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2世纪,欧亚大陆曾经出现过一段4个强大帝国并列的时期,即汉朝、贵霜、安息和罗马,而其中汉朝、罗马和安息在现代都可以找到传承者,但贵霜帝国似乎已经没有了任何传承。但其实贵霜虽然存在时间不长,而且现代可以说也没有哪个国家是它的继承者,但它却也对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正是贵霜帝国最终终结了希腊人在印度北部的统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后来东亚流行的大乘佛教也是发源于贵霜。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贵霜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贵霜人的身份谜团

看到这个小标题,可能许多朋友会忍不住笑出来,因为确实贵霜人的起源也可以说是历史常识。基本上所有提到贵霜的资料都会告诉大家,贵霜是大月氏西迁之后在印度建立的国家,所以贵霜人就是大月氏人的后裔。

而既然说起了大月氏,咱们在这里先离题一下,澄清一个常见的观点,就是关于“月”的读音。曾经有许多年,许多材料中都专门注明,“月氏”这个词要读成“ròu zhī”,但这主要是因为过去一些资料曾把“月氏”的“月”写成“⺼”,而这是一个汉字部首,被称为“ròu”字旁,所以“大月氏”才会被读作“dà ròu zhī”。但近年的观点普遍认为把“月”写成“⺼”是误会的结果,所以在近年出版的许多词典里“月氏”的读音都已经更正为“yuè zhī”

贵霜王朝距今多少年(有何重要历史意义)(1)

月氏人的发源地在河西走廊

而现代一般观点认为,大月氏最早发源于甘肃省张掖到敦煌的河西走廊一带。早期曾异常强悍,甚至曾逼迫匈奴对其臣服,并强令匈奴向其派遣质子。但在公元前3世纪末,一名在大月氏的匈奴质子却想办法逃回了匈奴,而且后来他还把自己的父亲给杀了,自己夺取了匈奴的单于宝座并统一了匈奴各部。看到这里,恐怕大家也就知道了,这个人就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冒顿(mò dú)单于。

而冒顿统一匈奴之后,曾多次讨伐大月氏,在公元前205年到202年以及公元前177年到176年,冒顿率领的匈奴军队两次大败大月氏,使其在河西故地无法继续立足,只得无奈西迁。此后,大月氏首先迁居到了今天新疆北部的准噶尔盆地。但在公元前162年,冒顿的儿子老上单于再次击败大月氏,大月氏再次西迁,迁到了今天中哈边境的伊犁河流域。而这里在之后的100多年间就成为大月氏新的根据地。

贵霜王朝距今多少年(有何重要历史意义)(2)

大月氏人的迁徙路线

所以大月氏历史似乎也是挺清楚的,那么谜又何在呢?这个谜就是大月氏到底是黄种人还是白种人。因为大月氏西迁后曾经对中亚和印度局势产生深远影响,所以除了中国古代的记载之外,古印度乃至西方的一些史料也都记载有大月氏,而且大月氏在中亚和印度也都留下了许多历史遗存,但这些遗存所揭示的大月氏人种却相互有比较明显的差异。比如在《后汉书》里曾记载,月氏“被服饮食言语略与羌同”,如果从这个记载来看,大月氏应该是一个说汉藏语系的黄种人族群。

贵霜王朝距今多少年(有何重要历史意义)(3)

疑似月氏贵族塑像

但大月氏人西迁之后,曾发行过大量刻有其统治者的钱币,而这些钱币上的统治者形象却都是白种人形象。而且现代一些观点认为,西方史料记载的一个强大民族马萨盖特人就是大月氏,而西方史料说这个族群是塞种的一支,也就是说印欧语系的白种人。所以关于大月氏人的族源,其实到现代还是存在着很多谜团。

大月氏与希腊人

因为大月氏曾长期压制匈奴,所以在中原人眼里,他们也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族群。所以才会有后面的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共同对抗匈奴。但张骞却没能说服大月氏,其中主要原因可能是大月氏此时已经在中亚和印度看到了比击败匈奴回归故地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说到这里,我们要先放下大月氏,说一下当时中亚和印度的局势。在大月氏来到中亚之前,中亚原本生活有一个被称为塞迦人(Saka)的族群,他们应该也是塞种人的一支。在他们的南方,也就是北印度地区,则生活着大量的希腊人。那么提到印度的希腊人,大家肯定首先会想到马其顿亚历山大东征。虽然亚历山大对印度的征服具体过程现代也有一些争议,但在北印度却确实存在过由入侵的希腊人建立的国家。

贵霜王朝距今多少年(有何重要历史意义)(4)

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大致区域

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在亚历山大死后,他的众多将领率领军队离开印度。但当时已经移居当地的许多希腊移民却留了下来,成为了印度孔雀王朝的臣民。在公元前250年前后,希腊人在伊朗建立的塞琉古帝国巴克特里亚总督狄奥多特一世宣布巴克特里亚独立,建立了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下文称巴克特里亚)。之后到公元前190年前后,其国王德米特里一世开始大举入侵北印度。而他的入侵可能得到了早年留在当地的希腊人接应,所以一路高奏凯歌,最远甚至可能打到了印度孔雀王朝的都城华氏城下。

贵霜王朝距今多少年(有何重要历史意义)(5)

刻有德米特里一世头像的钱币

而在德米特里一世死后,巴克特里亚发生内战,分裂成了多个小王国。其中位于今天印度北部犍陀罗的希腊人改信了佛教,后来还创造出了影响深远的犍陀罗佛教造像艺术。而张骞出使大月氏时,也曾记载了一个名为大夏的国家。一些现代观点认为,大夏就是一些印度和西方史料中记载的巴克特里亚。张骞记载中说大夏有国民100多万,其首都叫蓝市城,并说之前不久大月氏将其攻败,还说大夏“兵弱,畏战,善贾市”,也就是说这个国家战力不强,但很擅长做生意,这种特点也很符合希腊人擅长贸易的特点。

