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饺上大学那会儿看过一部震碎三观的西班牙电影,叫做《天使的性》

电影讲的是巴塞罗那大学三个学生之间错综复杂的爱情故事:

女主和男一是情侣,但男一意外爱上了街头舞者男二,并在事情败露后破罐破摔,甩掉了漂亮的女主和男二在一起了。

但是,男一在和男二在交往时发现自己还是忘不掉前女友,便回去求复合,一来二去两人旧情复燃,女主便默许男一脚踏两只船。

接下来,男二为了消除和女主之间的隔阂,就去主动接近女主,结果男二和女主之间渐渐摩擦出爱情的火花。

电影的最后,三个人“两两相爱”,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女主搂着男一,男二搂着女主......

性取向是先天性还是后天科学依据(性取向并非一成不变)(1)

先不说这电影剧情有多奇葩,电影里最让饺饺疑惑的一点是:两个男性角色的性取向成谜。

美国科学研究:人们的性取向,在三十几岁之前都不稳定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放,包容度也越来越大,大家开始尊重性少数群体,不再视他们为异类。性取向大概可以分为4种: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勉强再加一个无性恋(无性恋是否是一种性取向现在还有争议)。

性取向是先天性还是后天科学依据(性取向并非一成不变)(2)

但是,一个人的性取向其实并不容易界定,饺饺就见过就有被男人伤透了心转而变成蕾丝边的小姐姐。事实上,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人们从青春期到三十几岁这段时间的性取向是不稳定的,人们会根据年龄和经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同性恋或双性恋倾向,所以目前对性取向的简单分类根本不足以解释复杂的现实。

这项研究是由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人类发展研究学院的克里斯汀·卡斯特副教授完成的。 卡斯特教授使用了全国学生调查数据,调查了6000多名16~32岁之间的美国学生的性取向及性伴侣的性别。调查结果表明,人们在十几岁到三十几岁这个年龄段的性取向并不稳定,所以简单地把人们归类为“同性恋”或者“异性恋”是不恰当的。

性取向是先天性还是后天科学依据(性取向并非一成不变)(3)

“同性恋”并非从小就对异性不感兴趣

当卡斯特教授根据年龄对实验样本的性取向进行归类时,把男人分为“异性恋”、“偏向异性恋的双性恋”、“突然变成同性恋”、“性冷淡”四类,把女性分为“异性恋”、“偶尔同性恋的异性恋”、“突然变成双性恋”、“突然变成同性恋”和“性冷淡”五类。

卡斯特教授指出,被归类为“突然变成同性恋”的男女有一个共同特点:

他们虽然在青少年时期与异性发生过恋爱关系或性关系,但这种关系发生得并不多。当他们20岁出头时,开始与同性发生关系,而在他们20多岁的后半期,他们只剩下同性性伴侣,彻底成为同性恋。也就是说,“同性恋”并非从小就对异性不感兴趣,他们的性取向是在成年后才慢慢固定下来的。

性取向是先天性还是后天科学依据(性取向并非一成不变)(4)

但是,即使是被归类为“异性恋”的男性,他们中约有6%的人在十几岁有过同性恋体验,但当他们大约二十岁之后,就对同性完全失去兴趣,只能对异性产生性冲动了。

而被分类为“异性恋”的女性中,有2.4%在青少年时期有同性恋体验,而且这种倾向在她们20多岁时增多,很多女性在成年前后有过双性恋倾向——即使她们最终变成了异性恋。

可见,女性的性取向变化历程,似乎要比男性复杂一些。 此外,女性的性取向比男性更具有“流动性”,男性经常属于“异性恋”或“突然变成同性恋”的极端性取向,而女性的性取向相对来说更难界定。而且,女性“异性恋,但偶尔是同性恋”和“突然变成双性恋”的比例也显著高于男性。

性取向是先天性还是后天科学依据(性取向并非一成不变)(5)

为什么20岁是确定性取向的重要分水岭?

都说“性取向是基因决定的”,所以很多人认为同性恋打娘胎里出来就是个百分百的同性恋,对异性没有一丁点儿兴趣。其实这种理解是不对的。对于性取向随年龄的变化,卡斯特教授说:

“即使最终成为同性恋者和双性恋者,人们在20岁以前的性伴侣还是以异性为主。但在20岁之后,同性恋或双性恋者的倾向会逐渐变强,而在20多岁将近30岁的时候,性取向才最终固定。”

这是因为,20岁是人们开始人格独立的重要时期,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此时人们会更加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开始大胆接受自己的性取向,并开始承认来自同性的性吸引力。

性取向是先天性还是后天科学依据(性取向并非一成不变)(6)

性取向变化背后有深刻的心理学和社会学意义,不是一个简单的基因层面的问题

不过,虽然现在社会对性少数群体越来越尊重和理解,但性少数群体面临的问题依然很难解决,LGBT中出现精神障碍、药物滥用、自杀倾向等问题的人比例很高,而LGBT中的骗婚者和滥交者会带来更为严重的社会和健康问题。

因此,传统的简单分类已经不足以帮助我们了解性少数群体,正如卡斯特教授所说,要想真正了解性少数群体,首先就要知道“性取向是有流动性的”,并进一步研究人的性取向是如何随年龄和经历而变化,了解性取向变化背后心理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而不是把性取向简单归类为一个基因层面的问题。

--------------------------------

原创声明:非沟通不合作,转载、投稿请务必私信饺子姐。其他平台擅自转载者,我们将直接投诉并保留追究责任的相关权利。获得授权后,请标明文章出处“头条号:精益医疗”。

精益医疗头条号,带你看有趣的医疗话题、医学新知,不要错过哦~~

点击关注,不错失,不迷路

性取向是先天性还是后天科学依据(性取向并非一成不变)(7)

精彩继续:

“生理男性,精神女性,我该不该接受变性手术?”

我为什么喜欢和精神病人聊天?精神疾病,是人类进化的产物

女孩早熟是大趋势?科学研究:女孩进入青春期的年龄不断提前,当心为成年后埋下健康隐患

10天收费19800元的“神童班”:唤醒松果体,帮孩子“开天眼”,是智商税还是医学前沿?

熬夜为何使人变傻?当你睡觉时,其实你被“洗脑”了

你所不了解的“第二大脑”:拥有百万量级的神经元和微生物,肠道的重要性超乎你想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