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用了“治理”一词,因为在初始,我就对“公参民”颇有微词。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是国家财政拨款的,而学校利用国家的资源谋自己的私利,侵害了家长们的利益。同时,我个人是非常支持完全独立的民办教育能够得到发展,因为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

河西几所初中民办校的靴子已经落地,和平区的风雨也即将来临,因为和平区的五所民办初中的四所,也是和河西区这几个学校无异。

天津普育中学教学模式(天津初中校公参民)(1)

和平区共有五所民办初中,益中、嘉诚、兴南、双菱、建华。

其中:

益中依托一中,

嘉诚依托耀华,

兴南依托二南开,

双菱依托于二十中。

只有建华是完全独立的,没有依托公立校,是天津市第一所私立完中校。只不过第一任校长有在耀华中学执教的经历。

不允许公参民,就意味着这几个学校必须做出选择,要么完全实现全部独立,要么就像河西区那几所一样停止招生,待妥善处理好在校学生和老师之后终止办学。

无论是哪种结果,师资回流是一定的。当然因为目前还有在校学生,因此,回流也是送完一届回一届。

在目前双减的大环境下,有编制的老师是不会放弃公职,留在民办校的,因此个人判断停止办学的可能性更大些。当然这只是个人判断,或许就真有牛人,能够不顾国家大政策的风口,出资接下这几所学校,选校舍重新招聘师资,也说不定。

公参民初始,让很多优秀的公办校优秀师资被派到民办校,大大减弱了本部的师资力量,再加上和平区小升初一度需要民办校拔尖挑选后,才轮到公办校摇号,使得一些老牌的初中校,例如一中,例如耀华,以前也都是响当当的好学校,一下子跌落神坛,个别校都沦落到垫底。

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益中、嘉诚、兴南、双菱师资回流本校,是必然要发生的。因此,对于一中、耀华、二南开、二十中都是非常利好的事情。

优秀教师回流,且未来会安心教学,再加上没有私立校的提前拔尖,生源水平也会大大改善,好师资 好学生,那几所传统的好学校成绩会在将来大幅提升也是必然的。

和平区的学片划分如下:

天津普育中学教学模式(天津初中校公参民)(2)

从学片来看,耀华和二南开在第一学片,一中在二片,二十中在三片。

我们看这几所民办校的招生规模:

2021年,益中招生280人,双菱招生220人,嘉诚招生180人,兴南招生160人。

通过这四所民办初中校的招生人数,我们判断回流原公办校的师资数量,一片涉及两所学校回流的最多。因此,和平区的一片受益最大,其他两个学片次之。

很多家长忧虑公参民学校停止招生后,留在学校的老师们没了心气,所以虽然可以不用缴纳高昂的学费了,但依然高兴不起来。

我想说的是,师者慈心,所有能够抽调到民办校去创口碑的老师,他们无论是教学上,还是管理上,一定是翘楚。能够达到翘楚的老师,一定也有很高的品格。我有18年的学习生涯,且有两个孩子,接触到了很多的老师。优秀的老师能够在任何不利的环境中体现他的价值,彰显他的不同。

在此,一是让家长别忧心,二是让老师要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