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成语典故之都,一座等了你三千年的城……
历史上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近1600条。漫步在邯郸的街头巷尾,随处都能见到成语典故的元素和符号。
让我们边学习,边分享,一起《读懂邯郸成语典故》。
《读懂邯郸成语典故》11:
一言九鼎
【成语典故】
一言九鼎
读音:yī yán jiǔ dǐng
【追根溯源】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这是指毛遂自荐出使楚国说服楚王派兵解邯郸之围的故事(详见《读懂邯郸成语典故》4:毛遂自荐)。后世据此故事提炼出成语典故——一言九鼎。
【基本释义】
九鼎,传说夏禹时期,铸有九鼎,象征华夏九州,后被奉为传国之宝。
一言九鼎,形容言辞分量非常重,作用非常大。
【成语用法】
褒义词,在句中一般作主语、谓语、定语。
例1:现代·朱自清《很好》:“你若是专家或者要人,~,那自当别论。 ”
例2: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回》:“李瞻岱来学中备了一分礼,央前任寅兄与我说:‘二位老师,一言九鼎。’谁知娄昭不肯去也罢了,他还推到他哥身上。”
【历史故事】
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大臣平原君之门客毛遂自荐随其到楚国去求援。
到了楚国,平原君和楚王从早上谈到中午,还是没有结果。随行的另外十九人便怂恿毛遂上台去说服楚王。毛遂对楚王说:“我们如今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于是,赵楚两国歃血为盟,共退秦兵。
平原君带着毛遂等回到赵都邯郸。平原君感叹地说: “我手下的门客多时逾千,少时也有数百,我自以为识尽赵国的贤士。这次毛遂的事给了我很大的震动。毛先生在府中三年,我竟没有发现他是个难得的人才。他的三寸之舌,胜过百万强兵。他到楚一国,只用了一席话,便使赵国的威望重于九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