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把这个世界劈开(你曾劈开过他的世界)(1)

1.

终于走过兵荒马乱的春天,即将结束在“杨花落尽子规啼”时,是在谷雨前夕。这个春天是飘雨的,风也繁荣。在春天的尽头,北京又落了一场黄沙雨,天空黯黑又发黄,一片片沙沙声,白昼里没有一点空隙。我在漫天黄沙袭来的午后,收到一条微信消息,是久未联系的友人从远方发来的简讯:“春天来了,还没有收到你的消息。”

我心头一震,寥寥一句,像燕子报春,富有时令,像极了一封穿越寒冬,徘徊在春末的牵挂书信。

前些日子在旅行的路上看星野道夫的《在漫长的旅途中》,书中有一段说道:有漫长而酷寒的冬天是件好事,如果没有冬天,就不会这么感谢春天的到访,夏天的极昼,还有极北的秋日美景了吧。如果一整年都开着花,人们就不会这么强烈地思念花草。花朵会在积雪融化的同时一起盛开,那是因为在漫长的季节里,植物们早已在雪地下做好了准备,蓄势待发。”

犹如友人的惦念,想必是等待了整整一个季节,在春末的时候寄出压在心底里的惦念。我能想象得到,经历过一个漫长而酷寒的冬天,走过蓄势待发的春天,我迟迟没有“作为”,那份问候里除了关爱,更多的是期盼吧。

“每年春天一来,我们总蠢蠢欲动,觉得会有什么事要发生;但是春天过去了,什么都没发生,就觉得好像错过了什么似的。”

电影《立春》里一句话简明扼要的道出人们的期盼和落空。与其说友人对我的期待还不如说是在寻找相似的落空感。

我可以把这个世界劈开(你曾劈开过他的世界)(2)

2.

除了关系密切的友人,还常收到读者私信:认识你越久,越觉得你是我人生行路中一处清喜的水泽,总在山穷水尽时想到你。向往你对生活的态度和勇气,愿你可以做喜欢的事情。我能为你做的,买一本你的书,购一坛你的酒。终其一生,再无忧虑。

还记的夏姑娘说过,有这样一群人,你是向往她们的,你成为不了那样的人,但你想和她们做朋友,她们有着热气腾腾的生气,有着有趣的灵魂,有冒险的力量,那是你灰暗生活里不曾有过的体验和光明。

这是我在春天油菜花盛开的时节,去她的家乡见过她后,她的记录。也是三年后我们重聚时的感悟。夏姑娘是一位妙人,我会为她单独开篇。三年前第一次见她是在苏州,当时我在苏州小住,她从溧阳来看我。我留给她最深的印象是,坐在那里不说话的样子十分美好,一说话便破功。她从苏州回去后,写过一篇小文记录我们的第一次见面。她像极了我们初恋时候的样子,感情丰沛到四大洲七大洋都填不满,就是想告诉全世界我喜欢这人,真挚又坦然,真正是亲热的时候希望一生年少,拥抱的时候希望瞬间变老。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很快,在同一个春天,又迎来了我和夏姑娘的第三次见面。坐在被竹林、油菜花包围,还有一棵杏树的庭院里,偶有霡霂,我们坐在杏树下,卮言日出,和以天倪,交谈起人生中那些忽明忽暗的欢喜,生命中那些孱弱的感情,像风里的蜡烛,知心护不住,又舍不得它熄灭。

我常感叹,“你喜欢的是我吗,真的吗,我不值得”,我身上的光越来越暗淡了。那些都是很优秀的人,为什么还会喜欢我啊?我十分迷惑。长年以来常有这样的遇见,花样阐述我带给他(她)们什么力量,告诉我,“你值得”。人间好像有一个黑洞,永远有人需要一束光来照亮。

“不是光,因为你曾劈开过他们的世界,让光照进来了。”

突然就被感动,感动到想哭。我经常做一些说一些在别人看来十分幼稚的事,因为总错误地表达着一堆没人需要的真诚。想来,就是这份真诚成为其他人心里“执伞提灯”的人。我还是想告诉你们,拥有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拥有他身上你最欣赏的品质,去把它变成你自己的一部分。

我可以把这个世界劈开(你曾劈开过他的世界)(3)

3.

上元的夜里,我去北京五环外见过两位拔丝儿,一位手握着离婚回执单,一个月冷静期过后,将何去何从,那天晚上她没有答案;一位公司转型失败即将破产,已经连续半月夜不能寐,嘴上说着“我现在这副鬼样子不想见人”,内心却很诚实地见了我们,聊起今后如何打算并没有愁容满面,两位拔丝反而生龙活虎胡侃大山还有力气互相嘲笑。这都是什么开年方式,来得这么生猛吗?

