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睡前想起的第1个人(此时不必问去哪里)(1)

《此时不必问去哪里》是80后文学领军人物、千万大号转发的金句女王、畅销作家独木舟暌违五年,2020长篇力作。既有《月亮与六便士》的自我探索,也有《三十而已》的现实描绘。

独木舟,原名葛婉仪,出生于湖南常德,是青春文艺类的畅销作家,出版过《深海里的星星》、《你是我的独家记忆》、《一粒红尘》等多部长短篇小说,深受读者的喜爱。

你是我睡前想起的第1个人(此时不必问去哪里)(2)

你是我睡前想起的第1个人(此时不必问去哪里)(3)

《此时不必问去哪里》比之前的每一本都显得薄一些,背景和主线都很简单,像后记里说的那样,没有太多复杂的支线和情感纠葛,也没有十年前《深海》里那些起落,亦或是后来《飘零》和《万人》里,那些凛冽和崩溃的时刻。就是两个女孩,李空空和周宝音,在人生的这一个阶段经历的一些事,各自不同的成长经历,却又彼此陪伴和成长。

《此时不必问去哪里》里面说的两个女孩——李空空和周宝音,经历过一系列事情之后,认清自己、认清感情、认清人生的故事,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故事。

李空空和周宝音这两个女孩,生长环境不同,性格也大相径庭,但在相近的人生阶段,她们有着同样的困境和自我矛盾,就像周宝音说:我们虽然不在同一条船上,但我们在同一场风暴里。

26岁的李空空,逃离舒适圈,从多雨,潮湿,小小的,生活便利,人与人之间没有距离感的清城小镇,来到北京快节奏、高效、干燥疏离的大城市。

在北京的李空空遇到了了27岁的周宝音。

周宝音长得漂亮,活得也很漂亮,自己有车有房有事业,还有一个看起来特别般配的男朋友。周宝音与自己男朋友每年约定外出旅行一次,结果在最后一次旅行的时候,周宝音发现了男朋友在出轨,后来体检周宝音又检查出患有重疾,而男朋友家小三却怀孕了。

在拿到确诊报告的那晚,周宝音把自己置身在黑暗中哭泣,周宝音哭泣是因为想到了她在很多年前的愿望,现在年近三十的她,这个愿望仍旧遥遥无期,连雏形也看不到。

同时周宝音也意识到自己不爱自己的男朋友,她幡然醒悟:自己并不爱他,也不爱其他人。她选择了分手,也在自我拉扯中逐渐认识了自己。

你是我睡前想起的第1个人(此时不必问去哪里)(4)

你是我睡前想起的第1个人(此时不必问去哪里)(5)

李空空一开始见到周宝音的时候,李空空是羡慕她的,"宝音像是我向往成为的那种人,自信的、情绪稳定的、果断而敏锐的、面对任何困境都不会表现出畏惧的人"。

而刚到北京的李空空其实感到了自己与周围人、事、环境的格格不入,工作上也还没起色,紧接着又遇到了房东要卖房子,在李空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房东带着一批一批的买主来看房子,在陌生人面前,李空空感觉自己的生活隐私暴露的很彻底,虽然没有严重到需要考虑自尊的程度,但是空空也觉得无法继续忍受了。

匆忙之间找房子哪有那么多合适的,这时候有车有房有北京户口的男配出来了,邀请李空空搬到自己家合住。李空空在面对对自己有好感的男配时,后知后觉说着:我们可以试试。

但是在李空空内心深处埋着一个人,一个称不上恋人的人,俩人一年见一面,睡一次,然后再次分别,李空空无时无刻不在绝望得等待喜欢的人出现,能够和她共赴一场爱情的约会,然而等来的总是绝望。

你是我睡前想起的第1个人(此时不必问去哪里)(6)

