌的诞生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记忆,也代表着我们的民族文化。这不仅仅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更是属于我们珍贵的文化财富 。

草原之夜歌曲创作时间(歌曲赏析草原之夜历经60年久唱不衰)(1)

新疆民歌的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活泼鲜明,结构规整对称,情绪热烈欢快,歌词通俗易懂,主要伴奏乐器有手鼓、冬不拉、热瓦甫、铁鼓等。新疆那里有天池、火焰山、伊犁草原等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令人遐想。 民族文化 底蕴丰富。 就让小美带大家一同去领略天山脚下,那神秘别样的风土人情,去感受新疆民歌的魅力,一同徜徉在中国民歌的海洋,聆听经典旋律,品味歌曲背后所承载的人文情怀 。

草原之夜歌曲创作时间(歌曲赏析草原之夜历经60年久唱不衰)(2)

“美丽的夜色多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草原之夜》它有一种草原的味道,既有艺术性又有通俗性还有民族性。是一种综合艺术,所以它才经久耐听,几十年过去了大家依然喜欢听喜欢唱,这就是它的魅力。

草原之夜歌曲创作时间(歌曲赏析草原之夜历经60年久唱不衰)(3)

《草原之夜》诞生于1959年,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纪录片《绿色的原野》中的插曲。这首歌也是中国民歌的经典作品,1959年以来历经60多年而久唱不衰。

草原之夜歌曲创作时间(歌曲赏析草原之夜历经60年久唱不衰)(4)

歌曲就如一泓清泉沁入人们的心田,歌词犹如油画般写意,歌颂了天山脚下豪情满怀的军垦战士,表现力军垦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也感召了一代代立志报效祖国的华夏儿女。1990年,这部诞生在天山脚下的经典作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命名为:世界著名小夜曲, 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瑰宝。

草原之夜歌曲创作时间(歌曲赏析草原之夜历经60年久唱不衰)(5)

《草原之夜》经过几代人的磨练,依然是声乐界一个独当一面的旗帜。词曲作者曾于拍摄影片时同去新疆一个由十三个民族组成的军垦农场深入生活,一天傍晚出去散步,听到草原的篝火旁传来维族战士们歌唱劳动和爱情的悠扬歌声,深受感染,立即写成歌词,并根据当地流行的蒙古民歌素材编曲,成为蒙古民歌的经典力作。

草原之夜歌曲创作时间(歌曲赏析草原之夜历经60年久唱不衰)(6)

《草原之夜》以蒙古民歌旋律为主,是一首描绘夜色的歌曲,旋律围绕着中低音区的主音上,节奏比较宽松,曲调高昂奔放,马头琴的特有音色把人们带进了广阔的草原,使人们仿佛置身蓝天白云之间,大草原恬静、深远的歌曲令人心驰神往,旋律优美形成优雅细腻的韵味,歌曲亦舒亦缓,款款深情,在这美丽的夜色中,勾起人们对大草原的深深眷恋之情。

《草原之夜》这首歌曲,有很多歌唱大家翻唱过,比如, 李双江、蒋大为、田震、德德玛等等,他(她)们演唱都给歌曲注入了新的力量,都为歌曲的传唱做出了贡献。给我印象较深的还是刀郎的演唱,他以苍茫、沙哑而不失高亢的西域风格演绎,别具风格。沙哑沧桑,听起来有一种大漠风沙饱经风霜的感觉。与流行音乐圈所有人的风格都不同,听他的声音像是从西域大漠吹过来的风沙,刀郎又被称为:西域风情、西域浪子、西域之音。听了刀郎的演唱就永远记住了这首经典的歌曲。

愿这首“东方小夜曲”永远流芳百世!

附歌曲 《草原之夜》的简谱:

草原之夜歌曲创作时间(歌曲赏析草原之夜历经60年久唱不衰)(7)


编辑:xw

文字:小美

图片: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