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热播的封神榜,又将人们带回了那个遥远的青铜器时代,在剧中,在小说封神演义中,我们熟悉了解了姜子牙,武王姬发,纣王,妲己,申公豹,这一系列或正义或邪恶的人物形象,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并不是他们,而是封神榜之后的事情,当周王朝代替商王朝之后,有一个人,对国家和民族,对家族和后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普及礼仪,教化民众,恪尽职守,造福后世。他就是,武王姬发的弟弟,周公姬旦

和周公吵架后做的事(别再找周公睡觉了)(1)

熟悉历史的人,都会知道,周公的地位何其重要,因为周代替商之后,真正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才正式形成,【分封就是把皇帝的亲戚分到周边的地区去,成为诸侯。宗法制就是以血缘关系的亲疏为基础的家族利益分配方式】同时,还有了规范的礼乐制度,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制度,维系了周朝八百年的统治,这一切,其实与周公都有巨大的关系。

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是说他,辅佐武王,讨伐殷商,在周武成王年幼的时候平定了叛乱的奄国,建立藩邦来维护周朝的统治,同时制礼作乐,并且在侄子周武成王长大的时候还政于他。

贾谊曾经用这样的语句评价周公: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当我们看到这份履历,都可能会赞叹,周公似乎是一个完美的人,那么这个完美的人,在对后代的培养和教育方面,又有什么见术呢?

和周公吵架后做的事(别再找周公睡觉了)(2)

中国家训第一人:

家训是长辈留给晚辈的精神财富,周公,自然可以说是这一方面的先行者,因为他曾经为自己的儿子鲁公留下了《诫伯禽书》,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家训。

时年,天下初定,成王年幼,周公重任在肩,所以不能去自己的封地鲁国就任,只能委派儿子伯禽前往。

伯禽走前,周公对他说:“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

其意在于,天下人都知道,周公对江山社稷的重要性,但是如果一个有才能的人来拜访周公,周公哪怕在沐浴,都可以先暂停,先来见这个贤人,如果他去而复返,周公还可以暂停沐浴来见他,另外,吃饭时也是一样。周公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儿子,做国君一定要礼贤下士,对待有才能的人万万不能轻慢,这样才能治理好国家。这也是周公吐哺的出处,曹操也曾在《短歌行》中借用这个典故,写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句子。”

和周公吵架后做的事(别再找周公睡觉了)(3)

周公为儿子留下的智慧不止于此,《诫伯禽书》中说:“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文多记而守以浅者,广。去矣,其毋以鲁国骄士矣!”

德行出众但却谦恭,便有荣耀。

财力雄厚但却节俭,便有平安。

位高权重但却自律,更显尊贵。

兵强马壮但却敬畏,便有胜利。

大智若愚,获益良多。

谦逊好学,见识更广。

去上任吧,不要因为做了鲁国国君而轻慢大臣啊!

和周公吵架后做的事(别再找周公睡觉了)(4)

周公,不仅教了儿子执政,其实更重要的是教育儿子做人,他在身体力行,勤勉执政的同时,让儿子养成勤政爱民,爱才惜才,谦虚自律的作风,也给后世带来了家庭教育的范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