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故事# 历史是什么?是一门学科?一次考试?还是一份等待完成的作业?又或者,它是一道总是让你难以和参考答案产生共鸣的材料题?,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国际博物馆日的来历你知道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国际博物馆日的来历你知道吗(念念不忘心之所向)

国际博物馆日的来历你知道吗

#博物馆故事#

历史是什么?是一门学科?一次考试?还是一份等待完成的作业?又或者,它是一道总是让你难以和参考答案产生共鸣的材料题?

马克思说: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的部分,是自然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的部分。

  雨果说,凡是能够在一个朝代中分清楚谁在低声说话,而且听得见他在统治者耳边低声说些什么,有这种能耐的人就是真正的历史家。

百度百科说,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它对过去的事件和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并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

所以,历史是延伸的,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也是人类文明的轨迹。博物馆就是展示这种文明最美妙的载体。

如果对于你们来说,博物馆是【高中历史选修3】上一行冷峻严肃的汉字标题,那么它对于我来说是通往不同年代的一趟趟列车,象征着探索奥秘和加倍快乐。

每一座城市的后面都藏着一段不朽的岁月。那些岁月或是浸染了六朝烟雨的绮丽,或是铺就了盛世华彩的诗篇,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色彩,每一座博物馆也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气息。

博物馆(museum)一词,源自希腊语的mouseion,原义是指供奉掌管艺术、科学的9位缪斯(Muse)女神的神庙。西方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则出现于17世纪,以英国牛津市中心博蒙特街上的阿什莫林博物馆的诞生作为标志。

世界博物馆史上第一个集收藏、陈列、研究为一体,向公众开放普及文化知识的近代博物馆,我们一般认为是阿什莫林博物馆。

在中国古代并没有没有“博物馆”这个名词,有的只是“博物”二字,大意就是见多识广,博识多知。但是中国很早就开始有意识地设立收藏文物的场所。例如周代设有名为“天府”、“玉府”的专门机构负责保存文物,汉代又有“天禄”、“石渠”、“兰台”这三大图书文物馆。此后历代的宗庙和祠堂也都会部分承担保存文物这一功能,比如北京的历代帝王庙、比如山东曲阜的孔庙、邹城的孟庙。

对于我来说,博物馆不一定非得是一座庞大宏伟壮丽瑰伟的建筑,只要能够承担文物保护、能够传达历史真知的地方都可以算是别具一格的“博物馆”。

高中时代的我曾经一度痴迷明史中的部分细节,因此,明孝陵博物馆一度成了烙在我心尖上的朱砂痣。不过明孝陵远在南京,所以我先去了北京昌平的明十三陵。

当我带着打印版的几页【明史】第一次来到了昌平的明十三陵博物馆时,夏天的风热的让人心烦,我的快乐却叫嚣了一路。时至今日我还记得那个叫“大红门”的车站,后来就只有快到遵化东陵时有个叫“石门”的地点能够给我与之类似的满分期待。

茂密的松树,壮丽的建筑,曾经真实的一草一木,还有遗址深处那丝探不到的神秘气息。对于那时的我来说,这就是真真正正的“历史”,而它就这样横亘在我眼前。

明十三陵陵区葬有除明太祖、明惠帝以及南明皇帝之外的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一位皇贵妃以及数十位殉葬的皇妃,长期对外开放长陵、定陵和昭陵 。陵区面积约120余平方千米,馆藏文物有金丝翼善冠,凤冠,衮服,百子衣等。长陵是明成祖永乐皇帝的陵墓,气势恢宏,尽显明初时的国力强大。定陵是明神宗万历皇帝的陵墓,地宫幽深,博物馆藏品丰富,几乎可以满足你对古代皇家帝陵的神秘想象。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埋葬着万历皇帝的父亲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坖——也就是【大明王朝1566】里裕王的昭陵。参观昭陵时,已过午后。天蓝,草绿,云白,山青。远处的天寿山幽远又带着强烈的故事感。在我们快走不动的时候,拐角处豁然开朗,昭陵出现在一条小路的尽头。据说,因为隆庆皇帝比较喜欢低调,所以昭陵在已开放的明三陵之中规模最小,却因此保存的最为完整。

真的没有参观够!我真的还想再来!

