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都说“富不过三代”,如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下,能活过三代的企业已经算是凤毛麟角了。

而日本却有 2 万多家百年老字号,寿命超过五百年的企业有三十九家,而其中位列第一的金刚组已经存活超过一千四百多年了。

它也被《经济学人》杂志称为世界上最长寿的公司。

令人更加意想不到的是,金刚组是靠着独门的“一招鲜”在历史长河中屹立不倒的!

日本房地产运营体制(日本存活1443年的公司)(1)

(日本金刚组)

一、株式会社金刚组发展历程

金刚组的“一招鲜”并不是什么神秘的行业,而是建筑,但它又不是普通的房地产建筑公司,金刚组从诞生之初到如今都专注于佛寺的建设。

依靠建造佛寺能够有千年的历史的积淀到了如今“大而不倒”的程度,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秘诀呢?

对于金刚组来说,这所谓“秘诀”并不是一张藏在锦囊里的妙方,也不是一本“秘籍”,更不是两三句玄妙口诀,它是有着千年积淀的“匠人精神”!

日本房地产运营体制(日本存活1443年的公司)(2)

这一切要从它的成立之初说起。

金刚组成立于日本敏达天皇6年(公元578年),当时正值我国的南北朝时期,距离隋朝的建议还有三年的时间。

这一时期,佛教也从中国东传到了日本。

在佛教中,佛寺是佛教徒安身立命的场所,是供奉佛经的圣地,很多时候佛寺甚至成为了佛教的象征之一,因此对于佛寺的建造历来颇受重视。

日本当时的圣德太子笃信佛法,为了祈佑国祚绵长、人民永安,他便从百济(朝鲜半岛西南部古国)花重金请来了著名建筑师柳重光修造四天王寺。

日本房地产运营体制(日本存活1443年的公司)(3)

日本难道没有建筑人才吗,要特意从朝鲜请?

其实当时的朝鲜和日本一样属于儒家文化圈,当初汉武帝平定朝鲜半岛后还设置了汉四郡,如今的平壤在当时就属于乐浪郡。

而到了南北朝时期,朝鲜仍然为中国的诸侯国,因此这位柳重光可以说是半个中国人,他掌握了当时中国先进的建筑技术——榫卯。

榫卯技术是一种木质建筑技艺,木匠将木材接口打造成得凹凸不平,将木材嵌合衔接。使用这样的方式,完全不需要用到钉子或者粘合剂,且稳定性很高,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广为沿用。

日本房地产运营体制(日本存活1443年的公司)(4)

(榫卯工艺)

柳重光在日本招收了不少弟子,传授给他们榫卯等建筑手艺,成为了一个粗具规模的“建筑团队”,开始了四天王寺的修建。

柳重光在修建四天王寺时,借鉴了中国的佛寺建筑工艺,又根据日本多地震、潮湿的地理环境,大胆采用南北为中轴,中门、塔、金堂、讲堂一线排开的伽蓝布局,这种一塔一金堂式的布局结构。

四天王寺于594年建成便轰动日本,并在此后数百年间成为日本寺庙建设的范式,如今仍然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佛寺建筑之一。

日本房地产运营体制(日本存活1443年的公司)(5)

(日本四天王寺)

柳重光作为建造者更是名满天下。

后来,他接受日本的委托,成为了四大天王寺的守护者。在圣德太子的支持下,他改名为金刚重光,并成立了金刚组作为家族企业,专门承接皇家佛寺的修建。

在圣德太子的青睐下,金刚组于公元607年有承接了一个大项目,建成了纯木结构的法隆寺,这是日本建造艺术史上的巅峰之作,金刚组也在日本的佛教建筑业中确立了数一数二的地位。

日本房地产运营体制(日本存活1443年的公司)(6)

(法隆寺)

在这之后的一千多年里,金刚组成为日本最著名的佛寺建设者,名作有还大阪城和水户三名园等等。

但金刚组并没有妄自尊大,反而秉承了一种如佛教徒般的恪守、谨严、专注的态度。金刚组的大工们似乎一直就在力求自身的技艺的“纯净”,他们不刻意追求革新,速度缓慢,如同有一颗超凡脱俗的苦修之心。

