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李煜最后一段话(这些作品为什么被誉为经典中的经典)(1)

李煜不是个好皇帝,谈政治,李煜只能是彻彻底底的失败者,一个亡国之君,没什么脸面。但李煜是个好诗人,若论个人才艺,他还真不错,工书,善画,洞晓音律,诗、词、文皆通,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甚大。只可惜,正如法国作家谬塞所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李煜作品可分两类,一类是早年写宫廷生活男女爱情的作品,影响不大,艺术成就也不高;另一类是做了亡国奴之后,以自己的切肤之痛书写亡国之恨的作品,这类作品差不多是李煜带着哭腔用嘶哑的喉咙唱出来的血泪之情,感人至深,艺术成就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他这首《虞美人》在文学史上可是赫赫有名的作品!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春花秋月”,用的是互文见义的手法,指代时间,“何时了”,什么时候结束?“往事知多少”,回想起当初的日子,往事历历在目。连起来,可以这样理解:看着春花,看着秋月,度日如年,这糟心的日子何时才是个尽头啊?抚今追昔,多少往事涌上心头!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设想自己昔日的故国,应该与昨夜的“这里”一样,有东风吹过,有明月相照。只不过物是人非,令人不敢想象了!“东风”照应前文的“春花”,“月明”照应前文的“秋月”,暗示自己对故国不尽的思念,只可惜“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此句转到细节描写,本想尝试着“由虚到实”,想到那些“雕栏玉砌”应该都还在吧?只是颜色恐怕已经衰败得不成了。在这里,“雕栏玉砌”使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手法,指代故国的一切,人,事,物,也指代江山。作为亡国之君,不敢留恋,更不敢大把大把地抒情,点到为止,立即停笔。即便如此,传说,李煜也因这首词而被宋太宗赐牵机药所毒毙。可以想象,那是怎样的“戴着镣铐的舞蹈”?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一句可是千古名句啊!“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含蓄委婉地写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奔涌流淌,昼夜不舍,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全句把亡国之痛悲苦之情比作这冲破峡谷奔向东海的滔滔江水,一发而不可收,取得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虞美人李煜最后一段话(这些作品为什么被誉为经典中的经典)(2)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