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一生一共有10个子女,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真正活到老的只有3人,分别是毛岸青,李敏,李讷。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有6个孩子没有找到,这些孩子有的早夭,有的丢失。

细数毛泽东的一生,他与杨开慧生下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3个孩子;与贺子珍共生下6个孩子,只有李敏活下来,至今在世;与江青生下小女儿李讷,至今在世。毛泽东身为父亲,共丢失6个孩子,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更痛苦的是,晚年长子毛岸英的牺牲,让他悲痛万分。

长子毛岸英牺牲

毛岸英出生于1922年,小时跟着毛泽东和杨开慧生活过一段时间。8岁时,杨开慧被特务抓捕进狱,毛岸英也被关进狱中。在牢狱中,他见证杨开慧宁死不屈。杨开慧去世后,他被中共地下人员救出牢狱,回到湖南板仓老家,由外婆抚养。

后在毛泽东的安排下,他和两个弟弟来到上海大同幼稚园学习。由于幼稚园暴露,被迫解散,他和弟弟被董健吾收养。因为白色恐怖严重,董健吾被迫离开上海,后由于种种原因,毛岸英和毛岸青流浪街头。那段时间,他们当学徒,捡破烂,卖报纸,帮人推人力车谋生。

幸得中共地下人员将他们兄弟找到,送往苏联求学。毛岸英先后在军政学校,军事学院学习。他继承父亲毛泽东的聪慧头脑,热爱学习,学习成绩十分优异。

毛泽东共10个子女(毛泽东共10个子女)(1)

毛泽东是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但是他几乎很少上战场,大多都在背后运筹帷幄。毛岸英则与父亲不同,他喜欢上战场。在苏联期间,他曾参加苏联卫国战争,冒着枪林弹雨,转战欧洲战场,经历战场的热血。

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见到父亲毛泽东。他遵从毛泽东的嘱咐,前往地方参加劳动。他学过种地,搞过土改,做过宣传,当过秘书,真正成为一名革命工作者。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工厂党委副书记。即使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但是他从来不以此自居,严格要求自己,与普通群众打成一片。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党中央做出抗美援朝的决策。毛岸英第一个主动请缨入朝作战,他觉得千万中国百姓都能上战场,他是毛泽东的儿子,怎么不能?父亲毛泽东面对儿子请缨,朴素回复,谁让他是我毛泽东的儿子!

不久,毛岸英作为司令部俄语翻译,跟随彭德怀提前来到朝鲜。临走前,他默默陪伴弟弟和父亲一个晚上,对新婚妻子告别:我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如果我很长时间没有来信,你不要着急。

11月25日上午,在志愿军司令部,美军飞机突然袭击大榆洞,投下百八十个凝固汽油弹。随着响彻天空的爆炸声,司令部作战室成为一片火海,来不及撤退的毛岸英壮烈牺牲。燃烧平息后,战士们从废墟中找到岸英的手表。

毛泽东共10个子女(毛泽东共10个子女)(2)

为了毛泽东的身体考虑,几个月后,他才得知长子岸英牺牲的消息。得知消息时,他的手开始颤抖,内心悲痛万分。毛泽东晚年时,有人问起他,毛岸英当你的儿子,你觉得合格吗?他回答:合格!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了,而毛岸英烈士永远留在朝鲜的土地上,陪伴千万牺牲的中国志愿军战士。

次子毛岸青,病情反复

毛岸青小时跟着哥哥毛岸英一起长大,他们的童年经历大致相似。稍有不同的是,在上海流浪期间,毛岸青在街头卖报时,曾遭到特务和巡警毒打,头部受伤。因为当时条件简陋,他的伤势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头部因此留下病根。在苏联时,因为身体原因,她也没有和哥哥一起上战场。

结束苏联的学习后,他来到中国东北黑龙江工作,也成为一名革命工作者。

当时黑龙江流行严重的克山病,常有土匪出入,他的身体并不好,但是毛泽东依旧坚持让毛岸青隐名身份,冒着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前往黑山县参加土改工作。他牢记父亲毛泽东的嘱咐,与农民组织一起,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并主动利用他擅长的乐器,活跃农村生活。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他才见到毛泽东,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然而幸福并没有持续很久,他刚过完27岁生日,便接到岸英在朝鲜牺牲的消息。他的脑部本就留下病根,这次再次受到重大刺激,身体一下垮了。

毛泽东共10个子女(毛泽东共10个子女)(3)

图|毛岸青

为了缓解他的痛苦,毛泽东先后把他送到苏联,青岛接受治疗,换个环境。在青岛治疗期间,他特意来到青岛看望儿子,递给他一首词,慢慢开解儿子。后来岸青又来到大连接受治疗,毛泽东多次致信,关心他的身体健康。

