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3 09:46 |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 赵云 通讯员 程妮娜

万昌西路北山菜场东侧,温岭市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的招牌恰好被公交站台挡住,这让这家公司显得更加隐秘了。这一点,就像我市城市公交的历史,知道的人并不多。

1996年11月,我市的第一辆城市公交车,就是从这家公交公司驶出来的。之后的22年,城市公交在城区遍地开花,不仅是市民出行的重要方式,更是城市文明的象征。

如今,在温岭这座城市里,公交出行已是件非常普遍的事。到今年年初,我市共有城市公交254辆、线路22条。

温岭最新城市公交(这是温岭第一家公交车公司)(1)

万昌西路北山菜场东侧的温岭市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首家城市公交公司成立

市城市公共交通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利平,努力回忆着22年前的场景,但显得力不从心。他从书架里掏出一叠批文,泛黄的纸张帮他搭起往事的框架。

1994年,温岭撤县建市。作为一座城市,自然少不了城市公交。朱利平说,1996年年初,我市就考虑开通城市公交。

同年4、5月,市城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向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递交了“关于要求成立温岭市公交公司的报告”,并与北门村以六四开的比例筹建公司。7月9日,市政府批复了市城建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公共客运事业管理的请示”,同意组建城市公共交通运输有限公司。

温岭最新城市公交(这是温岭第一家公交车公司)(2)

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同意成立温岭市公共交通公司的批复文件。

之后,市城市公共交通运输有限公司及时到市工商局申办了工商执照;到市计划委员会申报了公交公司建站用地;到物价局审核了票价;并以择优录取的原则,向社会公开招聘了20多名驾驶员。

朱利平说,成立城市公交公司,这在当时还是新事物,他们特地跑到宁波考察学习了一番。公司成立后,制定了“营运纪律”“现场管理制度”“检(稽)查制度”“车场安全管理制度”“驾驶员操作规程”“门卫安全管理制度”等十多项规章制度。

那时的车型是19座的面包车,是从江苏牡丹汽车集团公司购置的。

首推2路、3路和4路

城市公交,除了公交车,还要设置公交线路。

当时,温岭的主城区不大,以前溪路、人民路、万寿路、鸣远路等主干道为中心,因此在设置线路时,基本上以这些道路为主。乘客以进出城的人为主,公交线路的始末站都设在车站附近。

1路车是太平到泽国的城乡公交,为避免重复,城市公交从2路开始命名。根据当时的计划,市城市公共交通运输有限公司推出3条公交线路,分别为2路、3路和4路。

2路车为北站→北门头→儿童乐园→虎山→尚书坊→卖鱼桥→太平大厦→电影院→供销商厦→老车站→东站→中医院→太平街道→第二菜场→北门头→北站,全程5公里,行程15分钟。营运线路以后延伸到北门办事处。

3路车为东站(下路廊车站)→地供销→汇其乐→人民医院→西延→市政府→虎山→西门头→西郊桥→小南门桥→尚书坊→卖鱼桥→电影院→供销商厦→老车站,全程4.7公里,行程15分钟。以后延伸到三星桥和横山头。

温岭最新城市公交(这是温岭第一家公交车公司)(3)

刚运行时,3路车的公交站点。

4路车为南站(现东辉公园西南侧,水果行对面)→老车站→地供销→娱乐中心→市一院→八一宾馆→卖鱼桥→尚书坊→小南门桥→大元桥→文化桥→前溪桥→南站,全程4.8公里,行程18分钟。以后延伸到山下金和林岙隧洞口。

当时,朱利平是市城市公共交通运输有限公司主持工作的业务副经理。他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这3条公交线路的设计,之所以采用上述组团式运行线路,主要是为以后向小环线、大环线发展和向组团交叉延伸做准备。

开通前三天,公交免费乘

1996年11月初,城市公交投入试营运中,首先开通的是2路和3路。

对于开通时的情况,公交车驾驶员周碧波记忆犹新。那年,周碧波32岁,原是一名工程车驾驶员,得知要招公交车驾驶员后,他果断报了名。

周师傅说,他家就住在北山一带,开公交车的话,时间比较固定,离家也近。不过,那时竞争很激烈,24个名额共有100多人报名。幸运的是,周师傅被选上了。

2路和3路车开通那天,非常热闹。周师傅称,当时警车带头,16辆公交车排成队,在街上亮相。他开的那辆2路车车牌为1840,排在公交车队的最前面。

搭乘城市公交的费用为1元/人次,每辆车上都有专门的售票员。不过,开通的前三天免收车费。朱利平记得,那三天,乘坐公交车的乘客特别多,很多人觉得很新鲜,坐了一遍又一遍,车子都要被挤爆了。

