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两要素:笔法和结架,可是中国汉字那么多,如何才能较快地把握汉字的结构布局呢?
早在隋朝时僧人智果就已经为你总结了一套楷书结构布局的16条规律,对书友们学习楷书快速掌握字体结构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接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该篇书论:
回展右肩字的上部如果横向比较长,那要向右伸展,如宁、宣、臺字的宝盖头部份。
长舒左足
有脚的字要向左舒展,像寳、典、其、類
峻拔一角
字型呈方型的要抬高右上角,像国、用、周字。
潜虚半腹
左右都有竖画的字,右竖要比左竖粗,突出右竖,同时要注意距离要均匀,前后相覆盖,使右侧留些空处。比如用、见、岡、月这样类字。
间合间开
说的是無这类有四点四竖的字,要写得上开下合。
隔仰隔覆
像并字、畺这关同时出现两笔以上横画时,要思考各横画字的仰笔与覆笔的安排。
回互留放
这鼐说和是的撇捺的字,像爻字上面要用收笔,下面往要捺出。像茶字,上面人字部分要写得开展,而木字部分的撇捺则要写得收势。
变换垂缩
有两竖画的字要写成一个是下垂一个是收,如并字右收势左下垂,斤字则是右下垂左收势,土字和下字也是一样,土字竖收势,下字的竖则是下垂
繁则减除
笔画比较繁多的字要适量的删减,如王羲之写“懸”字、虞世南书“毚”字,都是去掉了下面的一点,张(没法确定指的哪位书家)写“盛”字把“血”字底简写成“皿”字底。
疏当补续
比较稀疏的字要适理的补上笔画,比如王羲之写“神”字、“處”字都给添加一点,写“却”字时右而的“卩”写成“阝”。
分若抵背
有多竖的字,各竖间要处理好向背,如“卅”、“册”这类字形,都应该使他们各自向背,锺繇、王羲之、欧阳询、虞世南都是这样做的。
合如对目
多点的字要,像“八”字、“州”这类字,都要使点画之间有相互顾盼的资势。
孤单必大
独体字每一点画都要使它能够自我独挡一面。
重并仍促
重构的字形要写得紧凑,如“昌”、“吕”、“爻”、“棗”等上下重叠的字形,“林”,、“棘”、“丝”、“羽”等左右重复的字形,“森”、“淼”这类字形也适用。
以侧映斜
以“丿”画就是斜势而捺画就是侧,用撇来映衬捺。比如“交”、“大”、“以”、“入”这类字形。
以斜附曲
以捺画来附合弯折,比如“女”、“安”、“必”、“互”之类这类字型。
潜心钻研一字,最重要的是掌握虚实、向背、仰覆、垂缩、回互不失也。总体看行与行之间,最好的是相承起复,行与行都能相互映带,而且不相违背。
以上就是智果总结出来的楷书结架十六条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