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门庭若市出自《战国策》,这个成语的含义指的是某地方非常热闹,无论是大门口,还是院子里,来来往往的人都非常多,像街市一样。而在如今,这个成语已经被玩坏了,网络上将之比喻为男人形象不佳,发际线极为靠后,甚至是谢顶等情况,因为这个用意就是说,一个人脑门大的像市场,一眼就能看到宽阔的额头。这个画面大家就自行想象吧,反正这里所谓的“门”,指的是脑门的门。

为什么成语典故说的都是三个人(为什么成语门庭若市)(1)

当然,门庭若市这种“玩法”,不过是现代人开的一个玩笑,用来夸张形容一些不太好看的形象。然而,如果要研究起门庭若市的本意,竟然与这个玩笑完全相反,因为这则成语源自一位大帅哥,他是战国时代,一位非常自恋,但也的确比较帅气的名人,但在最后,却被“打脸”了。

为什么成语典故说的都是三个人(为什么成语门庭若市)(2)

此人就是邹忌,齐威王时代的重臣,靠着跟齐威王谈琴理,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治国抱负与才干,并且得到了齐威王的重用。位高权重之后,邹忌愈发自恋,也更加重视自己的形象,没事就照镜子看自己帅气俊美的外表。但是在当时,齐国公认的美男子姓徐,由于他住在城北,所以被称为“城北徐公”。

为什么成语典故说的都是三个人(为什么成语门庭若市)(3)

邹忌听说了徐公的“美名”后,便想要跟他比一比,于是他先后问了妻子、小妾以及来家里做客的朋友,自己和徐公哪个更美,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样的,都说他邹忌最美。这样一来,邹忌不仅脸上美,心里更美了。可是,等到有一次机缘巧合,他看到了徐公本尊的时候,傻眼了——自己根本没有徐公那么潇洒俊美!邹忌被“打脸”之后,非常上火,琢磨好久,他明白了,妻子爱他,小妾怕他,朋友求他,所以才忽悠他,说他比徐公美。

为什么成语典故说的都是三个人(为什么成语门庭若市)(4)

悟出了这个道理之后,邹忌跟齐威王也交流了一番,告诉君王,如果你的手下群臣,所有人都说你英明神武的话,你肯定是被忽悠了。齐威王一听有道理,便下旨告诉天下,但凡是有人指出自己错误的,都会得到奖赏。也许一开始,大家还不敢提意见,可是有人说真话得到奖赏后,越来越多的人也鼓足勇气来批评齐威王了,就这样,齐国的宫廷好像街市一样热闹,齐国的朝廷也更加风清气正,齐国自然也成为了当时数一数二的强国。

为什么成语典故说的都是三个人(为什么成语门庭若市)(5)

所以说,门庭若市这个成语,其实是源自邹忌,这位自恋帅哥被“打脸”的痛苦经历。可见,无论是读史学成语,亦或是通过成语,更加熟知一段历史,都是一次一举两得,相互促进的快乐体验。当然,由于老乐才疏学浅,能力有限,纰漏谬误在所难免,恳请各位朋友,及时指出老乐的失误与不足,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