那晚,我们三人坐在没有暖气的房间里,简陋的办公桌上台式电脑偶尔发出“嗡嗡嗡”的声音,他们两个都穿着羽绒服,只有我穿着单薄的棉衣,我蜷缩在椅子上,听他们胡吹吹。老杨说着前十载都是为另一半而活,今后要为自己而活,嚷嚷着“明天就要去云南,去新疆”。这显然是一句美丽而空洞的口号。老蒋说着过去八年为了理想在炼狱,很快就要上岸了。从今往后要去每个城市体验生活,生活一两年再换下一座城市。这不过也是一句对生活不肯妥协的理想主义口号,那八年为理想付出的热情、时间、精力,失去的和得到的,自负盈亏。用八年时间证明理想惨败,输得一塌糊涂,但他不会承认这一点。

去年初秋时节,阳光明媚,天空澄廓,还是我们三个拔丝儿,坐在故宫文华殿门前懒洋洋的晒着太阳,用老蒋的话说,在故宫晒太阳才有排面。那天我们坐在文华殿门前台阶上,老蒋回忆起很多年前,他的意气风发,曾玩转房地产行业,写一个方案就值十多万的人中精英。来北京没多久就赚到了第一桶金——在北京买房的钱,邀请当时的好朋友一起在北京买房,那哥们却硬气回绝他:我只是北京的一位过客。

我笑着问他:“那位硬气哥们儿错过最后买房的福利,后来怎么样呢?”

“唱起《凉凉》送他走,成为真正的过客。”

他总是有能力将一件辛酸事当一个段子来讲,用词活泼,绘声绘色,那日我们的笑声冲破天际,消散在初秋的午后。只是,我却描绘不出来。气韵流转,气场镇定,这种微妙气象很难抓住,只能现场体会。要不然脱口秀还得看现场,现挂才有意思。他那天像极了一个脱口秀演员。虽然这个笑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我的下饭菜,如今看着他创业败北,我又想起这个笑话,有些结局早已在暗中安排好了。都是他乡之客,谁又不是过客呢?

“我要把你们的故事整理一番,创业失败啊,离婚冷静期啊,当下最火爆的题材,我又能靠你们的失败故事续命了。”

“求你做个人吧。”

他们没有胡吹累,我却听累了,一连打了好几个呵欠,努力挤出这么一句调侃的话。远处的烟花像流星一样划过夜空又快速落下,我起身站在窗前遥望。原来已经零点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他们说,我们出去看看烟花吧。我们三个沿着一条狭长的内部道路一直往外走,虽已立春,夜风依旧凛冽,走在寒风中像裸奔,全身冰凉。四周都是厂房、仓库和围墙,想走到一个空旷的地方,并未如愿,最后只得站在小卖部的台阶上,望着黑暗中的天空,没有月亮,唯有烟花照亮夜空。我们谁都没有讲话,午夜之后,又是崭新的一天,可谁又知道明天将会发生什么呢?

他们此时此刻所经历的艰难我岂会不知,我也同样在经历着难熬时刻。当你做好一切准备奔赴着未来的时候,和你同行的人却给你当头一棒,让你措手不及。每晚的呼吸都是急促的,好像全世界的人都有一条通道可以互相连接,只有我是与所有人不连接的。整夜整夜睡不着,凌晨四五点醒过来再无法入眠,有一种心痛就像这烟花爆炸一样,嘭嘭嘭,昼夜间没有一点空隙。失去整个世界也不过如此。白昼之光,岂知夜色之深?世人不过是唏嘘浮木,侃笑一生罢了。

我可以把这个世界劈开(你曾劈开过他的世界)(4)

4.

前些日子看到一篇文章写李亚鹏的,说他的“理想主义”是他的人格魅力,也是他的致命弱点。因为李亚鹏这些年投资过无数项目,多数与文化艺术相关,却都失败了。他想构建一个理想的乌托邦,没有柴米油盐,没有世俗纷扰,远离沉重、不堪、乏善可陈的社会,只与良辰美景,琴棋书画为伴,追求一种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富足。

那篇文章最后点题提到过一个观点:文艺青年后半生最好的归宿是回到世俗。

看到这个观点后,我又想起林探惜写过一篇文章《晴雯也会老》,文章开头举例《红楼梦》中的“晴雯撕扇”和“探春掌捆王善保家的”两个例子。大意是想说,年少时期喜欢晴雯这种娇蛮少女任性妄为的情节,喜欢少年勇敢反抗恶势力的高姿态。可是,成年人会问:晴雯老了之后,可能就会变成王善保家的?

