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未肯无情思何是情人最断肠(春暖何缘雪压山)(1)

云遮雾绕,轻盈疏淡,香风夜雪,素白柔情。

雨水三候是李花,雨水之末,仲春之始,李花如抱雪满枝,默默地开于天地之间。

平地万堆雪,作此连天花。李花像是对过去的怀念,是春光繁盛前的一抹留白,亦是冬季散尽前的一缕清寒。

李花随小,却充满美好的质感,若琼枝冰魂,似雪魄凝成。

“李花宜远更宜繁,惟远惟繁始足看。”

李花胜在那一心开向天涯的气势,雪色映亮了仲春的夜空,如月色皎洁。李花一定要繁盛处远观才能真正领略它的美好。

杏花未肯无情思何是情人最断肠(春暖何缘雪压山)(2)

桃李不分家,缘何桃花更宜夸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桃李”不但是春光之中浑然天成的伙伴,更多也因特殊的指代(学有所成的学子)和自成一体的美好,故从来桃李不分家。

但是桃花因其花色明艳、故事传说颇多等原因总是被更多人所吟诵,而李花却缺了一二知己,但依然有人钟情于李花。

他们因李花而“痴狂”,那些描写李花的诗句,其精美程度和思想深度丝毫不逊色于它的朋友桃花、梨花等。

其中有两位著名诗人,相隔百年,借李花穿越时空,对望深情。

他们的诗中同时写道——“花不见桃惟见李”,惺惺相惜,溢于言表。

杏花未肯无情思何是情人最断肠(春暖何缘雪压山)(3)

花不见桃惟见李,照耀万树繁如堆

时光回溯千年,元和元年的二月,江陵,繁花遍野,而其中“卷起千堆雪”的李花,盖过了所有的春色,尽情盛放,自由恣意。

一个落寞的人约了好友同看这如浪翻滚的花海,奈何春天的盛宴除了无尽的寂寞、失意,就剩一个人空旷的灵魂。

他看着李花,李花看着这样的它,相顾无言。

夜空静的唯有那一树繁花,映亮了世界,慰藉着心魂,亦温暖了他痛苦凄冷的贬谪之途。

春天万花怒放,争奇斗艳,试问这样的春色里,谁不想独占鳌头?

杏花未肯无情思何是情人最断肠(春暖何缘雪压山)(4)

而韩愈笔下的李花,是平地万堆雪,它不屑争艳,干净而低调,由天而降,缓缓停在枝头。

“清寒莹骨肝胆醒,一生思虑无由邪”。

坦荡淡泊,无惧贬谪,它正是韩愈的写照——风揉雨练里,君知此处花何似?

李花正是韩愈,不改初心,正气一身,干净无染。

历史总是惊人的一致,它草蛇伏线,只为安排有缘人相见——听闻远方有你,动身跋涉千里,我吹过你吹过的晚风,那我们算不算相拥。

杏花未肯无情思何是情人最断肠(春暖何缘雪压山)(5)

三百年后有人写下《读退之李花诗》,他读懂了百年前的他,他是李花的故交,他是他的知己,虽从未谋面却似深交多年。

近红暮看失燕支,远白宵明雪色奇。花不见桃惟见李,一生不晓退之诗。

这位诗人便是韩愈之后,南宋四大诗人之一的杨万里。

他读懂了那首诗——李花是隐喻,韩愈是谜底。

胭脂失色是为小人误国,君主不明,素白如雪之因一生坦荡,独立春风。

他仕途跌宕却无所顾忌,直言犯谏,针砭时政——虽相隔百年,但他们是如此相似的人:

一样的纯良忠诚,一样的世事分明——一样的爱国,一样的刚正。

杏花未肯无情思何是情人最断肠(春暖何缘雪压山)(6)

他是如此理解他的心情和境遇,他又是如此穿越百年去为他写一首诗。

互诉衷肠,是多年未见的老友啊,穿过百年风霜,在诗里守望,在各自的时代站成一道锋芒,为劈开世事的混沌和天地的沧桑!

杨万里爱上李花这不起眼的春花,就像韩愈一样,为它写下这一世的繁华。

山头转处最分明,不见花枝见雪城 。

除却断肠千树雪,别无春恨诉东风。

李花看似普通却极为低调,经常被误解为梨花,杏花等等,其实它也有自己的高光时刻。

高洁无染的品格,默默地闪耀着属于自己的光华。这似堆雪,如碎玉,若月光的李花!

#你好,二十四节气##雨水##李子#

PS:吃货在各地也解锁了诸多好吃的李子,青梅李,三华李等等——青色的李子最为脆甜馥郁,虽知李子不宜多食却经常贪嘴。以前的进口黑布李因为个头大口感足价格也很美丽,但现在国产引进后也变得物美价廉。

杏花未肯无情思何是情人最断肠(春暖何缘雪压山)(7)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字,麻烦转发分享 关注推荐 点赞评论,非常感谢!

无尘和你一起找寻文化背后的小确幸,在古典文化世界里体味美好,在琐碎生活中捡拾点滴的温暖!

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字为原创,特此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