二、第一次挫折-明治维新

寺庙的修建其实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竣工”概念,因为寺庙需要定期的修缮,于是日本皇室每年都会划拨一大笔钱给金刚组,作为寺庙的后续维护资金,称为“寺领”。

金刚组差不多是半个“国企”了。不仅如此,金刚组的工人们还相当于“国家公务员”,有稳定的收入和福利待遇。

可以说,金刚寺的命运是和日本佛教与日本皇室紧紧绑在一起的。日本王室稳定,佛教繁荣昌盛,金刚组也日趋壮大。

而当近代的浪潮冲击了日本皇室和国家时,对于金刚组来说也是一次致命的打击!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迎来了艰难的改革,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佛教思想受到了抨击,毁灭佛寺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段时期在日本历史上被称为“废佛毁释”。

日本房地产运营体制(日本存活1443年的公司)(7)

(日本明治维新)

对于金刚组来说,这相当于是被皇室政权所“抛弃”了,不仅当下没有了收入来源,未来也希望渺茫,更受打击的是四天王寺被逐渐废弃,他们失去了维护了千余年的寺领。

金刚组已经到了进退维谷的艰难境地。无奈之下,金刚组也不再指望皇室的扶持,决心独立自主发展,将目光转向民间市场,比如设计园林,规划房屋设计图等等。

成为一家“房地产建筑公司”后,金刚组凭借着精湛的技术和曾经皇室御用公司的光环,在民间市场上也受到了很大欢迎。

总之,金刚组跳出皇室的“避风港”,走向广阔的社会,度过了第一次难关。

三、第二次挫折-世界大战

第一次的挫折对金刚组来说已经很严重了,劫后余生的他们根本没意识到还有第二次更为致命的打击。

日本房地产运营体制(日本存活1443年的公司)(8)

(20世纪初的金刚组工匠)

日本国内环境并没有稳定下来。二战期间,日本实行全盘军事化,民间百姓不是忙于避战,就是在参战,已经没有人有闲情逸致考虑园林如何设计,也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建设,日本国内的建筑行业效益跌至冰点

战火不断绵延,金刚组的生存空间越加逼仄,能接到的“私活”少得可怜,陷入无以为继的境地。

金刚组的第37代领导金刚治一眼见家族振兴无望竟在祖坟前选择了自尽,金刚治的妻子不得不走马上任,成为金刚组历史上首位“难波女栋梁”。

为了渡过难关,他们选择为军方制造军用木箱和棺材,成为军方的“建筑公司”。

在风雨飘摇的形势下,昭和九年(1934年),四天王寺五重塔再次于台风中被毁。金刚芳江带领金刚组受命复建四天王寺,离开四天王寺很久的金刚组重新又回到了大众的视野中。

不得不说,金刚组的执着和专注让人叹为观止,他们一直坚守着榫卯技术和传统“组合式工法”,并将其珍视为家族妙法,绝不轻易求变。

这样的精神也支撑着他们又一次渡过了危机。

日本房地产运营体制(日本存活1443年的公司)(9)

(榫卯组合式工法)

四、第三次挫折-泡沫经济

二战结束后,日本百废待兴,大量民间、企业、国有建筑被损坏,急需重建。重振威名的金刚组因为经验丰富且技术精湛而收到了大量订单。

但是面对全国范围的各类建筑中大部分都是钢筋水泥制成的,金刚组的全木质技艺也展现了局限性。

于是,金刚组开始改革,拥抱现代化的时代潮流。

他们决定:成立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也就是有限公司的意思。

金刚组株式会社吸取了现代公司经营的一些有利模式,但是依旧保持了子传世袭的公司继承制度。

日本房地产运营体制(日本存活1443年的公司)(10)

