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篇文章“一把大火,烧出了锂电池去路”,还是说前两天林志颖撞车后续发酵问题,锂电池确实安全放心是大问题,只要出问题就相当于随时携带炸弹,蛮危险的。

我想说的不是电池的安全问题,现在人们都在呼吁高新能源,而且从我国煤的储备量和石油的储备量来看,发展新能源汽车也确实是好事情,可以减小进口压力,从而全民降低成本。

我想说的是我们看到的电车没有污染,但是煤发电的过程中是有污染的,这个过程发生在发电站,只要国家监管得好,还是可以降低污染的。从能源转化成动能的过程中看,确实应该是可以起到一定的环保的。就只不知道这个转化率怎样,会不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这个需要专家来评估了才知道。

我担心的另一点,之前也有好多人提过,就是电池处理的问题。前些年,大多数的电池还是生活用的废弃品,从一号电池,五号电池,七号电池这些常用的,到一些微型电池等,很早之前都是随意丢弃,但是最近几年开始垃圾分类的,但是成效很差。这个垃圾的处理不能给予国民素质的提高,一定是给予检查到位,必要的时候有一定的处罚,人们才会真正地注意这个问题。具体数据我不知道,但是很多人都说电池丢到地下会污染多大面积的地下水。那现在我们的大多数的地方地下水应该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生活用水造成的污染,在大多数地方还有个自来水厂处理下,应该能到人的饮用标注,姑且这么应付过去吧,毕竟现在很多企业指着电池养家糊口呢。

低电模式会不会伤电池(不可以对电池始乱终弃)(1)

现在大范围的兴起新能源汽车,而且目前新能源的汽车有点国家战略的意思,我不知道是哪些所谓的专家给国家支的招,或者说是这些企业为了生存和搞钱,发展新能源,也就是所谓的电池,生产的这么好,有没有想好了电池报废后的处理问题呢?生活电池污染就那么大,汽车上的电池应该污染会更大,尤其是使用量这么大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在我们大刀阔斧地发展新能源的同时,已经迫在眉睫了。我在有这些担心的时候,也在网上搜了下废旧电池如何处理,方法到时有很多,但是从目前生活电池来看,这些方法在国内都是个笑话,很少有严格执行的。

我在这里提一点自己的拙见:就生活电池而已,可以在社区设置回收奖励,就是废旧电池可以直接兑换新电池,而且新电池也是走专营路线,只能在社区购买,登记。这样的使用量,报废量,回收量都可以统计出来,随意丢弃罚款。

低电模式会不会伤电池(不可以对电池始乱终弃)(2)

工业电池的话,可以给每一块电池一个身份号码,直接让生产企业追踪电池整个使用过程,生产企业做好出厂和使用过程中的跟踪,各个地方设置专门处理废旧电池的企业,一直到电池报废,都有记录在案,这样可以把污染减少到最小。这个可以有一个参照标准就是人民币的整个生产,流通到销毁整个环节,电池也可以借鉴这个。在电池使用量起来的还没起来的时候,一定要赶快规划出来,不然中国的电池泛滥很有可能就像日本的核废料处理一样,没有办法只能耍流氓,往海里排,但凡有方法也不至于干这种断子绝孙的事情。相关部门希望引起重视。

大家如果对电池的危害也有重视,希望帮忙把本文多多转发,让有关专家或者部门引起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