文章中间举例郑爽是如何像晴雯一样少女时期娇蛮任性到最后年纪渐长如何不合时宜,最后沦落如今的下场,其实这篇文章主要想写郑爽。文章的结尾是:时光逐渐脱下了她的铠甲,可她却毫无察觉,仍旧无知无畏地朝着刀尖撞去。这或许是整个故事里最悲哀的地方。

不管是文艺青年理想的致命弱点,还是晴雯也会老,两者有相通之处。她们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驾驭不了生活中柴米油盐和人情冷暖的能力。这更加令我感到成年人或者说成熟真的好无聊。

之前看到大张伟说过一段话:如果看言情能喷眼泪,看喜剧能乐到后空翻,就会有人说你浅薄。其实这正说明你的神经非常敏锐,等你感到迟钝的时候,他们就会说你深沉了。

所以啊,文艺的人可以一直文艺下去,理想主义并不是失败的槽点;晴雯就算老去,也可以娇憨任性。只是,我们需要活成生活本身,内心柔软,有共情能力,慈悲的看待这个世界。认识到个体生命的渺小和局限,懂得柴米油盐的珍贵,世态炎凉的荒诞,成为一个负责有担当的人。

我可以把这个世界劈开(你曾劈开过他的世界)(5)

5.

春天即将结束,我坐在暮春的早晨,想到了友人的简讯:春天来了,还没有收到你的消息。

啊,应该直接问我,春天要结束了,你在搞么子?怎么还没搞出一点响动来?

酿酒了吗?还在酿吗?酒坊还有酒坊工吗?酒坊倒闭了吗?酒的销量怎么样了?书稿还没写完吗?是没签约了吗?还是单身吗?遇见爱情了吗?上班吗?赚到钱吗?你在做什么啊?你不行了吧?

但偏偏,看起来好像不太努力整天无所事事到处溜达又好像过得还不错的样子……

这是错觉。造成这样的错觉是因为人们很容易忽略人性幽微处掩盖很少被人看见的那一部分。是否身上有光,是否劈开你们身上的一道裂缝让光照进来,我并非如你们所愿,我也恐难如你们所愿。不过是,“人性之所简也,存乎幽微;人情之所忽也,存乎孤独。夫幽微者,显之原也;孤独者,见之端也。是故君子敬孤独而慎幽微。”

看起来很高深,看不懂的样子,这其实就是我回传给友人的简讯。

我可以把这个世界劈开(你曾劈开过他的世界)(6)

6.

说点看得懂的人话吧。说说写文章吧。以前我对自己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期待,总告诉自己要爱惜自己的羽毛,要写出牛逼闪闪的东西来,关注社会民生,掀开底层人民的生活疾苦,深邃又有洞见。经过长时间观察,放弃吧,我真不行,这不是我这个擅长写爱情故事的人能写的。用一位作家的话说,“那不是我这个智商该干的事。”

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一个人在这世上如何安顿好自己是十分紧要的。

我们只能以普通人的角度讲述一些普通人的故事,发出一些普通人的声音。有一种说法,“世界需要不同的声音”,那我应该就在这“不同”的声音里。吃喝拉撒睡,谈情说爱才是我写作的强项;就算我很丑,也要谈恋爱,谈到世界充满爱;经历创业失败和离婚冷静期的艰难心路历程,这才是普通人们需要的精神慰藉啊。

以前总想着写出旷世名作,得到文坛泰斗们的肯定,写东西总畏手畏脚的,写一个故事想一句修饰词,精雕细琢,别别扭扭写了好几年,好不憋闷。创作的自由不应该是这样的,而是像开闸的水龙头,源源不断的想要表达才是找对了感觉。文坛泰斗们要不要肯定,我哪管得了,我只管有没有人从我这里抓到一丝光。

我可以把这个世界劈开(你曾劈开过他的世界)(7)

7.

立春时节酿了一批味道像甜瓜一样令人迷醉的望春酒,在玉兰花开的时节,在细雨流光中蒸馏取酒入坛,这一批酒于我而言有着特别的意义。祝饮过的人一生无虞。

还是喜欢《笑傲江湖》中的一句话,道出人生真谛:

我这一生,麻烦之事,天天都有,管他娘的,喝酒喝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