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怎么进入(丢弄了的部落格)(1)

上个月编辑突然找我,说双双,你的节目专辑太多了得好好整理一下。就是这么一句简单的话,让我这个有文件整理癖的处女座开始了无止尽的取舍。回顾一下所有的专辑,第一张应该是《你听音乐在说话》,是最初期在网络电台直播的音乐节目的名字,其次是自己组稿记录生活的《双份De阳光》和推荐网友博客中文字的《恋上一个人的BLOG》,再之后加入了《晚上十点》的节目推出了化身《白日梦小姐》给大家讲故事的专辑,以及各种客串节目和无聊逗比状态下的产物《高冷的女神经》系列。听我说完这些是不是感觉所有节目的类型都分分钟被整理的清清楚楚,或者就是彻底被弄晕了。

说实话换了这种类型整理癖的人其实是很难做出取舍的,毕竟都是自己的宝舍弃谁都是心头肉。经过了无数个不眠的夜晚之后终于决定合并成两个专辑《双份De阳光》和《被窝里的情话》这对我来说是能做出的最大的让步了。其实删除《恋上一个人的BLOG》的时候我并没有多少犹豫,我唯一不舍的是自己还挺喜欢片头的文案。自从不更新《恋上一个人的BLOG》之后收到很多听友的私信询问,但那时候我的心里早就有了答案,翻阅旧电脑收藏夹里的一个个blog最后的更新都停留在了12年,13年,有的也如果我一样全部清空。

你会懂这种感觉吗?MSN Space宣布消失时的失落感你体会过吗?含泪把日志一篇篇搬出的伤心你感受过吗?来不及挽留就突然找不到所有的无助感你会懂吗?记得有人说:消失的不是MSN而是一个时代。或许大多数的你不会懂,因为你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没关系我不怪你,不认识总比失去要好。好在博客还没有消失,但上面的朋友呢?当初的那些日夜记录的时光呢?那些连一花一草都要耐心书写的情怀呢?即便没有什么人看,却依旧坚定的敲击着键盘的岁月,怎么会不知不觉就变成了140字以内的微生活了呢?

在这个什么都讲究快捷和时效的“微”时代,就好像我明明收到了美丽的鲜花却忘了轻嗅它独有的香气,只是骄傲的定格了它在手中的瞬间,你们看我收到了花。是的呢,你收到的是一颗被温柔浇灌包含情谊的心,你感受到了吗?

写文章之前我在微博上问,你们现在为什么不写博客了呢?因为不会写,因为不想给别人看,因为没人看,因为懒,因为麻木……原来可以有这么多理由,或者我可以说是借口吗。指间匠说:就好像没多少人再会去用摩托罗拉手机一样,大概我们真的忘记了。于是我在想我们究竟忘记的是什么?明明就辉煌存在过的事物怎会说忘就忘呢?

部落格怎么进入(丢弄了的部落格)(2)

看到知乎上傅一一的回答,他说,博客是用来沉淀自己的,微博是用来展示自己的,希望后者的居多。我才忽然意识到,这已经是一个迫切需要存在感的时代了,点赞难道不是最好的证明吗?当更多人不愿意再花时间评论时,点赞却能让作者得到内心些许的成就感和满足,千言万语化作一个赞,究竟是喜还是悲呢?花了大篇幅用心写的文章却比不上只言片语来得简单易懂,是啊究竟还会有谁花大把大把的时间记录自己零碎的心情,又有谁愿意浪费时间在别人的琐碎上。所以如果夸张一点我是不是可以说,现在还在坚持书写的人要么是作家,要么就是理想成为作家的人?

翻阅新浪博客的分类,时评,游记,八卦,美食……豆瓣主页里的一栏,写日记,就是写日记这三个字成就了多少个作家,情感故事,心灵鸡汤,职场励志……会写的继续写,不会写、懒得写的慢慢退出,当初那些愿意记录沉淀自己的人最终都成为了读者,最初的模样早已不复存在,或许原本他就没有最初的模样吧。博客,空间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他顺应了微时代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调整,也或许是因为当初青涩的一代人,如今都成长了,而博客跟着他们走向成熟和专业化了,成为了人们想让他成为的样子。

在所有人都回答不写博客,或是问我博客是什么的时候,汐汐突然告诉我,她还在写。我好奇为什么,她说因为她的博客是之前和某人开的情侣博客,坚持守着回忆。汐汐是一个怀旧的人吧,她接着说:我只是不太愿意轻易的放弃曾经喜欢过的东西或人和事。我喜欢回忆过往的事,尤其是那些年热衷于投入精力去玩、去研究的事情和经历过的一些事,曾经住过的房子、看过的一本书、很多年前吃过的一家餐厅、或是那双摆在家里已经很多年没穿过的旱冰鞋、还有这个我一直都很喜欢的博客。我就是这样一个带着无比怀旧丰富情感小心翼翼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生怕哪一天世界就毁灭了。

我突然在想,那我自己呢?我放弃了自己经营多年的部落格,不再更新。可是我却一直写到现在,再固执的只用声音去讲述,哪怕它不是那么出色,这些年我还是这么做着。那么我是不是并没有弄丢自己的那个blog呢?最初心中blog的模样其实还在那里,对么?

所以,无论这个时代如何改变,我们还是可以坚持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一切。就像这样,轻轻地对世界说一声,今晚的月色很美。

部落格怎么进入(丢弄了的部落格)(3)

作者:Sandy双双 拥有65万粉丝的治愈系电台主播。

用声音温暖你的耳朵,分享生活中所有美好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