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二娘打狐妖(聊斋辛十四娘二)(1)

这个故事叫辛十四娘,说的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狐妖的故事。上回说,有个轻浮放荡的公子叫冯生。

一次,冯生外出游玩的时候,遇上一个漂亮姑娘,冯生也真是轻浮,见了女孩的爹,竟然直接提亲。

那女孩父亲会不会同意呢?

1原文

辛曰:“弱息十九人,嫁者十有二。醮命任之荆人,老夫不与焉。”生曰:“小生只要得今朝领小奚奴带露行者。”辛不应,相对默然。

辛老头说:”我一共有十九个女儿,已经有十二个都嫁人了,而且嫁人这事儿,一直是我老伴儿说了算,我从来不管。“

言下之意,说得已经很明了,就是不同意。冯生还是没听出来。还接着说:”原来您有这么多孩子啊,我不要别人,就要今天早晨带着小丫环赶路,沾了一脚露水的那个女孩。“

辛老头心想:这人脑子这是怎么了,听不出来话呢?辛老头这回也不回答他,不言语了。两个人坐在那儿,这回无声胜有声了。

2原文

闻房内嘤嘤腻语,生乘醉搴帘曰:“伉俪既不可得,当一见颜色,以消吾憾。”内闻钩动,群立愕顾。

外面不说话了,一时静下来,就能听见屋里有人说话,肯定是听不清说什么,能听见是女人在屋里说话呢。

两个人都不说话,冯生挺尴尬,借着自己的酒劲,忽然就站起来掀里屋的这个门帘,一边掀一边往里走,嘴里一边说:”既然做不成夫妻,我就进去仔细看看美女,我也就没遗憾了。“

这就是撒酒疯,在别人家里,第一次,你就进人家内宅,还是明知道里面一屋子人的情况下,就这么进去了。这不光是吓着人的事,这是自己的德性,连带着散家里的德性,这孩子怎么教的,这么大了,还这么混蛋。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先有熊家长,才有熊孩子。孩子肯定是什么都不懂,家长怎么教,孩子就怎么学。

这几天看了个视频,一个孩子天天偷邻居外卖吃,家长也不管。邻居老丢外卖,这天就点了一份超辣的,又被孩子偷走了。

结果孩子吃完住院了。对方家长不干了,跑来找邻居打架,非让邻居赔钱。可这事要是从法律上讲,邻居要是主观故意这么做的,还真是有罪的。估计邻居会说:我就爱吃超辣的。

其实这样做也没什么不好,有这一回,估计以后就不会这么肆无忌惮地偷人家东西了。起码偷的时候会想想。

冯生也没跟本家提前说,就自己闯进人家里屋。里屋的人知道外面自己爸爸跟人聊天呢。可也没想到这位就这么闯进来了。

里面的人就听门帘上的铁钩一响,人就进里屋了,屋里的一帮人都愣住了,一下就都懵逼了。

3原文

果有红衣人,振袖倾鬟,亭亭拈带。望见生入,遍室张皇。辛怒,命数人捽生出。

冯生进屋一看,果然有那位早晨看见的红衣少女,打扮得挺好的,正在那摆弄自己的腰带。

屋里一屋子人呢,一看外面有生人闯进来,一下屋里就乱了。原文写遍室张皇。就是一屋子人,满屋子乱跑。这个情景,让我想起,往鸡窝里扔块石头,里面的鸡就这样,到处乱跑。

冯生是进去了,辛老头还在外屋看着呢。他也没想到冯生会这样啊,等他反应过来,一下就怒了,赶紧喊手底下人,就把冯生给扔出去了。没按在屋里打一顿就不错。

聊斋二娘打狐妖(聊斋辛十四娘二)(2)

4原文

酒愈涌上,倒榛芜中。瓦石乱落如雨,幸不着体。卧移时,听驴子犹龁草路侧,乃起跨驴,踉跄而行。

手下人把冯生扔到了外面,冯生这酒往上涌,一下就倒在路边草丛里了。感觉像是从酒吧里喝多了,躺在街边绿化带的样子。

紧接着,砖头瓦块就从天而降,冲着他就扔过来了。可一块也没砸着。辛老头这一家子也是没想砸他,不然这么多石头,怎么会一个都打不着。

冯生还没喝断片儿,自己在地上躺了会儿,动了动身体,感觉自己的驴在跑边吃草呢。他爬起来,骑上自己的驴,踉跄着走了。那时候也没交警,估计也没人查酒驾。

5原文

夜色迷闷,误入涧谷,狼奔鸱叫,竖毛寒心。踟蹰四顾,并不知其何所。遥望苍林中,灯火明灭,疑必村落,竟驰投之。

冯生喝多了,也不知道往哪走了。自己骑着驴,就让驴自己走。你说驴那个智商的无人驾驶,哪还有不迷路的。

他就让驴这么放飞自我,没一会儿的功夫,就走到一个山谷里。两面都是大山,有回声啊,一到晚上,山里各种小动物的叫声:狼叫,鸟叫。

冯生以前哪听过这个,这一下酒就醒了,吓得汗毛都坚起来了。自己这才知道看看四周围,看看这是哪儿?

