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良

家乡的影戏确切的名称为“滦州影”,我们当地人都管它叫“驴皮影”,主要因为影人及场景是以驴皮雕刻的缘故。

地方戏的习俗(家乡影戏中的那些讲究)(1)

“驴皮影”在每次开始演出之前一定会锣鼓先行,打上几通锣鼓,来吸引观众们的到来,这叫作“打通儿”。一般是鼓打三通,因为三通鼓过后,观众该来的也来得差不多来了,于是,便开始正式演出。“打通儿”听的是锣鼓经,不过锣鼓经的优劣可直接决定着影班在观众的第一印象中技艺如何哦!

地方戏的习俗(家乡影戏中的那些讲究)(2)

不过在“打通儿”的时候,用于表演影戏影窗却不能布置,只等着“打通儿”过后,影戏要开始了,才能布置影窗,然后影戏开场。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如果影窗先布置好了,在影台上“打通儿”时会削弱声音向远处传播,从而影响观众的到来;另一个原因就是,旧时唱影不比现在可以用白布制作影窗,当时的影窗为纸制的,所以容易破损,不先安上影窗也是为了防止影窗意外出现破损,从而影响演出及观众的情绪。

地方戏的习俗(家乡影戏中的那些讲究)(3)

影匠们在“打通儿”以及之后影戏表演的时候,不论天气多么闷热,决不允许脱下衬衫,光着膀子表演,说实在的,如果袒胸露腹光着膀子,即使在影台里面表演,也有失形象,确实不雅观。

再者,影戏开场后,连接上下影台的梯子首先撤掉,影匠们即使是再口干舌燥,也绝不允许喝一口水,不允许解手,不允许下台,直到演出结束。

地方戏的习俗(家乡影戏中的那些讲究)(4)

虽说是过去留下来的规矩,足见影班对自身要求还是蛮讲究的,尤其是非常重视仪表、艺德。对观众尊者,其实更是对自己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