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频音箱,别说新烧,就是很多老烧都没听过;别说没听过,甚至连这个概念可能都不知道所以我们这篇文章想用一种粗暴直白的方式,简单地讲讲什么是全频音箱,为什么要玩全频音箱,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全频音箱缺点和不足?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全频音箱缺点和不足(浅谈全频喇叭和全频音箱)

全频音箱缺点和不足

全频音箱,别说新烧,就是很多老烧都没听过;别说没听过,甚至连这个概念可能都不知道。所以我们这篇文章想用一种粗暴直白的方式,简单地讲讲什么是全频音箱,为什么要玩全频音箱。

全频音箱在音响历史上,其实是个祖宗级的品类。 以前的公共广播喇叭就是全频喇叭,每个村里都有。喇叭或者学名“电声转换器”,刚被发明的时候,还不存在分频这种概念。那时候能响都是高科技,一个喇叭包打所有频率。当然,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喇叭是靠把电信号转换为震动,带动空气发声。低频的声音,振幅大,振动频率低;高频的声音,振幅小,振动频率大,这是两个极端,需要的机械和物理性能完全不同。更别提音乐里肯定存在高音和低音同时响起的情况,这时候怎么能都处理好呢?考虑到这些弊端,分频音箱被发明出来了,高音有高音喇叭负责,低音有低音喇叭负责,分工合作强于单打独斗,于是分频音箱高比全频高,低比全频低,各种频率混杂的时候也能把它们清晰地都表现出来(即所谓的“动态好”)。 这样技术上说,分频音箱全面超越了全频音箱,渐渐地就变成了市面主流,全频音箱慢慢被遗忘。 这里肯定有人问了,既然全频音箱哪都没分频音箱好,都被分频音箱淘汰了,那你们还做它干什么? 是的,如果纯看量化的技术指标,全频音箱是没有分频音箱好,这也是过去为什么它被淘汰的原因。

可是,这世上并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看量化的技术指标来分好坏的。同样的道理,当初晶体管功放取代了电子管功放,CD甚至数字音频取代了黑胶唱片,也是技术指标的完胜,但今天电子管功放和黑胶唱片在烧友界又大行其道,无他,好听尔。 好听这个东西,是没法用纯量化的技术指标去度量的。

分频音箱,无论做得多好,也避免不了一些从听感角度来说,天然的硬伤:

1. 相位差。因为分频音箱是多点发声,各点声波到达耳朵的速度不一致,方向不一致,总是会有一丝不协调存在。

2. 音色差。分频音箱不同的发声单元不可能做到音色一致,所以或多或少都会出现音色差异。

3. 分频点过渡。分频音箱的分频,并不是说在某个点以上是高音喇叭发声,某个点以下是低音喇叭发声,而是存在一个过渡。想让这个过渡顺滑自然是一个极大的难点。 上面这几个缺点,是多少年来无数专业分频音箱制造商竭尽全力,绞尽脑汁想解决的问题。越是优秀的分频音箱,上面所列举的问题就越小,但是相对来说价格就越感人。而如果你是一个DIY党,想做出好声音的难度就更大了。

而这些问题,对全频音箱就不存在了。因为是一点发声,完全没有相位差、音色差、还有频段过渡的问题,声音自然流畅,顺滑美好。对DIY党烧友来说,也是简单轻松,只要搭配个合适的箱体就基本能得到很理想的声音。 当然,上面说过的全频音箱的问题,依然存在。

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像我们这样坚持全频喇叭研发的品牌不断的研究,现在的全频音箱能做到比以前的全频音箱好得多的频响范围、瞬态和动态。不客气地说,好的全频音箱甚至能跟一些分频音箱在这些分频音箱天然占优的领域一较长短。

另外一个值得考虑的角度在于性价比。上面已经说了,胆机、黑胶这样量化性能上有硬伤的设备能够复兴,在于它们从艺术和美的角度来说无可替代的价值,全频音箱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你爱听死亡重金属、重低音轰炸、节奏摇滚乐,那完全不必考虑全频音箱;可是,如果你想欣赏人声、轻音乐、歌剧、管弦乐,想要听到流畅、平衡、美好的细节,这可就是全频音箱的强项了。打个不是很精确的比方,全频音箱专攻这样的“艺术型音乐”。

在这个领域,每分钱的投入都能得到100%的效果;而分频音箱则是要当“通才”,每分钱的投入在“艺术型音乐”这个领域只能获得20%-30%的效果。就是说在这个领域,好几万块钱的分频音箱才能达到万把块全频音箱的水平。而喜欢欣赏艺术音乐的人很少会同时有听重金属摇滚的需求,所以完全可以少量投资全频音箱,获得需要数倍投资于分频音箱才能得到的享受。

无论如何,everyone has everyone's HiFi,电声发烧总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是如果你是个喜欢欣赏艺术音乐的烧友,全频音箱肯定是你不能错过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