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健

灵猫科的动物长得像猫,但又不是猫,与猫科动物比起来,是比较古老的一个类群。无论是在媒体上,还是在动物园中,都很少能发现它们的身影。由于人类偷猎行为的屡禁不止和森林的减少,它们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花面狸

灵猫到底是什么动物(灵猫它们到底是不是猫)(1)

北京动物园的小兽展示区住着这么一类动物,它身体的背部直到四肢、 尾巴前半段的毛色为棕黄色,而头部、四足、尾巴的后半部却是黑色的,最具特点的当属脸部中央由鼻端延至枕后的一条宽白条纹。大部分前来参观的 游人看了后都充满疑惑,有人抬头向玻璃墙上的展牌望去,顺着名称读了起来: “花面……狸。”因其中有一个“狸”字,所以很多人得出了这种动物属于狐狸 一类的错误结论。

花面狸在我国分布广泛,足迹遍布河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以及华东、华中、 华南地区。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的森林中,主要食物是各种果实,因此也叫果子狸。又因为脸部中央有一条显著的白色条纹,所以也被称为“白鼻心”。

花面狸属于灵猫科动物,而狐狸是犬科动物,二者的亲缘关系相差甚远。灵猫科动物具有修长的体形与尾巴,爪子能够伸缩,有极强的攀树能力。 外观上的种种特征容易使人误以为它们是猫科动物,二者的亲缘关系确实很近。

仔细观察,它的脸形与猫科动物区别很大,不同于猫科动物的圆脸短吻,灵猫科动物的吻部是锥形,看起来尖嘴猴腮的。除了脸形,灵猫科动物的习性与猫科动物也不太一样,它们属于夜行动物,大多数种类主要 在树上生活,尽管它们也食肉,但有的种类主要以果实为生。

大灵猫

灵猫到底是什么动物(灵猫它们到底是不是猫)(2)

在广州动物园内的小兽区,有一处小型的下陷式兽笼。走到跟前向下俯视,会发现两只体形像猫一样细长,而吻部又像老鼠一样尖长的动物,这种长相奇特的动物是大灵猫。大灵猫在灵猫科动物当中属于体形较大的一种,全身灰褐 色的体毛又粗又硬,体侧模糊不清的斑纹看起来好似相互联结,好像斑驳的云纹。颈部两侧的花纹有别于体侧,是黑白相间的弯状条纹;长于身体一半的尾巴 上,还有数条环环相扣的黑白环纹。

大灵猫在我国分布广泛,但数量较少。陕西、广东、海南、浙江、四川、云南等地区的森 林或灌丛中都能发现它们的踪迹。它们常昼伏夜出,独来独往,主要以鼠类、鸟类、蛙类为食, 也吃昆虫或果实。

大灵猫在中国动物园中难得一见,杭州动物园曾先后饲养过十几只,至今全无。大灵猫的繁殖问题对国内动物园来说一直都是一个难题,圈养条件下的大灵猫不仅会常年不育,即便生下来,幼崽也有可能因某些原因被雌兽吃掉。 如果不计野外救护个体的话,广州动物园的这两只大灵猫恐怕是目前全国动物园内最后的两只了,目前它们已被运往茂名动物园安度晚年。

小灵猫

灵猫到底是什么动物(灵猫它们到底是不是猫)(3)

在广州动物园,还能见到小灵猫。它可不是大灵猫的幼崽,而是一个独立的物种。

小灵猫的体形只有大灵猫 的一半大 小,与家猫体形相 仿,只是身形显得更加细长。 不同于大灵猫的是,小灵猫的 体毛呈淡淡的黄褐色,体侧布 满的黑褐色斑点形成纵列,背 部还有数条黑褐色的纵纹,尾 巴上深浅不一的环纹显得格外 醒目。

小灵猫与大灵猫在我国的分布大体上是一致的,在香港、台湾也能看到它们的身影。通常会在林边 茂密的灌木、草丛中单独活动,到了夜晚,会捕捉小 型兽类、蛙类、蛇类等动物,也会采食野果来吃。

小灵猫是一种警惕性很强的动物,没有躲避物的话,它很容易受到惊吓。我接近小灵猫准备拍照的时候,竟然吓得它惊慌失措,在笼子的两端之间来回乱窜,修长的身形如同一道曲折的闪电。 不过它疾步逃窜的动作给我一种不协调感,它的奔跑姿势看起来缺乏平衡,待它停下片刻,我才发现它的一只前脚掌被截断了,这只小灵猫恐怕又是偷猎者所设陷阱下的牺牲品。

为何这只小灵猫会遭到如此不幸呢?小灵猫也叫麝香猫。 雄外生殖器与肛门之间有一腺体,叫麝香腺。它们会通过在自己领地内的岩石或植物上摩擦麝香腺,以留下特殊的气味来做标记。 这麝香腺所分泌出来的灵猫香,恰恰是贵重的香料,可以入药。无论是小灵猫还是大灵猫,在我国都曾是常见的野生动物,过度的捕杀和栖息地的逐渐减少,都是它们的致危因素。

熊狸

灵猫到底是什么动物(灵猫它们到底是不是猫)(4)

并非所有的灵猫科动物都有修长的身形、尖长的吻鼻,面部或体表都带有花纹,在广州长隆野生动物园内的青龙山上就有这么一种特别的动物。它全身没有美丽的花纹,而是布满黑黝黝的蓬松体毛,毛的尖端呈棕黄或灰色,只有耳的外缘有半圈白色的毛,再搭配较短的吻部和粗壮的身形,看起来还真像是迷你版的黑熊。这就是目前已知世界上体形最大的灵猫科动物——熊狸。

灵猫到底是什么动物(灵猫它们到底是不是猫)(5)

广州长隆野生动物园的熊狸将身体悬挂在树枝上,正企图掏食下方的鸟蛋。它们除了利 用尖锐有力的钩爪来牢牢抓住树干,身后那条长而粗大的尾巴还能弯曲缠绕住树枝,以此支撑身体来觅食。

熊狸在我国属于边缘性分布,在野外数量非常稀少,目前只在广西、云南两省确定有它们的存在。 在全国的动物园中, 熊狸也很罕见, 北京动物园与上海动物园都曾经饲养过熊狸, 但最后皆以失败告终。 不过, 在亚洲其他国家的动物园内,熊狸似乎是比较常见的。

广州长隆野生动物园中的熊狸主要以行为展示的方式供游人观赏, 每天会有数只进行轮流表演。这种表演不同于马戏,并非使动物做出违背自身行为的动作,而是展示它在生活中应有的自然行为。这种展示方式到底好不好,目前还很难下结论。此外,在江苏省的常州淹城野生动物园内也有一只熊狸,我于 2015 年 4 月曾拍到过,据说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灵猫到底是什么动物(灵猫它们到底是不是猫)(6)

常州淹城野生动物园的这只熊狸,它正在享用饲养员为它准备的满盆食物。对于 比较大块的食物,它会一口叼起来,再仰脖向上,一点一点地将食物纳入口中。不一会儿, 盆中的食物就被一扫而光。不同于大灵猫,熊狸的食性相对偏素,主要以植物的花果、 多种榕树的果实为食,也捕食小型动物。

如果没有人类的干扰,希望它们能够回到原本的生活中来。

关于作者:

动物摄影师,动物科普撰稿人。关注中国本土动物在国内的境况。多年来,走访了全国多家动物园,为日益稀少的中国本土动物拍照记录,只为留住它们的影像资料。通过诸多途径向大众宣传保护本土动物的重要性。写有《动物园中的中国珍稀哺乳动物》一书,已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