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男朋友妈妈不喜欢(男朋友的妈妈不喜欢我)(1)

读者提问:你好!女,28岁,我现在失恋三个月,基本从失恋的阴影中走出来了。分手的原因一是男朋友的妈妈不喜欢我,二是男朋友劈腿。

我的自我怀疑一方面来自于男朋友妈妈对我的评价,她觉得我不太有眼力劲,木讷,内向,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另一方面来自于对恋爱的不自信。

我有的朋友说我恋爱脑,有的朋友说我很理性,我对自己进行分析,我不粘人,情绪稳定,有安全感,但是不够敏感(他出轨那么久我都没发现)。

我之前谈过的两个男朋友我都很喜欢,我总是拼命对对方好,我觉得我不够爱自己,不重视自己。我一方面想客观地认识自己,另一方面想做出合理的改变。请问将军我该怎么做比较好?

将军 · 答

自己的男朋友妈妈不喜欢(男朋友的妈妈不喜欢我)(2)

我们都是不可靠的故事讲述者,不是我们主动的不可靠,而是我们的锚点决定了我们必然不可靠,所有的观念都基于自己的立场和视角。

男友的妈妈,以未来婆婆的视角审视你,以她自己的三观来度量你,以她的年龄段和成长经历为背景来定义你。

你的朋友,也有他们各自的三观,各自的经历,正如你说,有的朋友觉得你恋爱脑,有的朋友觉得你理性,他们对你评价的分歧,有可能是因为你在他们面前表现出了不同的性格面向,也完全有可能是因为他们自身的标准和理解就不同。

包括你对自己的评价,这其中肯定也有偏,也有不够客观的总结,毕竟你是当事人,他人都是旁观者,视角完全不同。

如此说来,似乎陷入了相对主义之中,一切都既主观又客观,一切都正确又都有谬误,那我们还怎么客观地认识自己呢?

肯定不存在绝对的客观,但尽量客观的方式是定量描述,而非定性描述。

比如,你在提问中提到的诸多“定性”标签,有内向、木讷、恋爱脑、理性、有安全感等等,你会发现这些标签之间有冲突甚至是完全相悖的,你可能想二选一来评价自己,比如你到底是理性还是“恋爱脑”?

这就是主观,客观的理解是,你既理性又“恋爱脑”,你在两个维度上都有得分,甚至这个得分也不是固定的,而是个区间值,比如你的理性得分是4-7,“恋爱脑”得分是3-6(以0-10分为例)。

你在不同的人面前,在不同的场景和阶段中表现的分值都可能是不一样的,所以也会影响你自己和他人对你的评价。

内向的人普遍被认为话不多,更喜欢独处,但内向的人也会侃侃而谈,跟人相处时也很舒适,是他们“假内向”吗?不是,是他们也会在外向维度上得分,只是大多数时候没有表现出来“外向”的一面。

所以,你问我怎么客观的认识自己,我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定量评估,不要直接定性的贴标签。

第二个建议就是从具体的事情出发去解读,去调整。比如你说“我不够爱自己”,那怎么才叫“爱自己”呢?又是什么事情让你得出这样的结论呢?

假设,你身体不舒服,但你还是忍着不舒服给男朋友做了晚饭,这或许是一种“不够爱自己”的体现,那怎么爱自己呢?

是下一次遇到类似的事情,先把自己的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是考虑自己的需求,是主动沟通让对方理解你的决定,而不是自己忍耐。

还有你说自己不够敏感,因为男友出轨很久你都没发现,这个归因也值得探讨。

他出轨很久是他的问题,你发没发现都很正常,无关于你是否敏感,也许就是他隐藏得很好呢?而且也可以理解成你对他很信任,信任他人是一种很好的品质啊。

这不需要你改变啊!

总之,无论是认识自己,还是调整自己,都不要仅从标签和定性的描述去定义去改变,而是找到具体的事件,从事件中做具体分析。

而且有时候你甚至并不需要改变自己,就比如男友的妈妈不喜欢你的地方,其实是一些非常中性的特质,有很多人(也包括婆媳关系中)就是喜欢内向的人啊,“没有眼力劲儿”的另一种理解是“质朴实诚”啊,没必要因为她的立场和视角去彻底改变你自己。

“自我”是个动词,不是个含义固定不变的名词。认识自己是一生的事,不用着急现在就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也确实不是现在就能看个清楚明白的事。这也正是探索自我的乐趣所在吧。#失恋##心理##感情无小事#

大将军郭,北师大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韩寒【ONE】人气作者,著有图书作品《对于自己你还是个陌生人》、《世界偏爱自愈自乐的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