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文/孙海帆

1951年,15岁便参加了八路军、时年21岁的玛拉沁夫在通辽做群众工作的时候,他得知一对蒙族青年男女抓越狱犯的故事,于是热爱文学并曾在部队文工团从事宣传和写作的玛拉沁夫以此为题材,写出了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这是他的文学处女作。由于小说的观念完全符合新中国的民族国家意识,且作者本人又是蒙古族,于是,这本小说立刻受到各界的极大关注,首先它被发表在1952年1月《人民文学》首篇,《人民文学》也高度评价小说是一篇“写新的主题、新的生活、新的人物,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先进的力量,用新的伦理观念按和新的道德精神教育人民的” 好作品,在这种情形下,这篇小说很快被改编成电影,这就是于1953年上映的《草原上的人们》。

五十部红色革命老电影(红色电影故事60)(1)

影片海报

《草原上的人们》由徐韬执导,海默、玛拉沁夫、达木林编剧,乌日娜、恩和森、树海、朝鲁、安琪等主演,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影片的故事为:

50年代初期,内蒙古草原上的牧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为将草原建设得更加美好而辛勤劳动着。

五十部红色革命老电影(红色电影故事60)(2)

女共青团员、互助组长萨仁格娃,曾连续两年获得劳动模范称号。她与另一个互助组长、打猎能手桑布真诚相爱。

五十部红色革命老电影(红色电影故事60)(3)

当草原上的广大牧民忙着发展生产的时候,暗藏的特务宝鲁企图挑动萨仁格娃的父亲白依热退出互助组,以达到拆散互助组的目的,遭到斥责。在一次暴风雪中,宝鲁割断牲畜栏杆的绳子,打开马圈和羊圈,放跑了牲畜。萨仁格娃为救牲畜骑着马从崖上摔了下来,幸亏桑布赶来相救。

五十部红色革命老电影(红色电影故事60)(4)

由于牧民们团结一致,将放出的牲畜都及时赶回,未能给互助组造成很大的损失。风暴季节已过,在萨仁格娃为受伤的牲畜防疫注射时,宝鲁趁人不备,把毒药投进井里,毒死了萨仁格娃小组里的二十多只羊,并妄图以羊群中毒的事情嫁祸于萨仁格娃。

五十部红色革命老电影(红色电影故事60)(5)

萨仁格娃为互助组失去那么多羊而伤心,情绪有些波动。她在区长阿木古郎的教育和帮助下,认识到不能只想个人的荣誉,要为大家着想,为内蒙古大草原和祖国的建设着想。不久,宝鲁在特务吕绶卿的指使下,想趁那达慕大会开幕时,放火破坏草原的建设。

五十部红色革命老电影(红色电影故事60)(6)

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开幕了。会上有各种活动:物资交易、评选模范、赛马、射箭等,热闹非凡。在评选模范的会上,有人对萨仁格娃领导的互助组死羊之事,表示不满。萨仁格娃认为组里羊死了,自己是有责任的,一定要把这件事搞清楚。

五十部红色革命老电影(红色电影故事60)(7)

会后,萨仁格娃牵着马在河边溜达时,看到宝鲁鬼鬼祟祟的,身上还带着枪,便奋不顾身地骑马追去。她赶到山坡,已看不见宝鲁的踪影,却发现牧场燃起了大火。萨仁格娃断定这火是宝鲁放的,就拍马冲过浓烟烈火去抓宝鲁。这时,盟长亲自带领群众救火,大家齐心协力很快就把火扑灭了。

五十部红色革命老电影(红色电影故事60)(8)

在萨仁格娃、桑布的帮助下,公安人员将宝鲁、吕绶卿等一小撮潜伏特务一网打尽。当大家知道萨仁格娃小组的死亡是特务投毒所致时,对于勇敢的萨仁格娃更加敬佩。在庆功会上,盟长称赞萨仁格娃不仅是劳动上的模范,而且在防风暴、防火灾、与特务作斗争上,也表现出奋不顾身的勇敢,为草原上的人们立了一大功。

五十部红色革命老电影(红色电影故事60)(9)

无论在主题、背景、矛盾冲突上来说,电影《草原上的人们》都是小说的“升级版”。很显然,已经在革命队伍中经过6年教育和培养的玛拉沁夫在创作初始已经自觉地将革命文艺的创作方法运用在写作中,但是,当其作品受到重视之后,在改编的过程中,玛拉沁夫个人的印记在作品中就越来越少了,在电影中,孤身一人的越狱犯变成了有组织有预谋的“内蒙特务组织”,故事背景也由科尔沁变成了整个草原,主角萨仁格娃和桑布的“抓特务”的主角变成了“配合”公安人员将特务“一网打尽”的成长中的少数民族英雄,而从此,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影片除了片中的民族风情之外,其创作主旨和故事模式也和主流电影叙事融合了。在70年过去后,许多人可能已经对这部“少数民族抓特务”的影片没有印象了,但是它的插曲《草原晨曲》、《敖包相会》、《草原牧歌》却传唱至今。

五十部红色革命老电影(红色电影故事60)(10)

海默(1923-1968)

本片编剧海默男,原名张泽藩,笔名海默,1923年农历三月十五日生,山东黄县江格庄人。11岁丧母,随父到北平,先后在五斗斋小学、北师大附属平民小学、北平育英中学等校学习,接受过抗日的爱国思想教育。

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海默和同学一起上街游行示威,用石块还击镇压学生的保安队。1936年返回故乡,入黄县中学学习。抗战全面爆发后回到北平,曾在一家烟膏店当学徒,后考入烟台志孚中学。

1941年离开北平到晋察冀边区参加抗日斗争。同年6月在华北联大文艺学院戏剧系学习,后去冀中火线剧社当演员,并担任过教导二旅政治宣传科干事。

1943年随部队到延安,转为鲁艺文工团团员。此间,他和洛丁发表处女作《粮食》(剧本),开始了创作生涯。

1945年10月调冀察热辽文工团创作室。在解放战争期间参加了武装斗争。他白天行军,夜晚挑灯写作,时常写到深夜。他和安波创作的歌剧《兵》受到部队嘉奖,荣立甲等功。他自己创作了歌剧《十五的月亮》。同时又参加了《白毛女》、《粮食》、《王三保翻身》、《欢迎八路军》等歌剧、话剧的演出。

1950年后任中南文工团创作部主任。1951年抗美援朝负伤后回国。1951年底任中央电影局剧本创作所编剧。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调北京电影制片厂任编剧,直至去世。

1950年至1960年代初,先后创作出版了话剧《矿山的主人》、《火》,独幕剧《弃暗投明》,多幕剧《故乡》,歌剧《秋收歌舞》、《米》,中篇小说《突破临津江》,创作改编电影剧本《草原上的人们》、《母亲》、《红旗谱》、《洞箫横吹》、《春城无处不飞花》、《早霞》、《深山里的菊花》、《粮食》、《春风吹到诺敏河》、《染血的哈达》等。文革爆发后,1967年被打成“黑帮分子”、“黑编剧”。1968年6月14日被残害致死,时年45岁。1978年北京电影制片厂为他彻底平反昭雪。

下一期,介绍新中国第一部表现“接生员”的电影《结婚》。

(本文根据相关资料整理编写,图片来自网络,若有异议告知我们即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