岸青在大连治疗期间,也遇到他一生的爱人邵华。邵华是嫂子刘思齐的妹妹,幼时两家人关系亲密,常有往来。毛岸青见到长大后的邵华,一眼便心生好感。在大连治疗期间,邵华陪伴他十几天,感情逐渐加深。

由于邵华当时还在读书,不久赶回北京。自此两人开始鸿雁传情,互诉衷肠。邵华在信中贴心安慰他好好接受治疗,养好身体。在毛泽东和邵华等众多亲人的关心下,他的病情渐渐得到缓解。

岸青身体好转后,两人在大连举行婚礼。大连市委为他们办理婚姻登记手续,市委同志们和张世保负责筹备婚礼。张世保多次陪同邵华选购结婚物品,她说:“岸青更愿意穿上中山装,但是我更喜欢穿得现代一点。

1960年五一劳动节前夕,两人在大连宾馆会客厅举行婚礼。37岁的毛岸青穿着一身蓝色中山装,22岁的邵华穿着一身连衣裙,两人佩戴一朵红花,缓缓走进婚礼大厅。大连市委第一书记亲自主持婚礼,为这对新人送上诚挚的祝福。

婚礼十分简单,只有几碟花生和喜糖,每个来宾一杯红葡萄酒,但是婚礼现场非常热烈,充满甜美的爱意。婚后,他们居住在南山宾馆的一个套房里,居住将近一年时间。邵华热爱摄影,经常拉着岸青去往公园或者海边摄影。

毛泽东共10个子女(毛泽东共10个子女)(4)

但是岸青的性格内敛,身体行动迟缓,不喜欢运动。为了增加岸青的运动量,锻炼身体,邵华经常让岸青打克郎球。每逢周末,邵华经常带着岸青一起参加舞会,哪怕只是在舞会上走上几圈,她也乐此不疲。但是岸青一喊累了,两人便会立即回家。

虽然邵华的年龄比岸青小了十几岁,但是生活中她总像一个大姐姐,时常无微不至地照顾岸青。因为岸青的头部留有病根,时不时会发作,生活上的自理能力较差。岸青出门前,邵华都要给他穿戴一番,整理物品,整理头绪。

两人后来生下儿子毛新宇,他的出生冲淡不少岸青内心的痛苦。当邵华生产时,在医院难产,非常危险。医院将情况告知毛泽东:“万一发生意外的情况,您说留下哪个?”毛泽东的回答非常坚定:“告诉医院,不管哪个,都要想方设法留住。”毛新宇出生后,毛泽东十分开心,为他取小名毛毛。

此后,他们一家过上平凡幸福的生活,岸青继续从事翻译工作。他喜欢安静工作翻译俄文,翻译水平很高。

对于儿子毛新宇的教导,他们虽然非常宠爱儿子,但是从不溺爱。生活中,毛岸青从来不会对儿子大声喊叫,而是以自身行动教导儿子。他不太爱说话,总是说得少,做得多,喜欢以行动告诉别人。晚年时,夫妇二人经常去往各地,回顾以前的革命年代。

毛泽东共10个子女(毛泽东共10个子女)(5)

2007年3月23日,毛岸青去世,结束他平凡又不普通的一生。他去世前,留下遗言,要与妈妈杨开慧葬在一起。

而毛泽东的三子毛岸龙,也不幸去世。关于他的去世,由于时间久远,众说纷纭,已无法考究。最终能确定的是,他因为生病住进上海广慈医院,因病去世。这个说法,曾有护士证明。

贺子珍的女儿李敏还在世

毛泽东与贺子珍相识于井冈山根据地,两人在渐渐接触中产生感情。毛泽东被贺子珍身上的女英雄气概吸引,经常来敲她的窗户。贺子珍也被毛泽东的才华,细心所吸引。在同志的撮合下,两人在象山庵结婚。

他们的第一个孩子降生在龙岩,贺子珍生下一个女儿。孩子出生后,他们都非常开心。这是毛泽东的第一个女儿,心情自然十分愉快,为她取名为毛金花。这是贺子珍第一次当母亲,她的心情更加甜蜜,看着一个新生命的降生,她的心里说不出的高兴。然而由于革命形势严峻,红军要撤离龙岩,他们不得不将女儿交给他人抚养。

部队临走前,贺子珍将15银元和孩子交到一家农户手中,含泪嘱咐:“请你们好好抚养这个孩子,以后我会回来接她的。”没想到,这一走,便再没有见面。

1932年,贺子珍再次回到龙岩,她十分牵挂孩子,希望找到女儿。她拜托毛泽民帮忙寻找毛金花,经过一番周折,却得知她已经去世了。贺子珍得知消息后,呆呆地站在那里,久久说不出话。这是她的第一个孩子,她的内心十分悲痛。

