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季气温的不断回升,眼下又将迎来大姜种植季。在以前的文章中曾经介绍过大姜的田间管理方法,但近期很多准备种姜的农户询问:大姜如何种植才能发芽出苗快、出苗整齐健壮?大姜如何种植才能苗壮株旺、病虫害少?大姜如何管理才能实现高产?

针对广大姜农提出的诸多问题,下面就在大姜播种前和大家介绍一下大姜增产优收的种植管理方法,以供广大姜农们参考借鉴。

大姜标准化种植方法(大姜播种用好这几招)(1)

一、姜种的选择与播种前处理

1、精选姜种

优质的姜种是保证大姜长势健壮、高产丰收的基础。

所以在选择姜种时,应当结合晒种困姜优先选择长势强、丰产性好、抗病性强的脱毒品种,挑选那些姜块肥大饱满、色泽光亮、肉质鲜实且有1-2个饱满健壮芽、重量在70-85克左右的当年老姜做种,严格剔除那些干缩、腐烂、干瘪、瘦弱、病虫害的姜种,有低温受冻发软、积水淹涝、肉质变褐、的姜块不可做姜种使用。目前比较好的品种有安丘大姜、莱芜大姜等。

2、种姜消毒

姜种选好以后,为减少播种后病虫害对种姜、幼苗的侵害,促使姜种更快的发芽、确保出苗齐、出苗壮,应当在播种前对种姜进行浸种消毒。

大姜标准化种植方法(大姜播种用好这几招)(2)

在大姜播种前,可以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姜种30分钟,或者用500倍的50%多菌灵药液或20%草木灰水溶液浸泡姜种20分钟,以此来杀死残留在姜种表面的病菌和害虫。3、晾种困姜

因为姜窖内的姜种一直处于温度较低、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姜种基本处于休眠状态,不仅姜体内水分含量大,其中也有不少带菌姜种,而且容易在催芽过程中受潮发霉。晾晒姜种,不仅能够使姜种排潮、提前破除休眠,同时也能促使姜种内部进行物质转化,而且也能够使一些带病姜种变成干缩皱瘪的状态,便于挑选姜种。因此,需要在播种前进行晾晒困种处理。

大姜标准化种植方法(大姜播种用好这几招)(3)

在完成姜种消毒处理后,可以选择在大姜播种前25-35天左右时,选择连续日气温稳定在10度以上的晴朗天气,把姜种从姜窖内取出摊放在铺有草席、麻布包或者硬纸箱上,连续在日光下晾晒2-3天,在晾晒时间段上以早上9点到下午3点之间为佳,一直晒到姜种表面发亮,但要注意不可过度暴晒,以防姜种过度失水而发生干缩现象,进而影响后期发芽出苗。

在晒姜后,紧接着应当进行困姜处理,把晾晒好的姜种及时成堆码放在室内,并用棉被、稻草、麻布保等物覆盖姜堆2-3天,以此来促进姜种内营养物质的分解,以提高播种后的发芽出苗率。

大姜标准化种植方法(大姜播种用好这几招)(4)

4、保温、保湿、催芽

对姜种进行催芽,能够加快种姜的发芽出苗速度,保证大姜发芽快、出苗齐壮,姜种催芽的要点在于温度的掌控。

在完成晒种困姜后,把姜种放在温度为22-28度、湿度为80-85%的最佳环境中进行保温保湿催芽。催芽过程的温度控制可以分三步:第一步催芽前期保持25-28度的温度,目的在于破除休眠;第二步姜块鼓芽后保持22-24度的温度,目的在于培育壮芽;第三步播种前7内天保持18-20度的温度,目的在于低温炼芽。

大姜标准化种植方法(大姜播种用好这几招)(5)

在催芽时一定掌握好催芽温度,以此来培育短、粗、壮、齐的姜芽,这一点是确保大大姜播种后苗壮、苗齐以及提高姜芽抗逆性的关键环节。如果催芽温度过高(如29-30度),会导致姜芽徒长,芽苗又细又长又弱;如果催芽温度过低(如20度以下),又会导致姜种发芽迟缓,不仅影响播种时间,而且播种后姜种发芽出苗速度较慢;但在22-25度的环境下,姜种催芽最为粗短肥壮,播种后破土出苗效果最好。

在姜种催芽时,可以采用“一草一膜一被”的方法,当姜种幼芽长到1公分长且有0.5-1公分粗时(或者当大部分姜种长出花生仁大小的肥壮顶芽时),即可分级播种使用。

大姜标准化种植方法(大姜播种用好这几招)(6)

5、姜芽分级播种

为方便播种后管理,大姜催芽后一般需要对姜芽进行分级分批播种。姜芽的等级可以分为三级:第一级是1公分以下且粗度小于0.5公分的小芽,第二级是1-1.5公分且粗度在1公分左右的标准芽,第三等级是1.5-2公分以上且粗度大于1公分的长芽,其中以第二等级1-1.5公分的肥壮粗短芽播种效果最好,一般可以在后期增加10-20%左右的产量。

