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税塑身衣(5万的塑身衣是智商税吗)(1)

特邀主笔:薛冰佳

民庭法官助理

香港大学全日制法学硕士

生活节奏日趋变快的当下,人们对美的追求也开始内卷。“不打针,不吃药,躺着就能瘦,而且还不反弹……”诸如此类的宣传口号听起来十分诱人,但医美行业由此也滋生出种种乱象。今天的故事,从吴女士购买的“高科技”塑身衣说起……

1

美容院的层层套路

吴女士平时工作十分繁忙,抽不出太多时间锻炼保持好身材,一天她在美容院按摩理疗时便咨询起店内是否有瘦身理疗。

美容院的理疗师向她热情介绍了一款很适合都市白领的“完美身材”服务。该服务主要采用工程学、细胞学、经络学、结构力学等多种领域的突破性科技成果,搭配一对一专人指导,分为三个疗程,不运动不吃药,一年便能拥有完美身材。

美容院还介绍,这项疗程的核心在于一套采取瑞典黑科技制成的塑身衣。这套塑身衣会根据每位顾客的身形量身定制,光寄送定制就需要一周,后续会配备专业理疗师,提供“专人调拨”服务。由于采用红外线、燃脂因子等先进技术,塑身衣穿戴后可能会有轻微刺痒,是脂肪燃烧反应。

吴女士被一系列科技感满满的专业术语吸引,有些心动,但高昂的价格还是让她有些犹豫。美容院随即承诺,只要吴女士配合疗程,签约三个月无效可以退款。同时还拿出为每个客户单独建立的档案,以及美容院的承诺书。

于是,吴女士便花费5万元购买了一个疗程,开始跟随美容院走上“高科技”塑身之路。美容院则记录下了吴女士当时的身材数据,用于定制专属的塑身衣套装。

智商税塑身衣(5万的塑身衣是智商税吗)(2)

2

虚假宣传渐露端倪

期盼已久的塑身衣终于定制好了,可吴女士试穿后却觉得尺寸并不合适,吴女士的专属理疗师小贾却建议她先穿戴一段时间适应,同时还在微信每天提醒吴女士坚持穿戴,反复强调了塑身衣的神奇效果。

穿戴了一段时间后,吴女士并未发现身材有明显改善。在向小贾再次反映塑身衣穿戴不适后,美容院也没有兑现“专人调拨”承诺。

一想到自己花了大价钱购买的这套塑身衣,似乎并没有体验到美容院承诺的神奇效果,吴女士便来到美容院要求退款。

然而,美容院以塑身衣并非量产而是少量定做为由拒绝。这一理由,吴女士很难接受,更让她气愤的是,她在购物网站上发现了定制同款,标价仅仅是美容院服务的零头不到。

尽管美容院的塑身衣作了剪标处理,无法和其他品牌对照成分,但是种种迹象让吴女士开始怀疑一切都是美容院的噱头,所谓的“完美身材”服务,很大可能只是一笔智商税。于是,吴女士将美容院告上了法院。

3

维权反思加强警惕

诉至法院后,质检报告证明,塑身衣不像美容院所宣传的是采用独家技术的“进口”“定制”产品,而是由国内代工厂加工量产。同时,质检报告还显示,无法证明塑身衣具有美容院宣传的燃脂效果。

于是,一审法院认为美容院确实存在虚假宣传行为,判决撤销合同并判处美容院三倍赔偿金。美容院提起了上诉。

在审理这起案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美容院对塑身衣采用的科技手段、能产生的效果过于夸大,正如质检报告的结论,实际上该产品无法实现“躺着就燃脂”的效果,也并非专为客人定做,这些虚假宣传导致了消费者产生误解进而购买,因此我们认定美容院构成欺诈,需要向吴女士“退一赔三”。

智商税塑身衣(5万的塑身衣是智商税吗)(3)

在平时的审判中,我们发现因经营者欺诈行为要求“退一赔三”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纠纷中的主要诉求之一。

在遇到纠纷时,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首先可以通过与经营者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或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其次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如拨打12315热线。

最后还可以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以及向法院提起诉讼。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之际,更要提醒爱美人士,在购买“美丽”的同时应当保持理智,警惕毫无依据的虚假宣传。

医美行业在近几年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行业乱象。消费者需牢记,即使口号喊得再响亮,都不如眼见来得实在。一旦踩坑,也要及时采取法律手段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END

责任编辑:翟 珺

人像摄影:施 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