在与男配交往中,有一次参加男配同事的婚礼,李空空发现他们轻而易举的在讨论结婚的事情,发现自己无法和男配坦然面对结婚这个事情,于是爆发了。

李空空的梦想是写属于自己的小说,而男配却鄙视李空空的梦想,他喜欢李空空的与其他女孩的气质不同,但是他又无法接受李空空的想法:如果一个人想要做一件真正忠于自己内心的事情,那么往往只能一个人独自去做。

李空空一直害怕自己写不好小说,或者写不出来,一直在逃避自己的梦想,而周宝音的生病化疗给了李空空一定的刺激:

"宝音在28岁这一年除了癌症,切了三分之一的胸,结束了一段长达7年的恋情,作为一个女孩儿,这都是人生中不可磨灭的重大印记。

而我还在浑噩麻木地做着一份不确定喜不喜欢的工作,每一天看一堆我确定不喜欢的文字,以及和一个我越来越知道'弄错了'的男生在一起……我的28岁,有些什么在那里等着我?"

周宝音却告诉空空说:上场不一定是为了胜利,上场是选手的使命。

于是李空空也开始慢慢找到了自己,开始动笔写她害怕写不出来、害怕失败而一直逃避不写的小说。

你是我睡前想起的第1个人(此时不必问去哪里)(7)

《此时不必问去哪里》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呢?如作者所说,不管从哪里来,将要去往何处,我们首先应该搞清楚的都是:我是谁。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经历痛苦和磨练,工作也好,感情也好,总是要在一次次的折腾之后,才能明白自己是谁,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这是一本平凡又不平凡的书籍,它让人在沉重中释怀,在冷淡中感受温暖,让每一个你我,都能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不完美的性格和人生,就是生命最真实的写照。

而在小说的结尾,李空空和周宝音她们的工作、情感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都不是尘埃落定的状态,像是命运特意做出的留白。如果将人生看成一条高低起伏的山脉,年岁增长不过是其中一个又一个垭口,你很难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事,会遇到什么人,一切都不在掌控中。

人要明白无常,理解无常,并且真正接受它。

你是我睡前想起的第1个人(此时不必问去哪里)(8)

这本书里我喜欢李空空一直保有的那种少年感,也喜欢周宝音对自我成长的坚持和面对变故时候的坚强,也特别佩服她们对爱和不爱的态度。

年少的时候更喜欢那些跌宕起伏,热情激烈,让人百转千回、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但年过30的我现在好像更加懂得,无疾而终,爱而不得,以及成年人体面的告别才是常态。

你是我睡前想起的第1个人(此时不必问去哪里)(9)

就像小说里的李空空和陈可为、周宝音和叶柏远,还有那个从始至终被深刻的爱着,又始终有一些神秘的颜亦明。

无论身处都市还是城镇,我们的迷惘和无措的分量都是相等的。

我们都经历过伤痕累累的感情,也不知道该往何处去。

但我们终究会在茫然而痛苦中认识自己,认识人生。不必先问去哪里,先搞清楚我们是谁。

我们是谁?我们真正想要什么?或许读完此书我们都该问一问自己,我们上场并不一定是为了胜利,上场只是我们的使命。毕竟人生只是一意孤行的失败和妥协后的成功。

正如书中所说:"我们也许不在同一条船上,但我们在同一场风暴里。"我们在面对种种海浪狂风来袭的时候,是以怎样的角色出现在电影片段里,不是每个人都是荧幕前的主角,但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船长。

你是我睡前想起的第1个人(此时不必问去哪里)(10)

灵魂刚刚长出来的时候,你总想往千山万水去,往更自由的天地去。我也曾立志要去更远的地方,要一次比一次走的更远。

可就是要在你走了那么远之后才会明白,离开是很简单的,艰难的是,你没法再回来。

你是我睡前想起的第1个人(此时不必问去哪里)(11)

这本书会给你以眼泪、以欢笑、以温暖、以共鸣,会成为你微弱的光束。

无论你身在何处,希望你的心灵都得到安慰,不致被孤独所侵蚀。

#精读妈读书会#

我是@悦妈育儿经 期待你能关注我,专注亲子教育和情感的80后宝妈,育儿路上我们一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