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有十多个红色根据地,革命老区有四五十个市、县其中以小延安确山县竹沟根据地(中原局所在地)和新县最为著名,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商城县红色小镇的历史背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商城县红色小镇的历史背景(河南省的新县和商城县)

商城县红色小镇的历史背景

河南省有十多个红色根据地,革命老区有四五十个市、县。其中以小延安确山县竹沟根据地(中原局所在地)和新县最为著名。

一、新县曾经是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鄂豫皖军委旧址,也是鄂豫皖苏区首府。在这里,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3支主力红军。主力红军发展到45000余人。该县家家有红军,村村有烈士。当时不足10万人的小县,在革命战争中就有55000多人献出了宝贵生命,占到全县人口的一半以上。类似的红军县还有罗山、光山、商城〔有开国将军52人,其中有上将洪学智(当时属于河南,1952年其村才划归安徽省金寨县。因上将、中将比例小,没有成为十大将军县)、中将陈先瑞、徐立清、曾绍山等8名〕等县。四是在革命战争中英勇牺牲的英烈众多。在抗日战争时,出兵百万以上的有3个省份,河南在全国首屈一指,189.8790人(第二多的是四川省,189.2105人。与重庆加在一起257.8000人。第3名是湖南,157.0026人;第4名江西95万)。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中,河南占1/8;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河南占1/10。在对印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牺牲人数也是最多的。

二、商城县

1925年,商城即成立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1929年商城起义,彪炳史册,开创了豫东南革命根据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6万余商城儿女为全中国的解放献出了生命,留下了大批红色革命遗址。这里共走出了洪学智、陈先瑞等54位共和国的将军(包括因行政区划变更而改变籍贯的将军,共38名)。也就是说,安徽金寨县的59位开国将军,投入革命时有38人是河南商城县人

1955年授衔时,安徽金寨县开国将军有59位,为全国十大将军县之第二大将军县(第一将军县是湖北红安县,有61人)。实际上,以洪学智、陈先瑞为代表的安徽金寨县38位开国将军,他们投身革命时是河南人。安徽省1952年才成立。而金寨县是在1932年由河南商城县的与安徽、湖北相临之地析出,其中大部分原为河南商城县地域。这样算来,河南将军省的位置不仅要排提前,而且河南商城县就会有开国将军52人,跻身于十大将军县之列。这样,河南的十大将军县就会增加到两个。具体情况是:

商城县开国将军有14位,即:张祖谅、王凤梧、成少甫、刘德海、曹思明、常玉清、戚先初、鲍启祥、蔡炳臣、李士怀、李迎希、陈明义、赵 杰、余克勤(后划归固始)。

由河南人变成安徽金寨县的38位开国将军(1955年授衔)将军有:上将:洪学智。中将:徐立清、曾绍山、腾海清。少将(名):于侠、方子翼、方升普、王远、邓忠仁、邬兰亭、陶国清、董洪国、曾宪池、漆远渥、熊 挺、李家益、严家安、杨克武、肖全夫、肖选进、佘积德、余明、余嗣贵、闵鸿友、汪乃贵、张行忠、张贻祥、吴诚忠、陈伯禄、林彬、林乃清、周发田、赵遵康、徐其海。也就是说,上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时,当时金寨县属于安徽省的开国将军最多21人(实际上没有这么多,因为当时有一些地方还属于湖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