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非暴力沟通的感悟(如何消除人心中的戾气)(1)

非暴力沟通

1、语言可以反向塑造我们的想法?

简单说《非暴力沟通》就是,通过改变语言,来反向塑造我们的想法。

过去我们都觉得,人是先有想法,再开口说话。我们的话代表了我们的想法。但是,根据《非暴力沟通》提出的观点,恰恰相反。很多时候,我们先是不经意间说出了一些话,而这些话,又反过头来,塑造了我们的想法。

比如,有个特别有名的故事,一个人带领的军队打仗总是输,打一场输一场。要怎么汇报?假如说屡战屡败,那就是完了,基本没希望了。但是,假如说屡败屡战,这听着是不是有那么点越挫越勇的意思?给人的感受就变了。

再比如,有句老话,叫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话说出来,好像世界上没好人了。但是,如果反过来,叫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你听,这话说出来,是不是感觉自己心里都多了一份善意,对他人又多了一份理解。

这就叫语言塑造想法。非暴力沟通的核心,就是通过改变语言,来消除人们心中的戾气,进而让人与人之间充满善意,从而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生活中非暴力沟通的感悟(如何消除人心中的戾气)(2)

道德评判

2、造成人与人之间疏离的负面因素是什么?

根据《非暴力沟通》的观点,造成关系疏离的最主要的因素,叫道德判断

我们经常看到别人做了什么事,总喜欢给这个行为找一个道德层面的原因。比如,看到有人在办公室聊天,就觉得这是在偷懒呢;看到有人文身,就认为他肯定是坏人;看到有人在公交车上跷二郎腿,就觉得这人真没有公德心

简单说,就是我们看到一个行为,很容易马上抽象出一个道德层面,或者动机层面的原因。认为对方这么做,一定是有什么道德层面的原因,而且这往往出于人的本能

要知道,人有一种特别发达的能力,就是自我验证。只要你有一个猜测,你就会不自觉地找证据,去证实自己是对的。

比如,老婆在家看见老公看手机。本来看手机只是一个行为,但是,有人就会给它加一个动机:“你怎么那么懒呢?就知道玩手机。碗刷了吗?孩子作业辅导了吗?”

明明只是看手机这个行为,无形中就跟“懒”这个品性画上了等号。而且听的人是什么感觉?肯定觉得冤枉啊,你凭什么说我懒?一来二去,就这么吵起来了。

本来都是小事,结果一来二去,全都成了道德问题。听的人觉得委屈,说的人自己也不痛快。

由于大脑的归因机制,我们总是趋于高度抽象我们看到的现象,也就是说习惯于给某某人贴标签,只能看到对方的过错,而且上升到道德高度去评判。

观察到的是行为,但经过大脑一加工,就变成了道德评判。显然,这个习惯放到生活里,就特别容易出问题。

生活中非暴力沟通的感悟(如何消除人心中的戾气)(3)

痛快系统

3、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怼回去”?

很多人倾听的目的,并不是真的想倾听,而是为了听完之后怼回去。

注意,这背后可是有科学依据的。根据科学家的研究,人的大脑里有两套系统。为了描述简便,我们把第一个系统叫“痛快系统”,第二个系统叫“渴望系统”。

这两个系统,简单说就是,“痛快系统”负责的是人痛快的感觉,而“渴望系统”负责的是人渴望的感觉。

也就是说,当你特别想干一件事时,你背后的动机,其实是分成两层的。有的事,是你干完了之后,觉得特别痛快。但这个痛快是一时的,并不是你发自内心的渴望。比如,两人吵架,其中一个就总有种冲动,觉得我要是骂他一顿,该有多痛快。但是,等你真骂完,你放心,往往越骂越生气。这就是这套痛快系统的特点,它很有欺骗性。它能让你感觉,你只要这么做,就能特别爽。前面我们说到的“怼回去”,就是一个典型的由“痛快系统”驱使的行为。

但是,另一个“渴望系统”不一样。它关系到我们内心深处,那些最深层的渴望。比如,我们都渴望被关爱、渴望被倾听、渴望被尊重。一旦这些需求被满足,不是一时的痛快,而是长久的满足。

当你在生气时,两套系统其实同时都在给你发射信号。比如,吵架时,“痛快系统”就告诉你,骂回去,骂完你就解脱了。但是,“渴望系统”会告诉你,不要这样做,你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不是吵架,而是一段美好的人际关系。而事实往往是,“痛快系统”的信号特别强烈,声音完全盖过了渴望系统。

换句话说,你并不缺少与人为善的这个动机,你只是被这个“痛快系统”控制了。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喜欢“怼回去”的原因。

生活中非暴力沟通的感悟(如何消除人心中的戾气)(4)

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4、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在我们充分了解大脑的归因机制和“痛快系统”这些原理以后,我们可以用语言的力量,发过来塑造我们的行为。

当我们说话时,我只描述我看到的,我关注事实,但不随意评论。在整个非暴力沟通的方法中,不带评论的观察,是最重要的一步。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的一句话,“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为了帮你掌握这点,我们可以来做个小练习。看看下面这些话是观察还是评论:

你真大方 VS 我看到你把钱给了需要帮助的人

张三真懒 VS 张三每个月花10分钟打扫房间

李四爱拖延 VS 李四只在考试前一晚复习功课

显然,前一句是评论,后一句是观察。

基于我们观察到的事实,表达我们的感受,再根据我们的感受,描述我们的需要,最后发出请求。

简单说,整个非暴力沟通的步骤,就是这么四步: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当你觉得生气,恨不得吵起来的时候,可以用这个句式去回应。

比如,今天在单位有同事冲你发火,说你工作干得乱七八糟。你恨不得马上怼回去,别着急,按照这四步去思考,然后作出回应。你可以这么说:你的评价我已经全都听到了,我感觉我的工作好像没有获得你的认可,我想我需要作出改进,获得你的认可。请问,你能不能根据刚才说的,有针对性地再给我一点更具体的建议。

其实,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这四个要素,并不一定要成组的出现,它也可以拆开来灵活使用。使用这四个要素的关键就在于,你心里要有这四件事。只要把这四个要素给区分清楚,沟通就能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

造成关系疏离最主要的原因,是随意对人下道德判断。而非暴力沟通的核心,就在于,不要急于下判断,要从观察开始。并且按照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这四个步骤去组织语言,与他人沟通。

要摆脱动机理论,相信人性本善。不管别人做了什么让我们不开心的事,首先,不要揣测动机。不要觉得谁一定是针对我们,是冲着你我们的。其次,我们要相信,人性本善。

一旦切换到这个视角,你就更容易唤醒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也就是“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