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白天耕种,晚上读书,这是儒家崇尚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所追求的一种小康生活图景。在中国的乡村,常常可以看到许多大门的牌匾上,雕刻着“耕读传家”四个字,也有许多家庭的中堂挂着“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对联,都表达了中国乡村社会对“耕读文化”的追求与憧憬,是乡村社会的一种理想化图景。


人生最高境界是虚度(白天耕种晚上读书)(1)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农业社会,在儒家文化里,读圣贤书是做人的必修课,也是通往做官的唯一通道。而耕田却是养家糊口的必要手段,二者缺一不可。在现实生活里,有着大半的读书人进入不了仕途,而生活在乡下,所以边耕作边读书便成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安身立命。而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仪”,修身养性,以立高德。在儒家文化里,做人才是第一要义,道德是至高无上的。


人生最高境界是虚度(白天耕种晚上读书)(2)

在古代,过着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白天耕种,夜晚读书生活的人,大致有三种:一类人是乡村的小地主,自耕农。这类人读过书,但没有考取功名,没有进入仕途,然后继承了上辈耕读传家的传统,一代一代过着白天耕种,晚上读书的安逸日子。一类人是隐士。这部分人是那些有文化却不愿意做官,或者是做不了官,就回家在乡下过着一种“日入开我卷,日出把我锄”的悠闲生活,边耕边读,与世无争。还有一类人是辞官的人。这类人或者官场失意,或者厌倦了官场生涯,于回辞官回乡,过起了日耕种夜读书的退隐生活。


人生最高境界是虚度(白天耕种晚上读书)(3)

由此可见,耕读生活是中国农业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是儒家文化的一种体现,也是一种乡村生活的理想图景。过着这种日耕夜读的生活的人,也是分几种不同类型,并不是都是所谓的追求人生最高境界的。淡泊名利,与世无争是一种生活态度,日耕夜读是一种生活方式,与人生境界无关。

不过,今天已经进入一个名利心过重,拜金主义盛行的时代,人心浮躁,贪欲横世,为了金钱名利可以丢弃人格,抛弃尊严,不顾亲情,一切以金钱利益为重,以利己为中心,确实伤害到了人类道德人伦的底线。我们回头重温古代儒家倡导的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生活,对今天的人们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如果我们放弃对金钱名利的追逐,离开繁华的都市,回到乡村,或者选择一处山林,种几亩地,养几坡花,饮山泉甘水,吃粗茶淡饭,白天读闲书,夜里赏明月,堂下儿孙绕膝,身旁拙妻相伴,也失为一种高境界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