后来又传出另一种说法,毛金花实际上还在世,她改名叫杨月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杨月花一直未与毛泽东和贺子珍见面,也未曾相认。

毛泽东共10个子女(毛泽东共10个子女)(6)

图|毛泽东和贺子珍

他们第二个孩子是个男孩,叫毛岸红。他降生在福建长汀福音医院,由医院院长亲自接生。当时贺子珍患有痢疾,他们便找了奶妈给毛岸红喂奶。奶妈为他取小名叫毛毛,毛泽东夫妇便也跟着这么叫。

他们度过一段短暂的幸福时光,毛泽东很喜欢把毛毛抱在怀里,逗一逗,哄一哄。但是好景不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开始被迫长征。长征途中,昼夜行军,显然不适合带着刚出生的孩子,毛岸红便交给毛泽覃夫妇照顾。

谁知革命形势越发严峻,毛泽覃惨遭毒手,不幸遇难。在遇难前,他将幼小的毛岸红交给警卫员抚养,从此再也没有消息。

建国后,也曾有过消息,朱道来就是毛岸红。但是当时根本不能做亲子鉴定,无法确定他的身份,便只能不了了之。最后毛泽东拍板,将朱道来交给组织抚养,因此他作为烈士遗孤受到组织培养。朱道来后来成为科学家,于1971年去世。

他们的第三个小孩出生在1933年,红军反围剿斗争期间。革命斗争残酷,加上这个孩子是个早产儿,未能存活,早早夭折。

1935年,在贵州白苗族的村里,贺子珍在行军途中生下一个女儿。行军途中战斗时有发生,贺子珍只能将她交给老乡抚养。但是行军太过匆忙,这个孩子什么都没有留下,也未曾找过。为了革命,他们只能如此,将孩子当作人民的孩子,交给他们抚养。

毛泽东共10个子女(毛泽东共10个子女)(7)

图|贺子珍和毛泽东

1936年,红军在陕北开辟革命根据地,终于暂时有了稳定的生活。贺子珍再次生下一个女儿李敏,幸得平安长大。

他们最后一个孩子,是贺子珍在苏联求学期间降生的。她来到苏联不久后,便发现自己怀孕,生下一个男孩。只可惜,孩子不久生病,早早病亡。这对于贺子珍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随着同在苏联的同志纷纷回国,贺子珍一人留在苏联,渐渐感到孤独,她过得很不开心。

后来,毛泽东将女儿李敏送到苏联求学,来到贺子珍身边,才缓解贺子珍的孤独。李敏的童年时光是和母亲在苏联度过的,李敏的到来也让贺子珍的心里有了依托。

李敏结束在苏联的学习后,又回到毛泽东身边。生活中,他经常耐心教导女儿,家教严格。平时生活中,毛泽东很少带着李敏出席重大场合,就算是外出,也要严格按照规矩办事。

两人生活中出现分歧,毛泽东会选择用平等的沟通方式教导女儿,从不强迫她接受。李敏高中毕业时,毛泽东就教导李敏要承担照顾家的责任,告诉她要照顾岸青,照顾妈妈贺子珍。

李敏就读大学时,身体也不好,遇到很多困难。毛泽东便经常宽慰她,身体最重要,如果身体很不好,可以暂时休学一年,再继续求学。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毛泽东总是耐心劝慰着李敏,包容她的一切。

毛泽东共10个子女(毛泽东共10个子女)(8)

图|毛泽东和李敏

虽然她没有在毛泽东身边度过童年,但是她在毛泽东身边度过青少年时光,受到毛泽东的耐心教导。他不仅对李敏倾注很多父爱,也教导她很多大道理。李敏长大后,与孔令华相爱,步入婚姻殿堂。婚礼当天,李敏穿着一身连衣裙,孔令华穿着西装西裤,两人看上去非常般配。

她的婚礼是由毛泽东亲自主持的,她非常高兴。婚后,李敏夫妇住在中南海,陪伴毛泽东。那段时间,毛泽东经常来到李敏夫妇房间,一起聊天,一起探讨学术。闲暇时光,他们经常一起散步,拉家常,无拘无束。两人还生下一个女儿孔冬梅,长得极像毛泽东。

在国家倡导干部劳动之际,孔令华也曾去往北京郊区黄土岗公社劳动一个月。他回来时,晒黑了,胡子也拉碴着,灰头土脸。这天正好要和毛泽东吃饭,李敏便让丈夫去外面理发,晚上一起吃饭。

毛泽东正好见到孔令华灰头土脸的模样,连忙叫自己的理发师小周给他理发。但是这在当时是不符合规定的,毛泽东竟然破例让小周给他理发,这让李敏夫妇大吃一惊。李敏有些不好意思,推辞还是去外面吧,但是毛泽东坚持由小周给孔令华理发。