贵霜王朝距今多少年(有何重要历史意义)(6)

犍陀罗的菩萨塑像

而在大月氏进入中亚之后,首先把中亚的塞迦人给赶走了。塞迦人被驱离故地之后,很快南进到了印度北部。而他们这一路给予周边的几个希腊人小王国沉重打击。公元前145年,塞迦人摧毁了巴克特里亚东部重镇阿伊卡努姆(Ai-Khanoum)。但塞迦人南进最主要的目的是躲避大月氏,所以似乎在当地并没有久留,所以巴克特里亚并没有马上灭亡。但紧随其后的大月氏人却更进一步,侵入到了巴克特里亚核心区域,在公元前130年前后迫使其称臣,之后巴克特里亚逐渐走向灭亡。1年之后,张骞到达大月氏并留下了相关记载。而在此之后,尽管一些从巴克特里亚分裂出来的小王国还存在了100多年,但都已经非常边缘化。所以从这个角度,可以说大月氏是希腊人在印度统治终结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贵霜与大乘佛教

大月氏在攻灭了巴克特里亚之后,将所占领的土地分给了自己的5个部族,而其中之一就是贵霜。当时每个部族都由一名翕(xī)侯所统领,而在过了100多年之后,贵霜部的翕侯丘就却(Kujula Kadphises,又译迦德菲塞斯一世)一举攻灭了其它4个翕侯,自立为贵霜国王,正式建立了贵霜王国。在此之后,他先是击败安息,又先后攻灭了喀布尔(《后汉书》称其为高附)等周边政权。而他的孙子阎膏珍(Vima Kadphises,又译卡德菲兹二世)继位后,再次对当时控制着北印度的塞种人发动攻势并将其击败,贵霜的势力进一步深入北印度。

贵霜王朝距今多少年(有何重要历史意义)(7)

刻有丘就却头像的钱币

而在阎膏珍在位期间,贵霜已经出现了崛起之势,所以可能也动了重新东征,回到其历史发源地的念头,以至于竟然和之前一直合作的汉朝发生过一次大战。根据《后汉书》记载,当时贵霜要求与汉朝和亲,结果被汉朝断然拒绝。然后贵霜就以此为理由,派其副王谢会率领7万大军向今天的新疆喀什附近杀来。而当时任职西域都护的名将班超看到贵霜军来势汹汹,决定避其锋芒,坚守不战。结果远道而来的贵霜军出现粮草不足,被迫向龟兹救援。但班超预料到了贵霜军的困境,提前在前往龟兹的要道上设伏,全歼了谢会派去求援的军队。谢会得报后知道继续坚持必然全军覆没,于是派人向班超求和并退兵,双方重修旧好。

贵霜王朝距今多少年(有何重要历史意义)(8)

刻有迦腻色伽一世塑像的钱币

而在阎膏珍的儿子迦腻色伽一世(Kanishka)继位之后,贵霜继续了其扩张行动,不但将北印度地区几乎完全纳入了自己的版图,而且还曾一度将其触角越过帕米尔高原,在新疆喀什附近扶植了自己中意的统治者。当时可以说丝绸之路的许多重要节点都已被其控制,因此贵霜帝国也成为了东西方贸易的重要中转地。大量来自中原的丝绸和来自罗马的黄金都经由贵霜中转之后被卖到罗马和汉朝,作为中间商的贵霜也在此过程中赚得盆满钵满,很快进入了其极盛期。

贵霜王朝距今多少年(有何重要历史意义)(9)

贵霜帝国的大致疆域

而经济的发展必然也会促进文化的发展,尤其是贵霜处于中原、印度、波斯和希腊-罗马等几个主要文化圈的交界点,各种文化在其境内都有相当程度的存在,甚至还曾彼此融合产生出了新的文化。在贵霜前期的几位重要国王中,丘就却信仰佛教,阎膏珍信仰婆罗门(原始印度教),而迦腻色伽一世则又是极其虔诚的佛教徒。他曾建立了一座非常宏伟的舍利塔,以存放佛骨舍利。而迦腻色伽一世还效法印度的阿育王,曾向外国大量派遣僧侣以传播佛教,许多人认为佛教最早传入中国就跟迦腻色伽一世有直接的关系。

贵霜王朝距今多少年(有何重要历史意义)(10)

大乘(黄色)、小乘(红色)和藏传(橙色)佛教的大致流行区域

而且我们刚才说到,信仰佛教的希腊人所聚居的犍陀罗地区后来也被贵霜吞并。而犍陀罗地区所流行的佛教教派将早期佛教信仰与部分古希腊元素进行了结合,后来这一教派在贵霜流行了起来。一些观点认为,这个教派就是后来广泛流行于中日等东亚地区的大乘佛教的雏形。而无论大乘佛教是否吸纳了希腊元素,大乘佛教基本成型于贵霜时期的北印度可以说是没有太大疑问的,所以可以说贵霜帝国在大乘佛教的形成过程中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但迦腻色伽一世晚年仍然奉行对外扩张政策,而其国内厌战情绪高涨,导致迦腻色伽一世最后竟然在病中被人闷死在了床上。而贵霜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极大,因此很难用统一的方式对不同区域进行管理,各地之间的疏离也渐渐无法调和。公元225年,贵霜帝国分裂成了东西两部分。西部帝国迅速被安息灭亡,而东部帝国则在公元340年前后被印度笈多王朝灭亡,贵霜自此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但其对后世的影响却可以说持续到了今天。(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