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黄怡辛何昊书

2020年10月29日是第15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医体融合,预防卒中”,口号是“科学运动,健康生活”。进入秋冬季后,尤其要注重预防脑卒中。因为气温降低,寒冷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从而引起脑梗死或脑出血。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在卒中日举办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康复科等联合义诊。在活动上,专家提醒大众,在秋冬季注重适当运动,控制好血压,而有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等病史的人群更应加以注意避免诱发脑卒中的危险行为。

急性脑梗死4.5小时内溶栓治疗(发生脑梗死在4.5小时内溶栓)(1)

在世界卒中日省二医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康复科等联合义诊

年轻人患脑卒中与缺乏运动密切相关

脑卒中又被称之为中风,它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者阻塞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通常分为脑梗死和脑出血两大类。脑卒中是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其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以及致残率高。

“近些年来,脑卒中的发生有年轻化的趋势,这与我们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张爱武说,“一些年轻人熬夜、抽烟、工作压力大,有时候缺乏合理的释放压力的方式,加上手机电脑占用了太多的时间,以至于他们缺乏运动。目前研究认为,心脏疾病、肥胖、吸烟、运动缺乏、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是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

必须强调的是,高龄、伴有脑卒中既往史或脑卒中家族史的人群,患脑卒中的风险将明显增加,如常生活中积极控制危险因素,这是降低脑卒中发病率的根本措施。

急性脑梗死4.5小时内溶栓治疗(发生脑梗死在4.5小时内溶栓)(2)

医院开通绿色通道,卒中病人优先救治

最佳静脉溶栓时间为中风后4.5小时

脑卒中的症状主要有突然出现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一侧肢体无力或不灵活、行走不稳、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出现这些症状时,需要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的70%,而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最好的治疗办法之一就是急诊静脉溶栓。一旦发生脑卒中,需要尽快到最近的卒中中心和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等具备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救治。

急性脑梗死4.5小时内溶栓治疗(发生脑梗死在4.5小时内溶栓)(3)

秋冬季一定要注意血压的波动

“据统计,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省二医静脉溶栓治疗达到125例。根据全球疾病负担(GBD)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为276.75/10万、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为126.34/10万计算的话,我们溶栓的比例远远不够。过去三年我们做了一个统计,静脉溶栓率只有1%-2%,也就是说很多患者该溶栓却没有溶栓。究其原因,可能是患者对中风不了解,耽误了就诊,错过了最佳的溶栓时间窗。”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魏峰告诉记者,“静脉溶栓的时间窗是发病后4.5小时,因为在这个时间段内溶栓患者获益最大。据统计,溶栓之后,有40%的患者症状会有明显的改善。”

“脑卒中患者来到省二医之后,急诊分诊台开启绿色通道。一般来说,从跨入医院大门开始计时,到患者接受到溶栓治疗,可以控制在25分钟内。这个速度可以说在我国或全世界都是比较领先的。“魏峰说。

急性脑梗死4.5小时内溶栓治疗(发生脑梗死在4.5小时内溶栓)(4)

当身体出现不适时,应该及时就医

科学运动,预防脑卒中

外出时,增加步行的机会;工作时,避免久坐不动。研究表明,适量的运动不但有助于保持健康的体重,还能够降低患高血压、中风、冠心病、糖尿病等风险。张爱武建议,预防中风,可进行科学的运动,比如跳舞、打乒乓球、打太极拳等。

无论哪一种方式的运动,要遵循几个原则,其一运动要循序渐进,运动持续时间可以从5分钟逐渐增加到30分钟,每周的运动次数可以从1次逐渐增加到5次;其二运动要坚持,只有经常、反复、持久的运动才能取得预防效果。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谢哲

审签 | 吴瑕

实习生 | 罗雍源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羊城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