三天后,公交车仍吸引着乘客。本报记者曾在报道中举例:一名旅客从温峤到石粘,他选择的最佳线路是从温峤坐面包车到当时的太平镇,然后转车到石粘。可是从北门停车场到当时有石粘车的站点中间有2公里左右的路线,要么步行,要么就得花费4元钱坐黄包车。显然,花上1元钱坐公交车,比步行和坐黄包车都好。

朱利平说,当时平均每辆公交车一天有400多人次乘坐,多的时候一辆车一天有五六百人次乘坐。过了一段时间,4路车也开通了。不过,相对2路车和3路车,4路车的乘客会少一些。

周师傅记得一个细节:1997年,为了庆祝香港回归,公交车在晚上也开。

公交线路画满整个城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区的公交线路也越来越多。

1998年9月,市城市公共交通运输有限公司开通了5路公交。5路车从肖泉村的渔塑厂开出,经过市二中、大元桥、人民中路、市一院、二菜场、太平镇政府、东辉小区、三中、购物中心、万昌商城、市公管所、三星桥、锦屏山庄、横湖桥、新开河,到达横山头。

2000年1月,6路车开通,从南城客运站到光大外国语学校。同年9月,7路车开通。差不多同一时间,从新河到十八道地的观光巴士也开通了。因线路和4路车重合的太多,几年后,观光巴士和4路车合并了。

2004年10月,温岭市民安城市公交有限公司成立;2009年10月,巴士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开始运营城市公交。

2011年1月22日,市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开通4路和7路夜班线。不过,由于效益不佳,夜间公交车在次年4月停运。然而,城市公交发展的脚步并未停滞。

目前,市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有城市公交129辆,线路10条。今年年初,我市共有城市公交254辆、线路22条,其中新能源车辆119辆,覆盖太平街道、城东街道、城西街道、城北街道和横峰街道和温峤镇部分地区。去年,公交客运量达1715.86万人次,公交分担率每年提升2.2%,已达到21.6%。

朱利平说,这20多年,我市的城市公交事业发展迅速。公交线路扩展了,车辆的档次也在不断提升。从刚开始的单开门面包车,发展为现在的纯电动公交车。政府对公交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

2012年10月,公交改革实施之前,政府对亏钱的线路进行了补贴。2012年之后,对整个公交公司进行成本审核并补贴。对于购车,政府也有补贴,15万元至20万元的新车,每辆补贴20%;20万元以上的新车,每辆补贴30%。

温岭最新城市公交(这是温岭第一家公交车公司)(4)

新车站到火车站的1路公交车已换成新能源车。

城市发展,公交先行。公交发展史,也正是温岭城市发展的缩写。

智慧公交,绿色出行

通过公交车站的电子站牌,就能得知车辆到哪了;乘坐公交车时,不需要带零钱和卡,带上手机就能支付了……目前,我市公交正朝着智慧化迈进,将智慧融入到市民日常出行中。

去年年底,我市公交车站的电子站牌开始投入使用。电子站牌可以显示班车离站点的距离、时间等信息,让等车的乘客心里有数。此外,站牌上还有文字或视频节目,如天气预报等,可供乘客打发候车时间。目前,已建设电子站牌30个,接下来,这个数据将继续更新。

与电子站牌相配套的,是3G网络视频监控中心。运管人员通过公交运行智能监测系统对公交车进行实时视频监控以及车辆调度。遇到道路拥堵时,调度系统可灵活规划公交运行路线,分担道路交通压力;若遇到因其他原因造成多辆公交车同时到站的情况,调度系统可根据实际情况通知运行车辆及时调整发车时间,降低空车率,提高运输效率;若遇到车辆故障时,调度系统可及时抽调可用车辆输送乘客。

目前,城市公交上已经不再配备售票员,支付手段日渐多样化。我市所有公交车都配备了公交智能刷卡机,支持公交卡、市民卡、一卡通等IC卡刷卡支付,减少现金支付带来的烦恼。公交智能刷卡机通过内部安装的互联芯片,将卡内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市民可以在售票机、网点、手机移动端查询卡内余额。

从去年7月底开始,9路公交率先进行扫码试运行,通过车上安装的扫码机,搭配手机上安装的温岭市民卡APP,即可完成支付。目前,所有城市公交都已实现移动支付。

在智慧交通的推动下,城市公交智慧化一步步走向成熟,为市民的出行提供极大的便利,也进一步推动了城市智慧化发展的进程。

温岭最新城市公交(这是温岭第一家公交车公司)(5)

温岭最新城市公交(这是温岭第一家公交车公司)(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