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人世间的怪事多如牛毛。早在清雍正年间,曾有过这么一件奇人奇事。我说说,你听听,这事儿怪不怪,奇不奇。

话说雍正甲辰年,是为公元1724年。这一年夏秋交接之际,周家口来了一个跛腿的叫花子。四十几岁的样貌,身材魁梧高大,颇有几分“帮主”的威严。

雍正时期四川大臣(雍正年间一乞丐)(1)

问他姓氏,家住何处?他答言,姓张,谯陵人氏。

起初,人们并没有在意此人,等日子一长,人们开始注意到,这个张乞儿跟其他的叫花子不大一样,既不向别人强求,也没有乞人怜悯的模样。每天清晨,买卖家开市之后,他便如同“巡街”一般,手托破碗,拄着棍儿,一步一晃地从西街走到东街。然后在牌坊一侧席地而坐,将破碗和棍儿放在一旁,眯缝着眼皮,面无表情地目视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从面前经过。从早到晚,一句话也不说,就这么一直坐着、看着。此番怪状,令人费解,故当地人都以“异丐”称呼他。

人们逐渐还注意到,这个行为怪异的张乞儿从不和其他乞丐往来,孤身住在一座残破不堪,快要垮塌的破窑里面。一年到头,无论寒暑,身上不离一件脏不可言的老羊皮袄。即便是三伏天,别人光膀子都嫌燥热,他也始终不肯脱下“神仙宝衣”。谁要怕他活活热死,可就大错特错喽,哪怕热气腾腾犹如置身于蒸笼之中,这位“乞丐大仙儿”却连半滴汗都不出。有人说了,这是寒暑不侵的神功,平常人学不来。

雍正时期四川大臣(雍正年间一乞丐)(2)

可不是么,《三侠剑》里面的“大贼魔”欧阳天佐,“二贼魔”欧阳天佑,老哥俩儿不也跟这位张乞儿一样,甭管三伏天还是三九天,多会儿都是身披老羊皮袄,脚踩厚底大毡窝。你笑他俩太疯癫,他笑尔等看不穿,这就叫“小鸡儿不尿尿,各有各的道儿”。您呐,不服都不行。

那位问了,张乞儿不主动乞讨要饭,他依仗什么来活命?难不成,他还有辟谷的窍门?

非也!他不主动要饭,可偏偏有人愿意主动愿意施舍。很多时候,往往越是神神秘秘,就越是叫人摸不准头绪,自然也就越是容易勾起人们的好奇之心。对于“异类”,普罗大众总是怀有敬畏之心,自然也就舍得破费,为其供养吃喝哩。

终于有一天,张乞儿赖以存身的破窑被一场瓢泼大雨给浇塌了。好心人不由得担心起张乞儿的安危来,生怕他不急逃命,埋身于泥水之下。

一等雨过天晴,不少人赶到破窑去看究竟。天公怜悯,张乞儿毫发未损,正泰然自若地盘膝坐在一处高台之上晒太阳打盹哩。

雍正时期四川大臣(雍正年间一乞丐)(3)

转过天来,有人瞧见张乞儿在西街外“义塚”的一块空地上徒手挖坑。此处是当地一块专为无儿无女、无亲无故的可怜人,抑或外乡无名客的埋骨之地。平地上竖着一个巨大的坟包,没有单独的小坟头,也没有墓碑,只有一块残旧的石碑,上书“义塚”二字。

此地被视为晦气之处,生人勿近之所,张乞儿竟然在此地掘坑,真不知道他要做什么劳什子。

只用了不到半天光景,张乞儿便凭借双手挖了一个五、六尺深的坑。到了夜里,下到坑中。不出片刻,即闻如雷鼾声。不得不叫人砸舌,此人好大一副心肝。

自此,这里成为张乞儿的“新家”,风雨寒暑都不移地方。有时候,他白天出去到街市上转一圈,给他食物他就吃,不给他就不吃。有时候,他卧坐在坑里几天不出来,不吃也不喝,却不见饥饿之色。

雍正时期四川大臣(雍正年间一乞丐)(4)

雍正乙巳年,是为公元1725年。这年冬天,下了好大一场鹅毛大雪。风雪停下之后,人们都以为在这种极寒环境之中,置身在露天的张乞儿必死无疑。一些好心人踩着没膝的冰雪来到义塚,哪里还看得见张乞儿的人,就见大坟包不远处多了一个小坟包。不用问,那下面埋着的必是张乞儿。

七手八脚,一阵忙乱,厚厚的积雪被挖开。结果发现,张乞儿非但没死,反倒揉着睡眼埋怨那些好心人多事,不该弄走他的铺盖。

自这件事情之后,当地百姓全都把张乞儿当成了活神仙,将美食佳酿还有好衣裳源源不断地送到张乞儿的跟前。还有士绅提议要为张神仙建一座生祠,请张神仙住进生祠中笑纳他们的供养。

张乞儿婉言谢绝:“天为罗盖地为毯,日月星辰伴我眠。我以天地为家,最厌恶头上有瓦,看不见星辰日月,我便睡不踏实。我住野地,如野人无异,穿上锦缎,岂不是沐猴而冠,叫人笑话。”对于他人之物,一概不留,连看都不看一眼。

即便他为人执拗,但照旧每天都会有人主动给他送吃送喝。他吃东西很少,也只吃粗粮,多余的食物并不浪费,而是转手送给那些缺吃少喝的穷苦人家。

雍正时期四川大臣(雍正年间一乞丐)(5)

说来也怪,自打雍正甲辰年张乞儿来到此地,从此年年太平,强盗贼寇一概消声灭迹,旱涝保收米粮丰盈。如此这般,人们更是将张乞儿视为福保当地一方平安的活神仙,拿他当土地爷那样孝敬着。

张乞儿在义塚住了十三年,忽有一天,不知去向。当地人找遍周遭百余里,也没能寻见张乞儿的踪迹。这个怪人为何来此,又为何突然消失,众说纷纭,各抒己见,谁也没有准确答案。此等怪人怪事,完全可以列入《异人传》中,留给后世评说。

拙文一篇,到此打住。此事记载于清乾隆年间,是真是假,无从稽考,当个传奇故事来看也就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