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逍遥游》第六讲,之前的内容请出门左拐自行翻阅。

射姑山上的神仙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

这一段出现了三个人名:肩吾、连叔、接舆。他们三个都是《神仙传》里的人物,不过《神仙传》成书比《庄子》晚很多,所以他们现在还是凡人。这三个人中“接舆”最出名,就是“楚狂接舆”,曾经骂过孔子“凤兮凤兮,何德之衰”,搞得孔子非常狼狈。

一天肩吾和连叔两个人闲着没事坐在大槐树下一边乘凉一边聊天,肩吾就说“接舆那个人,真是奇葩啊,说话不过脑子,吹牛不打草稿,听他说话,搞得我头昏眼花,实在是不靠谱”。连叔听肩吾这么吐槽接舆,觉得奇怪,就问他:“接舆那个家伙说了什么?让你这么烦躁?”


庄子对仙人的看法(庄子逍遥游第六讲)(1)

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肩吾开始汇报他从接舆那里听到的内容。接舆说:“在很远的一座射姑山上有一个神仙。非常漂亮优雅;不食人间烟火,餐风饮露;他的交通工具是天上的云和龙。他的精神境界很凝定,不散乱,无论她到哪里,哪里的粮食不论大病小病都没有了,都是五谷丰登。我觉得他是乱说的,所以不敢相信。”


庄子对仙人的看法(庄子逍遥游第六讲)(2)

这一段完全是庄子的想象,不得不说文字非常飘逸、洒脱。最重要的就是那个“凝”字,“凝神静气”的“凝”,内心没有丝毫波澜,没有挣扎与纠结,都是“凝”。我感觉这跟五柳先生一样,五柳先生是陶渊明的理想完美人格,这个神人则是庄子的理想人格。生在战国大争之世,礼崩乐坏,国际局势动荡,人心思动,士子纷纷奔走列国游说君王献言献策,以求大展宏图,想要做到这个“凝”字是如何艰难,后面还有内容是关于这个“凝”字的解释,我们往下看。


庄子对仙人的看法(庄子逍遥游第六讲)(3)

连叔曰:“然。瞽者无以舆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舆乎钟鼓之声 。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

连叔听了肩吾的话之后说:“然”,对的,但是这个肯定不是给肩吾的,而是给接舆的。下面连叔开始打击肩吾了:“瞎子是不能够看到华美的文章艺术的,聋子是听不到世界上美妙的音乐的。不是只有身体上才有盲人和聋子,精神上也有的。”这个神仙骂人非常了不起,不带脏字,全部直指肩吾的心疼处,说得他一愣一愣的。

这一句要注意的是“岂唯形骸有聋盲哉”说的是肩吾学识不够,学问跟不上,在智识世界就是盲人聋子,就像今天我们说的一句话:一个人永远无法理解超出自己认知范围的事情,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扩充边界,才能有的新的进步。


庄子对仙人的看法(庄子逍遥游第六讲)(4)

你没看的就代表不存在吗?你不知道的就是错的吗?你不理解的就没有道理吗?其实都不是,很多事情只是我们智识不够,所以这个世界才会有那么多鸡同鸭讲的事情,包括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很大程度都是两个人的智识不同造成的。

是其言也,犹时女也。之人也,之德也,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

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

接下来连叔打击完肩吾之后又接着说:“当时接舆和你说话,就是担心你的智识不够,没有把话讲完。现在我来告诉你,那个神人,无论到何处,那里的万物就融为一体了,世界就安定下来了,所以像这样一个人怎么愿意出来做治理国家的小事呢?这个神人,世界上所有事情都伤害不了他,不管是金木水火土都没有办法伤害到她了。”

庄子这里的描述,有点像是神话,但是我们结合上下文,其实庄子还是在说一个“凝”字,这一段庄子用“蕲”来描述安定的样子。一个人的内心真的清净,安定,首先肯定不会被凡尘俗事所困扰,那些大雨、大旱都无所谓,哪怕土山就被烧成了焦土也感觉不到热,很有“心静自然凉的感觉”,那个神人依旧是庄子的理想完美人格,其实还代表的是我们安定的内心,我们的内心就是受到太多东西的困扰而变得焦躁不安。


庄子对仙人的看法(庄子逍遥游第六讲)(5)

当我们的人生不得志的时候,总会意淫出一些理想人格来填补自己的内心,无论是风月小说,还是怪志奇闻,归根结底都是一样的。那种完美的人格是另一个自我的映射,你越需要什么,就越能映射出一个与自己完全相反的人格出来。

比如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希望能够发财,但是工作不好,环境不好,能力不行,运气不行,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会想,如果突然有了很多钱应该怎么花,我是有钱人应该有哪些享受,其实道理是一样的。

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

说:“那个神人把身上的污泥,搓一搓弄成小丸子,给人吃了;那个人就变成了尧舜那样的圣人,那个神人怎么会被我们这个世界所困扰呢?”这一句影响了无数电视剧,其中的济公就是集大成者,在看济公电视剧的时候,每次济公给人治病都是搓身上的污泥给人吃,当时觉得恶心无比,现在看来也还是恶心无比。


庄子对仙人的看法(庄子逍遥游第六讲)(6)

如果庄子要写这个神人非常厉害,其实有很多办法和手法,比如那个神人只要轻轻一指,如果觉得这个玄乎,那么神人可以赠送东西给人吃啊,哪怕她采的花,手摸过的书等等都可以,为什么偏偏是这么恶心的东西呢?

这里是庄子回归到了自身的现实,他必然是一个满身污泥的汉子,然后又不愿意去工作讨生活,自命不凡的从理想人格中回归到本身。身上的污泥其实也代表的是才华,这里庄子是在说:“哪个国君任用我,我必然可以让他称为尧舜那样的人,但是我偏偏不去。”

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纹身,无所用之。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陽,然丧其天下焉。

肩吾本来是去找连叔吐槽接舆的,没想到反被连叔骂了一顿没文化、没知识。肩吾一肚子气,连叔又跟他说:“原来宋国的人到越国去做生意,那边的人都是蛮夷,什么都卖不出去。尧治理天下的时候,天下被治理的很好,世人都觉得尧很了不起,有一天尧去了射姑山,在山上他往西边一看,真的见到了所谓的神人,一次还见到四个,顿时觉得自己太渺小了。”


庄子对仙人的看法(庄子逍遥游第六讲)(7)

这一段庄子在说什么?其实他是在骂人,把自己说的很了不起,你们就是那个越人,不识货,就算连尧那样的人,我都不屑一顾,因为他在上文中已经写过,他如果愿意出山辅佐国君的话,不管是谁都可以变成尧舜那样的人。

这一段其实非常有意思,里面的内容也非常的丰富多彩,我的讲解只是从一个角度出发,还有更多的内容等待发现,敬请期待我的下一期《庄子》讲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