在技术方面,金刚组也在不断顺应时代的变化,认真了解学习钢筋水泥的现代建筑工艺,承接了大量现代建筑订单,跟上了时代的脚步。

但是,跟着时代走,享受着时代的福利的同时也不得不承受时代的危机。警惕危机,规避风险是每个现代企业应有的觉悟。

对于金刚组这一老牌建筑公司来说,长期的因循守旧和深厚的家族传统让他们面对现代经济危机缺乏现代的经验。

二十世纪日本遭受了泡沫经济危机,日本建筑业急速萎缩,大量公司企业纷纷倒闭,从佛寺走向房地产的金刚组也没能难逃一劫,遭遇了成立以来的最大危机。

一开始的时候,他们还参照以往经验,仍旧以高度的专注和专业致力于建筑行业,身心只要自身足够稳固,内心足够坚定,机遇不久就会眷顾他们,危机也会迎刃而解。

但这次幸运女神始终未能眷顾他们,公司经营状况日益恶化,一步步走向了资不抵债的破产边缘。

日本房地产运营体制(日本存活1443年的公司)(11)

(日本金刚组)

2006年,金刚组已经走向了末路,在最后的时刻,大阪著名的高松建设公司出手援助,出资将其收购。

高松建设公司对金刚组的传统公司构架进行了重组,并指派公司副社长小川完二担任金刚组的新社长,改变了原有的领导层,换用新的领导思路。

同时高松建设公司对金刚组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改革,旧金刚组除房地产部以外,还重新整合成立KG(“金刚”日语罗马字kongo的缩写)建设。

金刚组以新的方式在新社会中得以再次存活下去。

五、 株式会社金刚组长寿秘诀

要说金刚组真有什么长寿秘诀,那就是“专注本业,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面对时代的风云际会,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金刚组能够始终保持初心,不断磨练技术。

面对外来各种所谓先进技术、机器便捷、省力的诱惑,他们始终对传统技术保持着敬畏与执着,一代代将老技术传承下去。

如今检修金刚组曾经建设过的佛寺、庭院,拆开柱子与横梁连接的内侧部位时,往往能见到“坚固田中”的字样。

或许有人说,经历了破产重组,金刚组早已不是当初那个由金刚重光创立的家族企业了。

事实上,自从金刚组面临第一次危机,在全日本兴起的“废佛毁释”运动中失去四天王寺的寺领,被皇室抛弃的那一刻起,那个家族式“国企”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但是改变的只是架构,正如经历第二次危机后,金刚组改组为株式会社的现代企业,第三次危机后被其他公司整改,这些经营制度的改变并没有触及它匠人精神的核心。

日本房地产运营体制(日本存活1443年的公司)(12)

到如今的现代社会,金刚组仍然传承着古老的“师徒制度”。一个学徒进入金刚组,必须先在老师傅的带领下在3年时间内学完所有的木建筑工序,然后再跟着师傅进行实践操练,沉淀技术,精益求精,这样要经过十年才能“出师”,在社会上独当一面。

金刚组及其历代的员工还保持着顽强拼搏的精神,他们坚守着本职工作,没有忘记手握刨刀的姿势,没有忘记如何挑选上好的杉木材料,没有放弃对于仕口、继手工艺的坚持,没有改变对佛寺建筑的热爱。

因此,只要社会再次需要他们,只需要有一个契机,金刚组足以再次兴盛。

日本房地产运营体制(日本存活1443年的公司)(13)

六、结语

日本的近代史大起大落,在历史的浪潮中,太多的观念和艺术经过了涤荡,金刚组以“最长寿”的事实证明了它恪守传统的工匠精神的正确。

日本房地产运营体制(日本存活1443年的公司)(14)

金刚组的故事虽然曲折传奇,但带给后人的启发是无穷的。金刚组对于自我的苛刻要求,更蕴含着对于行业、家族和时代的责任与尊重。

其实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面对市场的瞬息万变,面对机遇的稍纵即逝,我们都不应该以一颗浮躁之心去追逐热点,追求“短、平、快”的效益,而是要努力沉淀技术,精益求精,花时间和精力好好打磨。

日本房地产运营体制(日本存活1443年的公司)(15)

荀子《劝学》有句名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出色、过硬的技艺是生命力的源泉,不放弃是解决困难的关键,拥抱时代灵活运用才是发展的正确方向。

笔名:煮咖啡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