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刘炎林
2月24日,“张碧云博士毕业音乐会”在上音歌剧院举行。张碧云作为中国第一位阮博士,也是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吴强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她的这场毕业音乐会在阮族乐器的发展道路上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本次音乐会最大的亮点是演出的四部作品均为近几年为阮族乐器创作的协奏曲新作品,使得这场音乐会极具前瞻性与挑战性。
第一首作品《跳乐》由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周湘林创作于2015年,为柳琴与中阮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吴强而作。作品以云南的“烟盒舞”音乐为素材,并将“烟盒舞”音乐中的伴奏乐器月琴以更具音乐表现力的中阮来代替,使得彝族音乐的元素以更具艺术性的方式呈现出来。此曲中的各个段落,既有轻快敏捷的舞蹈性音乐,也包含长线条的抒情歌唱性旋律,更有令人目不暇接的快速炫技性段落,将中阮的各种演奏技术做了全面的展现,是一部音乐内容十分丰富的中阮协奏曲。
《须弥·芥子》,由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青年作曲家李玥锦创作,这是有史以来第一部为小阮创作的协奏曲。作品中,作曲家将小阮各个音区的音色特点以及演奏技术做了十分全面的展现。全曲分为“须弥”与“芥子”这两个风格对比极强的部分,体现了作曲家对佛家宇宙观中的辩证性思想的理解。
《朗月出层翳》作为第三首作品亮相,由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青年作曲家王瑞奇创作于2021年。此作品原为中阮与交响乐队而作,专门为此次音乐会改编为钢琴伴奏版本。作品内部的五个段落分别对应“长风起夕末”“芳菲随引驰”“流目静秋山”“飞鸟骤尔过”“朗月出层翳”5个音乐意象。此作品的横向上快速变化的律动以及纵向上错综复杂的节奏对位是一大特点,也使得其中部分的演奏技术更具挑战性,探索了中阮演奏技术以及演奏观念的可能性。
第四首作品《丝路乐舞》由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在读博士、青年作曲家刘炎林创作于2021年,此作品由阮演奏家张碧云委约而作。乐曲以西域各个民族,如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等民族的民间音乐为素材,以浪漫主义音乐创作技法塑造音乐形象,刻画了丝绸之路文化的精神内涵。
张碧云认为,阮族乐器是极具潜力且有待进一步开发的一类乐器,她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阮族乐器能在音乐表演中胜任更多的角色,展现更加强大的艺术表现力。
- THE END -
订阅 音乐周报
订阅 音乐周报(小程序电子刊)
连弹4个半小时,为什么王羽佳能刷新钢琴界“天花板”?
郎朗该不该进体育馆?
2023年音乐艺考:人数多、政策变,挑战与机遇并存
音乐高校跨学科新专业火了
视唱练耳,规范学音乐的一把钥匙
四十载军旅艺程,五次天安门庆典,他以零失误率指挥军乐团为祖国献礼 | 人物
新课标来了,音乐还是听觉艺术吗?| 争鸣
金钟奖钢琴冠军孙麒麟:舞台是检验作品演奏的最好标准
张国勇:谈谈职业病
歌剧导演陈蔚:歌唱的审美误区、提高方法与三种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