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培养学生的两个基本能力:阅读与写作。

怎么做好自己的方法论(如何做到真正读懂一篇文章)(1)

今天,我们先说说阅读。如何做到真正的读懂一篇文章?这是好多学生和家长关注的话题。有的家长说,我们家孩子读了啊,可是读完之后,让他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支支吾吾的;有的家长说,我们家孩子读完之后, 不知道如何真正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有的家长问,有没有阅读技巧,让孩子能够快速的掌握语文阅读.....

怎么做好自己的方法论(如何做到真正读懂一篇文章)(2)

学生家长经常问的这些问题,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要想把这个阅读技巧问题说清楚,我们很有必要去问问学生和家长:.有没有自己良好的正确的阅读习惯?如以下:

1.每次读文章,是否真正做到过审读文章标题?带着文章标题的关键字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去读文章主要内容?(Title)

2.每次读完文章,是否问过自己这篇文章写作对象是谁?即是什么?(What)

3.作者如何写的?即作者运用什么序(顺、倒、插、平、补)来写的,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来写?(How)

4.作者为何写这篇文章?即作者的写作意图,他想表达什么情感?(Why)

这四个问题,就是所说的“剥洋葱法”,一层对应一层,环环相扣,不容得有半点的懈怠,一定要做到按照四个顺序依次作答,作答到位,意味着读懂、掌握,若没有,那就继续,直到准确概括,方可完成。

以上四个问题,只是理论上的,我们还是要做到实际练习,举一反三。 为此,我们在阅读过程 中,一定要拿起手中的武器-----笔。有目的,有方向,有任务的来实际阅读圈画操作。

一篇文章是由外在的结构层次、内在的写作思路和作者的情感思路相结合的。

第一步:梳理、圈画、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即切分层次法。

要想把文章的结构、内容和中心说清楚。我们先用一个比方,无论是我们读一篇文章或写一篇文章,如同盖一座大厦。

大厦的整个外部结构,如准备设计多少楼层?单栋结构还是双塔结构?地上多高,地下多深?.....以上就是文章的结构。这是第一步。读文章就得先把这篇文章作者的整体写作思路梳理一下,如何梳理?

一般情况下,散文的写作层次分为四部分:

首先,交代自己写作背景或缘由--------接着,对写作对象的特点特征做全方位的描写或叙事-------然后,通过联想想象和时空穿越,写与之相关的人、事、景、物---------最后,得出理性认识:感悟心得体会收获

把文章中表时间变化的字词句圈画出来,以此来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把文章中表地点变化的字词句圈画出来,以此来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把文章中作者的情感变化的字词句圈画出来,以此来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对于那种议论性的文章,我们就要圈画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总分、并列、递进、转折、假设等。

以上四者的文章结构和内容较为好懂;也有的作者会把其中的二者相结构或三者相结构,这样的文章就相对来说较为复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抽象类文章。

第二步:梳理、圈画、推究文章内部的主要内容,即写作对象、与之相关的人、事、景、物及它们之间是什么逻辑关系。

文章内容就如同这座大厦里的内饰装修,如大堂摆放什么,各个楼层、楼梯口需要摆放什么,各个房间摆放什么,摆放的东西取决于大厦的整体风格,如古典风格、现代经典、欧式经典、日式风格、阿拉伯风格等等。

整座大厦的内部之间分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顺承关系、转折关系、层递关系、因果关系、对比烘托关系等。文章也是如此,我们读文章,不仅要理清写作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点,而且还要理清文章各段之间的主次、总分,以及起承转合关系。这点是好多同学所欠缺的。那么,如何梳理、圈画、推究文章内部的人、事、景、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呢?

只要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仔细品读文章每段话,找出每段话的中心句(理清此句的主语、谓语和宾语,即作者重点表达的关键字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此句是否有关联词,若有最好圈画),圈画完之后,再把每段话的中心句串联起来做以分析、推究,明确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是什么逻辑关系,若如此,文章内容尽在掌握之中。

一般情况下,北京高考所选择散文,大多是因果关系类型的散文。所以,我们就梳理、圈画、推究分析文章的果是什么?因有哪些?

第三步,读完文章之后,我们要明确作者的情感思路变化过程和写作意图,即掌握文章的中心,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达到什么样的表达效果。正面肯定、赞扬、歌颂什么;反面批评、讽刺、嘲讽什么。

读完文章后,我们要回头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段。开头段一般交待写作对象、写作背景、写作缘由;结尾段一般运用抒情议论句来表达主旨。只要圈画出开头和结尾段的关键字词句就可。

有的学生说,老师,我在阅读文章时,圈画什么呢?您说的关键字词句?哪些是文章的关键字词句?

文章的关键字词是指文章的标题中出现的名词、动词、形容词。这些都是与写作对象有关的,名词是指与写作对象有关的时间、地点、物品等 这些外在的和内在的思想品质精神;动词就是指写作对象做了哪些事;形容词就是指写作对象的特点特征等。

关键句子是作者在写文章过程中,与标题相关的句子,通俗地讲,只要是出现标题的字词句都要圈画,因为作者就是围绕文章的标题写的啊,所谓写作过程中的点题、扣题、照应标题、 不跑题就是如此。这些关键句子,往往在每段的开头或结尾句。这些关键句子,往往以抒情议论的表达形式出现在文章中,人物情感的情态动词、心理描写是重点,即人物的情感。这些句子圈画了、梳理了、分析了,作者含蓄的情感变化和中心就掌握了。

还有一点要说明,做为一名著名的作家,他的高明之处就是善于驾驭文字的能力。具体地来说吧,他们 会在文章中,熟练地运用: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同意句、近意句、反意句。真真实实、虚虚假假;正话反说,褒义贬用;一词多义、意蕴丰富。当我们熟练地掌握“剥洋葱法”的阅读技巧并加以反复练习,你说你还会读不懂文章吗?

希望以上方法,对身在散文阅读困境中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怎么做好自己的方法论(如何做到真正读懂一篇文章)(3)

下次,在读懂散文的基础之上,我们讲解散文的答题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