其实毛泽东此举,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出于关心晚辈的心意。孔令华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下乡劳动,这是非常好的干部,他将女婿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关心。

李敏考虑居住在中南海,难免得到毛泽东生活上的照顾,她想尝试独立生活,于是夫妇二人搬离中南海,住进公办宿舍。但是只要有时间,他们都会经常看望毛泽东,一起过生日,一起过春节。

毛泽东共10个子女(毛泽东共10个子女)(9)

图|李敏

他们的生活,十分简单普通。晚年时经常参加怀念毛泽东的活动,纪念毛泽东。不幸的是,孔令华在1999年参加纪念毛泽东活动的路上发生车祸,手术时不幸去世。李敏得知后,十分悲痛,但是坚强生活,至今在世。

最小的女儿李讷还在世

李讷是毛泽东与江青所生,是毛泽东最小的女儿。她出生后,由毛泽东带在身边生活,她无疑是小时陪伴毛泽东最长时间的孩子。不管行军打仗,还是建设根据地,李讷都在毛泽东的身边。

小小的李讷给毛泽东带来很多温暖和欢笑,她经常坐在爸爸毛泽东的腿上,趴在毛泽东的背上,跟在毛泽东的背后,形影不离。毛泽东称呼李讷为大娃娃,李讷称呼毛泽东为小爸爸。

革命战争年代,行军打仗,飞机轰炸经常发生,毛泽东便背上李讷行军。革命斗争艰苦时,李讷也只能和战士们一起吃着黑土豆,生活艰苦。

李讷就读小学时,正好逢上毛泽东61岁生日。李讷苦思冥想,想送给爸爸一个生日礼物。那段时间,她只要有时间就会自己待在房间里,给爸爸制作一个小惊喜。但是生日那天,李讷还没有完成,只能后面送给毛泽东。

当她兴高采烈地将礼物拿给毛泽东时,发现他正在睡觉。她便将礼物交给工作人员,嘱咐爸爸醒后交给他。毛泽东睡醒后,发现女儿送来的礼物,十分高兴。他一直珍藏着这个礼物寿桃书签,直到去世。

毛泽东共10个子女(毛泽东共10个子女)(10)

图|毛泽东和李讷

李讷就读中学,大学时,毛泽东的要求也同样严格,不让她泄露自己的身份,和普通同学一样生活学习。国家困难之际,粮食缺乏,李讷也和众多中国人民一起饿肚子,骑着自行车上学。

毕业后,她曾隐瞒身份来到报社工作,自己骑着辆自行车冒着风雨上下班。李讷十分贴心,懂事听话,毛泽东十分喜爱她。但是李讷也有让毛泽东十分苦恼的时候,便是关于李讷的个人问题。姐姐李敏早早结婚,可李讷却一直没有心仪对象。

直到她来到乡下劳动,结识小徐,才步入婚姻殿堂。婚后,两人生活背景有差距,逐渐产生矛盾,解除了婚姻关系,留下一个儿子。那时李讷的身体并不好,孤身带着儿子生活,生活艰难。加上父亲的离世,婚姻失败等等,李讷的内心承受巨大压力。

幸好在林银桥夫妇的介绍下,她与王景清结婚,过上幸福的生活。王景清老实忠厚,心地善良。他与李讷结婚后,包揽家里所有的家务,耐心照顾李讷的身体,陪她看病。晚年时,只要哪里有李讷的身影,大多都会有王景清的身影。

他陪伴李讷走遍很多地方,过着普通平凡幸福的生活。两人相互关心,相互照顾,相互扶持,相伴度过婚姻生活。李讷遇上王景清后,终于再次享受家庭的温暖,度过一段幸福的时光。李讷也十分想念父亲毛泽东,只要关于毛泽东的活动,你大多都能看见她的身影。她曾经代替毛泽东,回到韶山老家,完成父亲的心愿,关照家乡的亲人。

毛泽东共10个子女(毛泽东共10个子女)(11)

图|李讷和王景清合照

2021年3月1日,王景清去世,李讷至今在世。

细数毛泽东的一生,他一生共十个子女,长子牺牲在朝鲜战场,毛岸青安稳度日直至去世,6个子女不知所踪,只有李敏和李讷至今在世。从李敏和李讷身上,我们可以看见,毛泽东是一个慈祥和蔼的父亲,他对子女们都十分关爱。我们无法想象,对于6个丢失的子女,毛泽东的内心多么痛苦。

他曾说:“干革命是为了造福下一代。”可他作为革命的实践者,却丢失了6个孩子,这是何等的胸怀,何等坚定的革命意志。面对子女的丢失和牺牲,毛泽东的内心该藏着多么深厚的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