都这时候了,是哪儿也没用了,肯定是不认识啊。自己正没辙呢,往远处一看,就看远处树林里有灯火,他想着,这肯定是个村子啊,就奔着这个亮儿来了。

冯生虽然爱耍流氓,这个智商还是没问题的,知道奔哪去。

聊斋二娘打狐妖(聊斋辛十四娘二)(3)

6原文

仰见高闳,以策挝门。内有问者曰:“何处郎君,半夜来此?”生以失路告,问者曰:“待达主人。”生累足鹄俟。

没一会儿的功夫,就来到这个灯亮的地方,到这一看,是一个大宅子,这大门,一看就是有钱人家,这是一片庄园啊。

冯生过去敲门,就听里面人说:”这是谁呀,半夜敲我们家门。“冯生在外面回答说:”我是过路的,走到这儿迷路了,就看这个灯亮,就来了。“

里面应门的一听,是个迷路的路人,就说:”你等会儿啊,我进去跟我们家主人报告一声去。“合着这人是个传达室的工作人员。

冯生就在门口这儿站着,一手牵着驴,伸头脖子四处乱看,就等着呗。

7原文

忽闻振管辟扉,一健仆出,代客捉驴。生入,见室甚华好,堂上张灯火。少坐。有妇人出,问客姓氏。生以告。

一会儿,冯生忽然就听到里面拿钥匙开锁的声音。大门打开,出来一个很壮的仆人,替冯生牵着这匹驴。

冯生跟着仆人就进了屋。到里面一看,更豪华了,屋里的那个灯,照得跟白天一样亮。

冯生坐在客厅里,一会儿出来个妇人,就问冯生:”您怎么称呼啊?“冯生如实相告,自己姓什么叫什么,是哪里人。

上这儿求人帮忙,哪能不说实话呢。再说这也不是什么秘密。

8原文

逾刻,青衣数人扶一老妪出,曰:“郡君至。”生起立,肃身欲拜。妪止之坐,谓生曰:“尔非冯云子之孙耶?”曰:“然。”

冯生说完自己的名字,在那坐了一会儿,就听见里屋有响声。一看,几个小丫环,搀出一个老太太来,一边往外走,小丫环嘴里一边说着:”郡君至。“

郡君是个女人的封号。从唐朝开始,四品以上的官员,他的妈或者老婆,就称为郡君。到明朝的时候,宗室的女人们也能用这个称呼。这声吆喝,那意思就是告诉冯生,这老太太是个有身份的人。

冯生是读过书的人,自然知道郡君是什么意思。赶紧站起来,整理整理自己身上的衣服,很庄重地迎接。

老太太进来,看冯生这样,赶紧就说:”别这么大礼数了,坐下吧。“接着又问:”你爷爷叫冯云子啊,你是冯云子的孙子吗?“

冯生纳闷啊,老太太咋认识我爷爷。也就心里一想,赶紧回答说:”是的,冯云子是我爷爷。“

聊斋二娘打狐妖(聊斋辛十四娘二)(4)

9原文

妪曰:“子当是我弥甥。老身钟漏并歇,残年向尽,骨肉之间,殊所乖阔。”生曰:“儿少失怙,与我祖父处者,十不识一焉。素未拜省,乞便指示。”

老太太说:”那你是我的弥甥。“这个弥甥,就是指老太太外甥的儿子。我是不怎么会排辈儿。

老太太接着说:”我这岁数也大了,身体也不老好的,所以亲戚之间就没怎么走动了。“这也是给冯生找个台阶下吧。

冯生一听,这老太太原来是自己家的一个长辈,还是实在亲戚。而且看老太太这岁数,不至于占自己便宜,充大辈儿。赶紧说:”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父亲就去世了。所以我爷爷那边的人,十个我也不认识一个,所以我也没见过您,我该怎么称呼您,还请您告诉我。“

这是个很尊敬的意思,对老太太一点也没有怀疑,凡事都听您的。

10原文

妪曰:“子自知之。”生不敢复问,坐对悬想。妪曰:“甥深夜何得来此?”生以胆力自矜诩,遂一一历陈所遇。

老太太回答说:”你别问啦,以后你就知道了。“冯生听老太太这么说,也就不敢问了。两个人就这么坐着,尬坐。看老太太这么大谱儿,冯生也不敢说话。

老太太又问:”这大半夜的,你咋跑这儿来了。“冯生听老太太这么问,冯生本来就觉得自己胆子大,就开始吹牛,把自己这一晚上的经历都跟老太太说了一遍。不知道说没说自己耍流氓的事。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聊斋二娘打狐妖(聊斋辛十四娘二)(5)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