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湾新城2030年(这才是梅山老城区)(1)

近日,

县规划局对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

“关于实施城市风貌提升工程,

造浓金寨红色文化氛围的议案”

“老城区改造与旅游的融合”

进行了答复。

下面,跟随养心子一起来看看

↓↓↓

梅山湾新城2030年(这才是梅山老城区)(2)

关于金寨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

会议代表议案(57号)办理情况的答复

在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李锋等10名代表提出的“关于实施城市风貌提升工程,造浓金寨红色文化氛围的议案” 的议案(57)号收悉。该议案有利于挖掘金寨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造浓红色氛围。现将办理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在梅山老城区,形成以红军广场和金寨县革命博物馆为核心、史河为轴线的南北向红色风貌环境体系,显现出“依山傍水、街影生活”的红色宁静小镇。梅山老城区先后形成红色传统区、滨水宜居区和半岛休闲区等风貌片区;

在江店新城区,形成以革命遗址园为核心、红军大道为轴线的东西向红色风貌环境体系,显现出“现代特色紧凑与传统风貌犹在”的相得益彰的红色山水城市。要把金寨县革命博物馆(新馆)高标准建起来,浓缩展示金寨伟大的中国革命战争史。

(二)具体安排

1、召开专题推进会议,明确单位职责。

2、委托两家具有城市风貌提升规划工作经验的编制单位对红色氛围提升进行规划,争取7月份出效果。

3、出台加强“实施城市风貌提升 造浓红色文化氛围”工作的意见。

4、编制完成《金寨县城市特色风貌规划(总体城市设计)》。

5、2018年4月启动全县域雕塑布点规划。

6、2018年5月启动金寨县老城区红军广场以南区域风貌整治规划。

7、2018年6月启动金寨县雕塑方案征集和县城路灯增加红色元素的设计工作。

8、2018年6月启动金寨县城市设计(双修)招投标工作。

9、2018年7月启动县城城市风貌提升工程的实施工作。

10、2018年底,“实施城市风貌提升 造浓红色文化氛围”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城市特色风貌初显,红色文化浓郁。

二、重点项目

(一)红军广场区域提升。包括红军广场景区文化展览提升策划、古柳巷风貌提升设计项目。从整体层面统筹提升红军广场体验的多元性,以通过提升展览方式,丰富展览内容,强调展览互动来提升文化体验为主。结合古柳巷周边环境改造建设入口广场,通过建筑设计及立面改造、材质及色彩控制、古树名木保护、夜景灯光设计等手段,打造成“窄巷道,浓红情”的红色美食街,丰富红军广场景区内容。

(二)公共开放空间建设。在老城区通过半岛旅游规划设计,规划以红色文化演艺体验为主题,以生态保护为基础,结合建筑及景观空间营造,打造新的红色主题半岛。在新城区加快桂花公园建设和主题雕塑建设。

(三)特色小镇建设。以红色小镇、特色小镇等主题为载体,充分挖掘金寨红色文化、特色文化,通过特色场景空间的营造,形成集文化旅游、度假酒店、宜居康养为一体的完整红色旅游体验地。

(四)城市门户提升。县城规划区的城市门户提升工程主要包括红军大道高速路下道口形象提升、金寨高铁站景观提升、金寨县汽车站形象设计。通过定位门户主题、形象提升及周边景观环境提升整治等方面,综合塑造金寨红色门户标志。

(五)城市道路风貌提升。城市道路风貌提升工程主要包括红军大道风貌提升、映山红大道-史河路风貌提升、金江大道-梅南路风貌提升规划设计等项目。通过结合红色文化细节体验,针对道路的沿街立面、公共空间节点、道路绿化等方面,综合提升道路特色文化风貌。在新老城区,按照城市道路命名管理办法,以红色人物姓名、故乡等命名一批城市道路名称。

(六)丰富红色文创活动。开发红色文创产品,逐步形成红色文创产业;创作一批红色文学作品、红色歌曲、红色舞台剧,办好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加快推进大型红色实景演出。完成6集红色纪录片《金寨纪实》,在图书馆、社区书屋设立红色文献专柜,在县图书馆开辟红色连环画专室;加强联系,力争拍摄反映金寨红色历史的影视剧。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实施城市风貌提升 造浓红色文化氛围”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县长张涧任组长,分管副县长洪涛任副组长,县直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实施城市风貌提升 造浓红色文化氛围”相关工作。

(二)加大经费投入。落实“实施城市风貌提升 造浓红色文化氛围”工作相关经费保障,相关项目费用由县政府财政专项拨款,同时,相关规划纳入年度城市规划编制计划。各级财政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全力支持我县“实施城市风貌提升 造浓红色文化氛围”工作全面开展。

(三)做好宣传报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新闻媒体宣传“实施城市风貌提升 造浓红色文化氛围”工作的意义,宣传金寨的红色历史,让红色文化植入金寨人的血脉,沁入金寨人的心扉。

(四)加强部门协作。“实施城市风貌提升 造浓红色文化氛围”工作体现在城市建设发展的各个阶段,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共同推进试点工作开展。

梅山湾新城2030年(这才是梅山老城区)(3)

关于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39号提案

办理情况的答复

尊敬的杨剑宇委员:

您好!您在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老城区改造与旅游的融合”的提案(39)号收悉。首先感谢您长期以来对城乡规划的关心与支持。现将办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关于改扩建红军广场,建设游客接待中心,融入红色、绿色元素的问题。

2018年4月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我局启动了金寨县老城区红军广场以南区域环境整治工作,红军广场周边区域主要是以此次整治为主,工作主要围绕革命博物馆、烈士陵园、红军广场,打造精品城市重点文化景区,提升双拥路、史河路、流波路灯重点道路在城市空间体系中的职能和作用,造浓“两源两地”红色文化氛围。

由于涉及到的整治范围较大,在整体的规划中将分步实施。首先,对红军广场周边区域进行立面及街景整治规划工作,力求打造精品的城市居住形象,塑造革命老区城市面貌,引导金寨县老城区空间形态合理、健康地发展,建立与周边环境相融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其次,建立合理的人车流交通系统,合理规划消防车道、人行道路、停车场等设计,整理好道路与建筑空间的尺度,注重街廓的形态景观设计要求,营造特色的道路景观。同时对街区环境改造,如公共休憩场所、景观小品、路口标识牌等进行系统布局和综合设计。

二、关于山边棚户区危房改建,安置方案和保留金寨老城区特色的问题。

山边棚户区改造首先要解决的是脏乱差面貌和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通过改造,统筹考虑了服务配套和基础条件的改善,因此在金寨老城区棚户区改造中过分步骤实施来进行。通过棚户区的改造来计算在实施过程中的拆迁安置户数,适度分类引导,根据县财政资金的投入以及梅山老城区的风貌特色实施安置方式,逐渐完善老城区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使原来落后的城市面貌变为县城靓丽的风景。

三、关于河东老大桥头到新大桥沿河岸拆迁,提升老城区旅游品质的问题。

2014年我局编制完成史河路及青年路等路段及部分街巷城市风貌提升规划,河东老大桥头到新大桥沿河岸先以景观提升为主,预计2019—2020年之间可进行棚户区改造,届时将结合山水城市特点规划高品位的沿河景观带。

你对新老城区建设有何期待?

欢迎在下方留言,与我们一起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