低于0.5公分的姜芽出苗慢、姜苗瘦弱、易减产,长于1.5-2公分的姜芽出苗快、易早衰、播种时也容易折断幼芽,也不利于后期高产。

所以在催芽后应当对姜种进行分级,根据姜种的肥胖干瘦、姜芽的长短强弱情况进行分开播种,以便在播种后根据芽期苗势进行分开管理。

大姜标准化种植方法(大姜播种用好这几招)(7)

6、姜种掰芽

姜种催芽时使用的姜块个头一般都比较大,如果使用过大的姜种播种,会加大用种量、增加每亩使用的姜种使用成本;除此之外,姜种的大小与播种后的出苗速度和长势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姜种个头越大,播种后出苗越快、幼苗长势越健壮,后期也越容易高产,姜种个头越小,播种后出苗速度越慢、幼苗长势越弱,同时也会降低大姜后期的产量。

所以,为减少种姜使用量,同时保证后期高产,就需要在播种前做好种姜掰芽工作。正常来说,播种所使用的姜种,一般重量以70-85克左右的大小为佳,在掰芽时大家可以按照这个标准进行。此外,在进行大个姜种掰芽时,应当保证每个姜块上至少有1-2个健壮饱满的姜芽,其他多余的芽应当顺手抹掉。

大姜标准化种植方法(大姜播种用好这几招)(8)

二、大姜的高产播种方法与田间管理

1、优选种植地,避免重茬

大姜是一种不适合重茬种植的农作物,连茬重茬种植会导致土壤中的病菌害虫量逐年增加,造成大姜瘟病等病虫害、土传病害发病严重,带来大幅度的减产;同时大姜根系不够发达,对土壤肥力和排灌条件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要想让大姜长势健壮、产量高、品质好,首先就要做好种植地的土壤管理。

一般来说,大姜种植地应当选择土壤疏松通透、土质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通水通气性好、保肥保水能力强、排灌方便且2-3年内未种植过大姜的地块,以地势较高的沙质土壤、轻黏性土壤为佳。同时,大姜应当避免连年重茬种植,建议采取换茬轮作的种植方式,可以与豆科、十字花科等作物轮作3-4年,有条件的最好采用水旱轮作的种植方式。

大姜标准化种植方法(大姜播种用好这几招)(9)

对于发病严重的地块,可以在整地时按照每亩100-150公斤的用量均匀撒施入石灰,然后进行25-35公分左右的深翻施入土壤中,以此对土壤进行消毒杀菌处理,灭杀土壤中的病菌、虫卵和害虫。

2、施足底肥,科学追肥

大姜生育期对养分需求量比较大,不仅要在播种前施足底肥,而且还要在生育期内进行2-3次的追肥。在养分总需求量上,需钾最多、需氮次之、需磷最少。

底肥可以在开沟整地前(或播种前25-30天时)撒施地表,然后翻耕施入土壤,有条件的农户最好能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没有条件的用户可以按照每亩2000-公斤腐熟有机肥或150公斤左右的生物有机肥 50公斤左右的高钾复合肥 80公斤左右的草木灰(可以补钾杀菌)或者按照100公斤生物菌肥 100公斤腐殖酸有机肥 100公斤大姜专用肥的用量施足底肥,对于硼、锌不足的地块,可以配施2公斤的硼砂和3公斤的锌肥。

大姜标准化种植方法(大姜播种用好这几招)(10)

追肥应当根据大姜的苗情苗势和生育阶段追施。大姜前期一般不需要过多的施肥,但对长势较弱的姜地,可以在苗高15公分左右时,适量淋浇稀薄的人粪尿或薄施10公斤速效氮肥作来提苗促长。第一次可以在苗高25-30公分左右或者植株长出1-2个小分枝时,追施15-20公斤的磷酸二铵作“壮苗肥”;第二次追肥可以在苗株长到三股叉时或立秋前后时进行,此时是大姜形成产量的关键期,养分需求量比较大,应当重施,可以按照每亩40公斤生物有机肥、5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的用量追施,作为健壮植株、促进产量形成的“大追肥”,最三次追肥可以在植株长到6-8个分杈时或者在9月中上旬时进行,此时大姜处于地下茎块快速膨大期,需肥量也比较大,每亩可以按照25-3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的用量追施,以防植株早衰脱肥。

大姜标准化种植方法(大姜播种用好这几招)(11)

对于大姜发生的叶片干尖现象,应当注意及时浇水、叶面喷施补充中微量元素或芸苔素内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补救缓解。

