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是一个重要的群体,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地位,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健康发展。

为什么制造业现在招不到工人(改善工人的社会地位)(1)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工人是越来越多,他们扎根各行业,在各行业生根发芽,用勤劳的双手,助力我国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在2000年的时候,进工厂还是大多数人的选择,那个时候,前往沿海城市打工的工人,是人山人海,他们带着阳光与朝气迈向工厂。

当工人,可以养家糊口,当工人,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当时,很少有人会排斥进工厂当工人。

记得,甚至,还有教师选择当工人的现象。

不能说当工人有多好,但,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吸引着不少人投入到工厂,以70和80后居多。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遗憾的是,发展至今,工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工人不再像以前一样受追捧,也不像以前一样有社会地位。

小时候,如果不好好读书,父母一般会随口说上一句,“不好好读书,长大以后当农民”。

如今,也许会换成“不好好读书,长大当工人”。

为什么制造业现在招不到工人(改善工人的社会地位)(2)

当工人是不受待见的,身边有不少年长的同事,并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进工厂,不求子女大富贵,只求不要进工厂。

每逢与他们聊天,听到这样的话语,除了沉默还是沉默,内心何尝不是如此的想法,人之常情,这已经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不想子女重复走自己的路,是因为当工人,背后有太多的心酸和无奈。

当工人真的如此不受待见吗?

不需要过多解释,满大街的年轻人送快递,送外卖,已经给出了答案,一些工厂出现的“用工荒”,也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

不在屋檐下,非得风雨无阻,是他们傻吗?

当然不是!

要知道,根据某平台的数据统计,送外卖的大学生人数高达百万,不乏名校毕业的本科生。

他们宁愿送外卖,就是不愿意进工厂,仿佛工厂就是龙潭虎穴,让人惧怕,让人失去了踏入的勇气。

为什么制造业现在招不到工人(改善工人的社会地位)(3)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当工人获得的回报,很难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特别是年轻人需要的东西,并不是工厂可以满足的。

这个需求,有金钱上的收入,也有社会上的认同感。

发展至今,工人的收入,是越来越低,或者说收入不被大多数人的认可,回报与付出不成正比。

工人想要获得高收入,唯有用时间,用健康去换取,付出的代价,是远高于获得的回报。

目前,工人的福利待遇,劳动强度,自由度,已经全面失守,当工人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

一个工人,要想每月获得5000元以上的收入,每日工作一般要超过10小时,这也许还可能包含夜间劳作,全年更是没有几天休息时间。

除此之外,工厂的自由度,是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的另一原因,在不少年轻人眼里,工厂束缚太大,管理严格,没有自由,就像一个牢笼般,让人有一种压迫感!

为什么制造业现在招不到工人(改善工人的社会地位)(4)

这一些原因,直接导致工厂不受年轻人的喜爱,不被大多数人接受,起码,内心对于当工人,是抵触和看不起的,这是无法否定的事实。

久而久之,工人的社会地位,自然的会降到大家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工人社会地位的降低,更是直接会引发可怕的后果。

首当其冲的会伤害我们的制造业。

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通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

成绩的背后,有着一群工人在默默地付出,工人是功不可没的,而若想要制造业持续强大,不能没有工人,不能没有年轻人接班。

我国制造业强大与否,与年轻人对工厂的青睐程度,有直接关系,要知道,制造业是一个国家与其它国家竞争的强有力的手段。

如果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没有足够的新鲜血液和专业人才,制造业就没法健康可持续发展。

为什么制造业现在招不到工人(改善工人的社会地位)(5)

在国际上,我国只能算是一个制造业大国,离制造业强国的目标,还需要很多工作要做,如果,没有年轻人的加入,势必会影响制造业强国目标的实现。

甚至,连制造业大国的地位,都会受到影响。

制造业关乎我们的衣食住行,衣食住行关乎社会和谐稳定,我国的未来的强大,更不能少了制造业的强大。

所以,要改善工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工人的福利待遇,让年轻人爱上制造业,爱上工厂,不然,我们的制造业想要强大,将会困难重重,因为,工人是制造业的根本!

是否赞同光头之言,欢迎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