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我国正是靠着棉花、大米、罐头等食品,换回钢材、木材和机械设备等建设急需物资……

新中国成立70年作为见证者和亲历者,听这位99岁的“老海关”讲述,上海所经历的进出口历史。

梅林水果罐头有几种(梅林罐头是绝对网红)(1)

他叫官本信,今年99岁。1920年7月生,中共党员。1948年进入江海关(即现在的上海海关)工作。

梅林水果罐头有几种(梅林罐头是绝对网红)(2)

1949年时的官本信,摄于海关室内。1949年5月,江海关为庆祝上海解放而放的鞭炮,正是官本信去买的。

梅林水果罐头有几种(梅林罐头是绝对网红)(3)

1954年,官本信从上海海关调往上海进出口商品检验局(简称“上海商检局”),至1984年,从上海商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位置上离休。

梅林水果罐头有几种(梅林罐头是绝对网红)(4)

官本信在其寓所。(陈君言 摄)1999年,上海进出口商品检验局、上海动植物检疫局、上海卫生检疫局合并,成立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018年4月20日起,为响应国务院机构改革部署,在上海关区的原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1家分支机构和直属单位,统一以上海海关名义对外开展工作。由此,最初投身海关的官本信,在商检度过其重要工作生涯后,终又回归为一名海关人。一桶大蒜油熏了海关大楼好几天上世纪50年代上海外贸都出口些啥?从当时商检局检验室的设置便能看出大概。官本信记得,第一检验室主要检验土特产、粮食、大米、棉花、砂糖等;第二检验室,负责有机和无机商品化验,其中有机包括油类等,无机商品则包括金属材料等;第三检验室以炼乳、家禽、奶蛋制品、午餐肉为主;第四检验室负责缝纫机、钟表等轻工类产品和登轮检验;第五检验室主攻棉布、呢绒等。可见,当时我国工业水平不高,出口产品较原始、初级。他印象最深一次,一桶大蒜油在出口前化验时不慎打翻,当时办公地就在外滩海关大楼内,整幢海关大楼一连臭了好几天。那个时期,上海出口中的“网红”产品,非梅林牌罐头食品莫属了。

梅林水果罐头有几种(梅林罐头是绝对网红)(5)

上世纪50年代的梅林食品厂生产车间。(资料图)梅林食品厂1958年与捷克合作,在中国首制西式午餐肉罐头,并向欧洲出口;1959年又研制出西式高温火腿罐头和中式八宝饭罐头,同样广受海外市场欢迎。

梅林水果罐头有几种(梅林罐头是绝对网红)(6)

梅林水果罐头有几种(梅林罐头是绝对网红)(7)

1984年,上海梅林食品厂从法国引进两套杀菌设备,图为法国专家在厂调试设备。(吴士龙、余达友摄)不过,罐头出口也发生过痛心事。据当时上海食品进出口公司统计,由于野蛮装卸和存放不当,曾造成大量锈听、瘪听,仅1983年,锈听、瘪听罐头食品就达19.2万箱,占总数的12.38%,需支付外商索赔费100余万元。当时,罐头大量存放于简易仓库,温度、湿度均无法控制,装卸也不注重规范。官本信认为,这是事物发展之初绕不过去的阶段。而今,上海拥有全球最大单体全自动码头洋山四期,有着恒温、恒湿且智能的仓库,所有货物都被“温柔以待”,70年间如此天差地别,这让官本信十分感慨。

梅林水果罐头有几种(梅林罐头是绝对网红)(8)

全球最大单体全自动码头洋山四期。上海另一个出口拳头产品就是棉布,不仅出口数量多、价值大,且出口国家和地区面广。但与此同时,外商对我国棉布质量问题的反映也大幅增加。1959年,7月1日起上海商检局正式开验棉布。这是官本信进入商检局后的首场硬仗。他这时正担任第一检验室主任,棉布检验在其职责范围。开验后,报验单如潮水般涌进检验室,其中不乏数量达30万匹的急件,需立即放行,否则就要耽误船期。怎么办?官本信的办法是,分轻重缓急,将各棉布生产厂的生产情况、质量情况、不同国家和地区客户对产品质量的反映情况等一一汇总,从而将报验单分类排队,对较有把握的报验单区别对待、快速放行,同时有重点地抽验一些批次。由此,既未耽误棉布出口的船期,也不见外商有不良投诉。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也正是靠着这些棉花、大米、罐头食品等农副产品的出口,才换回了钢材、木材和机械设备等国内建设所急需的物资。譬如宝钢。1979年,宝山钢铁总厂尚在建设中,已从海外引进了成套工厂设备和大量施工机械。对于这些物资的验收,事关宝钢建设质量和国家外汇的合理使用,专门成立驻现场办公室。现场办公中的确发现了诸如数量短缺、错装漏装、品质缺陷等问题。为确保宝钢建设质量,上海当时定下规矩,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机械设备,一律不准使用。