大姜种植户在进行追肥时,不可照搬,只可做借鉴参考,具体用肥次数和用肥量要根据自家大姜长势、土地墒情等情况灵活决定,但要掌握好“苗期以氮肥为主、根茎膨大期以钾肥为主”的原则进行。

3、找准播种期,适时适量密植

大姜具有喜温喜湿、怕寒怕冻、不耐强光的生理特性,姜种在16度以上的环境中才能发芽,幼苗在20-25度的环境中生长迅速、旺盛,在低于15度或者高于35度的环境中生长迟缓、发育受抑,姜种在10度以下的土壤环境中就容易发生烂种现象。因此在进行大姜播种时,一定要找好最佳播种期。

大姜标准化种植方法(大姜播种用好这几招)(12)

一般来说,大姜露地种植的时间一般在3月中上旬-5月份上旬(或者在惊蛰到清明或谷雨前后播种),回温快、气温高的南方地区一般在3月中上旬到4月上旬前后播种,回温慢、气温低的北方地区一般在4月中下旬到5月上旬前后播种,但播种时最低温度不可低于15度。对于起垄覆膜种植和催芽播种的种植地,可以提前5-10天播种。

在大姜播种方法上,一般在播种前需要先顺沟浇足底水,待水分完全下渗到土壤中后,把姜种一律按照芽向上(竖播法)的方法轻按湿土中,然后用5-7公分的细薄土或腐熟堆肥覆盖姜种,最后用秸秆稻草覆盖或者覆盖地膜,以此来保湿、保温和防杂草。

大姜标准化种植方法(大姜播种用好这几招)(13)

在大姜播种密度上,普通地块可以按照行距35-40公分X株距25-30公分X沟深10-15公分的密度播种,高产地块则可以按照行距40公分X株距20-25公分X沟深10-15公分的密度播种。

4、加强田间管理

在大姜田间管理上,重点要做好遮阴降温、防旱防涝、培土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几项管理工作。

①遮阴降温

大姜喜阴,偏好弱光和散光,但怕强光照射,在遮阴降温管理上,一方面可以在大姜播种后及时覆盖地膜或者秸秆稻草,另一方面在齐苗后或苗高长到20-30公分时,应当及时扎搭小拱棚或搭架遮阳网进行遮阴,散光率以30-60%左右为佳,等到9月份夏季强光果后再陆续撤掉遮阳物。

大姜标准化种植方法(大姜播种用好这几招)(14)

②防旱防涝

大姜的根系浅、不发达,虽然喜欢潮湿的生长环境,但怕水涝、怕干旱,对水分要求比较严格,因此在生育期内应当始终保持土壤湿润。苗期时(发芽到三股叉期)对水分需求量不大,一般只要保持土壤湿润即可,但当进入夏季季节后,温度高、土壤蒸发量大,应当注意及时在早晚浇小水水防旱、降温,当发生浇水后,要注意及时挖沟排水、排湿,以防田间积水过大而诱发姜瘟病。

③培土除草

大姜的地下根茎怕见光,漏出地表被阳光照射的姜块会出现生长停滞、姜皮变后、品质变差的问题,但随着大姜的不断生长发育,根茎会不断的向上生长漏出地表,为保证大姜生产的品质,因此大姜种植过程中一般需要3-4次培土,每次培土厚度在3-7公分左右。

大姜标准化种植方法(大姜播种用好这几招)(15)

第一次培土可以在大姜长出4-5个分杈且根茎未露出地表时进行,培土厚度在2-3公分左右,可以用小锄沿垄浅划;第二次培土可以在第一次培土后20天左右时进行,此次培土也不易过厚,以轻锄浅划3公分左右为佳。第三次培土可以在第二次培土后15天左右时进行,此时培土非常重要,培土过浅大姜块茎会变粗变短,培土过深则大姜块茎会变细变长,最佳培土厚度以5-7公分为佳。三次培土后,如果后期又发现有姜芽漏出地表,也应当再随时进行培土。

除此之外,大姜培土可以结合浇水、施肥、除草一起进行,可以节省田间管理人工投入。

大姜标准化种植方法(大姜播种用好这几招)(16)

④病虫害防治

大姜的病虫害类型主要有姜瘟病、腐烂病、炭疽病、斑点病、叶枯病、姜蛆、姜螟、姜蚜、根线虫、蓟马、钻心虫等。

在大姜病虫害防治管理上,一方面要按照“预防为主、治理为辅”和“早发现、早防治”的原则进行,另一方面在零星发现病株后,要及时拔除病株、挖出病株周围带菌土壤,并在病穴周围土壤撒施石灰或者喷施百菌清、多菌灵等进行土壤消毒,以防传染,再一方面在病虫害发生初期时,要根据病虫害类型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进行喷施或灌根防治,注意交替用药,以防范产生药物抗性或造成病情蔓延传染。

点击上方“关注”农技小背篓 每日了解更多新鲜农业种植新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