这是我离开昌平时,内心中最强烈而直观的感受。快到北京市区时夜已很深,我在回来的公交车上把河北遵化的清东陵和位于河北保定易县的清西陵全部搜索了一遍,默默计划着下一次的路线。后来在保定易县时,我们遇到了几个年轻人也刚好参观完清西陵,而他们的下一站竟然是沈阳的清福陵和清昭陵,而我们已经假期结束准备返校上心爱的【古籍阅读课】。我还记得他们听说我来自辽宁时,向我打听辽阳东京陵攻略时眼神中那热切的光彩。

我想,这就是热爱的力量吧,因为热爱所以努力。他们奔向了下一个博物馆,奔向了下一段遥远的时空,奔向了下一处隐藏着不知名往事的泛黄古书。那些湮没在史书上的人和事,那些躲藏进博物馆里的绢和画,那些铭刻在历史遗迹上的诗和梦,一直在路上、在心里、在笔下、在少年们滚烫而又炽热的期待中。

当年少时热切熟悉过的欢喜变成了眼前真实存在着的实体,你的内心深处是否也会感受到一种难以名状的感动?历史其实不只是书上虚无缥缈的繁体字,史书上的人和事是真真正正存在过的。博物馆和遗址就是最好的见证。我们与历史的距离看似遥不可及,其实只在于你愿不愿意去赏心对待。

历史学科素养中有一个词叫做”时空观念”,指的是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以历史纪年、历史时序、年代尺、阶段特征、历史大事年表、历史地图等形式呈现。也许时间的距离我们永远无法改变,但是幸好空间可以。如果你真的热爱过一段历史、为历史上的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细节而产生过共鸣,如果你真的难以忘记它甚至因此想要到距离他或者她或者这段故事所发生的最近的那个年代去看一看,那么,就去博物馆吧。哪怕身处相同的空间、不同的时空,博物馆依旧会是拉近你们距离的那双手。

隔着橱窗,凝望着来自时空远处的背影,你或许也会被那株穿越百年、千帆过尽的火苗所灼伤。那时,当你与熟悉的名字、事件、艺术品或者是一片断壁残垣重会于书本上、屏幕中、试卷里时,你的心中会回荡着一份不一样的情绪。

请再翻慢一点 那么厚一本时间

  我像枚书签守在故事里做一个伴

  享诗人般孤单 与岁月彻夜长谈

  只有你有幸一览无数江山

  一眼千年 相隔千年宛如初见

  梦见你千万遍 只想触摸你五官

  一眼千年 沉默也胜万语千言

  只有你有幸能描述这光阴似箭

【一眼千年】里隐藏着的那些博物馆,正是我们的心之所向。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心之所向,梦之所往。

期待我们相遇,在通往下一座博物馆的路上。

推荐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博物馆:

1、国家博物馆

北京可谓是博物馆爱好者的天堂,昌平的明十三陵博物馆、房山区的周口店遗址博物馆、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丰台区的大葆台汉墓博物馆每一个都深藏着星光熠熠的宝藏,等待着知音人的到来。而北京最出名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据说藏有十大镇馆之宝: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陶鹰鼎,后(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利簋,大盂鼎,虢季子白盘,九龙九凤冠,太平天国玉玺等,堪称是立体的历史教科书。

2、安阳殷墟博物苑与殷墟王陵遗址

中国最早的帝王陵其实就在河南,它就是位于安阳的殷墟王陵遗址。商朝中晚期迁都安阳之后的十二位商王陵墓群,殷墟王陵遗址与小屯村的殷墟宫殿宗庙遗址隔洹河相望,共同组成了闻名中外的殷墟遗址。中国最早的女将军——妇好墓。殷墟遗址还有很多与甲骨文相关的展览,非常适合古文字爱好者参观。

3、辽宁博物馆

登上过【国家宝藏】舞台的辽宁博物馆,是新中国第一座博物馆。铜鎏金木芯马镫、宋人摹顾恺之《洛神赋图》以及《万岁通天帖》都非常著名。辽博知识密度很大,适合重度历史爱好者。

4、鞍山博物馆

内里是充满特色地方文物史料,外在是灰色砖瓦仿古建筑,这就是坐落在家乡的博物馆,可以近距离感受“鞍钢精神”的地方。鞍山博物馆里有很多关于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是非常珍贵而且专业的。其中关于“牛庄”历史的介绍与【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搭配食用,效果更佳。

5、辽阳博物馆

身为昔日的东北第一城,新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辽阳的古代历史史几乎与整个东北的古代史交相辉映。重点推荐辽阳博物馆:【东北第一城——辽阳古代历史文物陈列】,看完会让你对这个五线小城刮目相看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历史”、”博物馆”、”明十三陵”相关词条

部分涉及上述提及博物馆的科普类文章或者导游词

歌词【一眼千年】:作者梁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