梅林水果罐头有几种(梅林罐头是绝对网红)(9)

宝钢建设中。劣质进口家电撞上了过硬鉴定技术事实上,不迷信洋设备,与国外供应商有理有据、平等协商,在上世纪80年代左右已成商检共识。上世纪80年代初,上海某部门从美国进口2批塑料树脂,共计4000余吨。但商检人员根据合同标准对货物检验时发现,货物品质不匀,遂进一步决定,改变以往取混合样测试的方法,而是拣取个别样逐个检验,工作量激增上百倍。最终,上海商检局用过硬的证据证实,这2批进口货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并出具不合格证书。外商在大量数据和事实面前,不得不认赔78万美元。据统计,上世纪80年代初,商检局平均每年发现2000批进口商品存在严重质量及缺重、残损问题,向外商索赔金额最多时一年在1000万美元以上。也恰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中期,上海口岸的进口量不仅开始多起来,且种类也从机械设备、钢材等,拓展到了进口汽车、彩电、冰箱等消费品,掀起一股进口热浪。但上海市民们或许不知,商检局在前把关,将大量以旧顶新、以劣充优的进口商品挡在了国门之外。1985年3月,上海从日本进口了奥林巴斯和柯西纳照相机共计8000台,商检局抽样检验发现,抽样相机中快门不能使用和镜头等部位有缺陷的竟占80%以上。而此前,也有上海某汽车服务公司进口了豪华轿车52辆,而商检中却发现,汽车前左右轮刹车片磨损、发电机转动时有异响,还出现发动机因零件损坏而发动不起来的问题。在这些商品质量争议中,最关键的是,商检工作必须尽快引进和学习,使自己具备过硬的鉴定技术与手段。官本信记得,1983年有一件事特别解气。当年上海港连续有3艘装有鱼粉的外轮发生火烧,大批鱼粉被烧焦结块或被烟熏,损失严重。为此,国外发货人员和负责进口的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均要求上海商检局鉴定火烧原因。商检局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对140多件鱼粉样品的含抗氧剂进行测定,结果证明,鱼粉及其它有关损失的责任不属于我方,由此避免了国家重大损失。从“买不着”“买不起”到“买全球”进口量的增多,带来商检业务大发展,越来越多先进科学技术,替代了过去落后的鉴定手段,商检局扩招了技术人员、添置了大量新仪器,但很快遇到棘手事——检验室不够用了。于是,局领导先把办公室腾出来,让给检验室,但杯水车薪。好在海关大楼层高很高,于是又在海关大楼报验大厅上造阁楼。此举也并非治本之策,又决议在四平路、大连路口造商检楼和建设面积达400平方米的检验室。可是,因当时资金吃紧,楼一造就是8年。再之后,民生路上检验检疫局大楼拔地而起……这些都是上海外贸飞速发展的最佳代言。

梅林水果罐头有几种(梅林罐头是绝对网红)(10)

1984年,工人们还在为上海商检大楼扎钢筋。(谢伟民 摄)官本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来的见证者、亲历者。令他尤其感慨的是,70年间,上海经历了从“买不到”“买不起”到而今“买全球”的巨变。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上海友谊商店,曾是上海人对“进口”两字的所有想象,店内除出售“特供”级别的中国产品,如高端的杭州织锦、苏州双面绣之外,还有大量国人闻所闻问的洋货,如威士忌、万宝路、好时巧克力等。由于友谊商店的设立初衷是为手持外汇兑换券的外国人服务。所以曾几何时,门卫一度禁止那些看上去不像老外的顾客入内。当年,上海市民常会在门外窥视,好奇商店里出售的物品,也成那个年代特有的沪上一景。

梅林水果罐头有几种(梅林罐头是绝对网红)(11)

南京东路上的友谊商店。

梅林水果罐头有几种(梅林罐头是绝对网红)(12)

1984年,上海友谊商店新楼落成,门牌变为北京东路40号。而今,进口产品已稀松平常,进入到寻常百姓家,变化可谓天翻地覆。1978年,上海货物进出口总额仅30亿美元,到2018年,上海外贸进出口额已高达5000亿美元;上海外贸“朋友圈”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0多个国家,扩展至如今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9年保持世界第一;上海口岸的贸易地位越来越突出,约30%的“中国制造”经由上海输往世界各地,约有30%的各国商品经由上海进入中国市场。

梅林水果罐头有几种(梅林罐头是绝对网红)(13)

首届进博会上的网红食品西班牙伊比利亚橡果火腿。(张驰 摄)

从“想买买不着”到后来的“世界工厂”,再到如今的“世界市场”;从原先的“Made in China”到而今“Made for China”,这就是99岁官本信所见证和亲历的祖国的骄傲。

作者:李晔

微信编辑:肖雅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