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沧海巨变,改革开放一路向前,珠海这座因改革开放而生而兴的海滨城市,从码头的渔歌里走到了世界的台前。

40年砥砺前行,那些定格在改革开放时代大潮里的记忆,令经济特区的开拓者、亲历者和后来者深深着迷。

特区珠海,随处呈递一张张“闪亮名片”:拱北口岸迎来送往、情侣路春风扑面、格力电器畅销全球、港珠澳大桥举世瞩目……这些城市符号,也成为富于改革开放时代气息的印记。

即日起,《南方日报·珠海观察》将推出“寻访特区印记 再燃改革激情——珠海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我们力图敲开一个个特区改革者的“门”,以“口述”的形式,穿越时光,为读者呈现个体的,又是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的“特区印记”,由点成线,由线及面,力图廓清珠海经济特区的建设史和发展史,再燃改革激情,更好地助力珠海经济特区的“二次创业”。

求学、工作、创业、消费、旅游……平常的日子里,越来越多的人经由拱北口岸往返珠澳两地,由此也涌现更多的“珠澳人”,这个改革开放初期的渔村小关口,也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陆路口岸,日均通关超过35万人次。

1984年底,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留下的“珠海经济特区好”的题词,振奋了一代特区拓荒者;1999年,这七个大字被矗立在拱北口岸广场最显眼的地方,激励和鞭策着新一代特区人奋勇向前;2018,距离拱北口岸不远处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珠海经济特区由此续写改革开放的新华章。

关口记忆:“第一天到的时候哭了”

夜幕降临,站在珠海板障山的最高处向澳门方向眺望,高楼林立,流光溢彩,珠澳双城融为一体,犹如一幅铺展开的缤纷画卷。其中,两地分界处,一幢闪耀着金黄灯光的建筑分外引人注目,这就是世界第一大陆路口岸——拱北口岸。

然而,就在35年前,改革开放初期,这里仍是一片荒凉的“处女地”,“目之所及,只有一条水泥路,连红绿灯都没有。”回忆初来乍到的场景,拱北海关隶属闸口海关副关长贾心明感慨万千。

拱北口岸一头连着珠海,一头连着澳门,但咫尺之间,城市面貌却“差之千里”。“当时拱北口岸及周围人很少,一到晚上就黑灯瞎火的。”贾心明说,“我还记得从学校毕业来拱北的第一天,晚上十一点钟抵达,几百人就站在荒凉的地里,当场就有人哭了起来。”

没想到,贾心明一待就是35年。“口岸变化太大了,可以说是沧海桑田。”

人如潮涌,物畅其流,货如轮转,这是现今人们进入拱北口岸的第一印象。然而,在贾心明刚刚入职的那些年,“拱北口岸还停留在人人过筛,细查细验阶段。”

“当时,拱北口岸的开关时间是从早上7时到下午5时30分,每天通关人数只有2万人次,入境的90%是从澳门回内地探亲的旅客。”贾心明说,“由于查验的手段基本靠人工,征税要靠算盘和纸笔,因此旅客过关时间比较长。遇上清明等重大节日,拱北海关只能全关人员出动,除了吃饭和上洗手间,几乎一刻不停。”

与落后的查验手段相对应的,则是国门初开时,人们物资生活的匮乏。贾心明记得,“刚参加工作的头几年,许多澳门旅客为了带物品回内地,甚至冒险走私,现在回想起来让人感觉好笑,又难以置信。”

与此同时,珠海经济特区建设初期也在艰难起步,虽然特区建设局面在逐步打开,但是只有“一条街道、一间粮站、一间工厂、一家饭店”城市面貌还没完全扭转。

然而,就在这时,激发一代特区开拓者为梦想拼搏的春风已经扑面而来,在珠海经济特区,外向型经济萌动、生长,花开南方。

激荡岁月:七字题词鞭策珠海人前行

1984年,是贾心明开启海关关员生涯的第二年,珠海经济特区发展进入第五个年头,一系列改革和建设都在加快推进。由于改革要破除原有的体制机制束缚,在探索过程中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这一年的1月,在舆论对经济特区出现不同声音之时,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视察珠海,为襁褓中的特区“保驾护航”。

据《珠海市志》记载,1月29日上午,小平同志开始了在珠海的视察。小平同志沿途观看了拱北海关、珠海度假村、九洲港、直升机场及附近的工业区,接着在香洲毛纺厂以及狮山电子厂进行了仔细的考察。中午时分,车子直奔新落成的珠海宾馆。在午宴开始前,他拿起笔,思考片刻,蘸墨挥笔,“珠海经济特区好”七个大字跃然纸上。在场的同志深受鼓舞,报以热烈的掌声。

拱北口岸(特区印记①拱北口岸)(1)

很多人也许不知道,这七个大字,对早期的特区开荒者而言,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贾心明说,“小平同志题词‘珠海经济特区好’之后,社会上的质疑之声停息了,珠海经济特区的发展从此驶入了快车道。”

在小平同志视察的鼓舞之下,珠海经济特区的发展在1984出现了重要转折,步入日新月异、全面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数据显示,珠海在这一年引进外资项目600多个,全年用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资金达2.38亿元,相当于前4年投资总和的2.7倍。到1985年底,珠海共有140多家企业相继诞生,格力电器等一批如今依然响当当的本土品牌企业也孕育而生。

“这七个大字在珠海人心中有着非凡的分量。”贾心明说,“不久后,‘珠海经济特区好’这七个大字被刻在了拱北口岸广场一块长达38米的题字墙上,放到了珠海最有标志性意义的地方,时刻鞭策着人们奋勇向前。”。

升级历程:2017年成世界最大陆路口岸

1999年,无论对于拱北口岸,还是对于珠海,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

当年10月2日,拱北口岸新联检大楼正式启用,已经有100多年历史的老口岸同时关闭。

新联检大楼加上配套设施,工程总投资4.5亿元,占地17.9万平方米。据《中国勘察设计》1999年12期发表的《珠海迎澳门回归重点工程》介绍,联检大楼在工程结构和技术上创造了国内的四个“最”:最大的民族形式大屋顶建筑;内楼层面投影面积最大(可安排66条旅客进出通道);最先采用双向无粘结预应力框架结构;最长最宽的不设永久伸缩缝建筑物新口岸。

也正是这一年的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怀抱,珠澳进入发展快车道。

拱北口岸当年出入境的旅客已达2500多万人次,通关量仅次于深圳的罗湖口岸,位居全国第二。

澳门回归后,随着CEPA的全面实施,粤港澳经济合作不断深入,珠澳两地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两地人员往来交流更加密切,出入境车辆和旅客逐年增加。2010年3月,拱北口岸改扩建工程开始动工,三年后竣工,改扩建后的出入境联检楼首层大厅于2013年6月28日正式开放使用。

拱北口岸(特区印记①拱北口岸)(2)

2013年,经拱北口岸出入境旅客9897多万人次,出入境车辆260万辆次,成为全国第一大陆路口岸;至2017年,这一数据已超过1.28亿人次,平均每天达35万人次,最高峰时超过每天44万人次,旅客通关量连续多年居全国口岸之首,成为世界最大陆路口岸。

旅客携带物品的变化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的变迁。“刚参加工作那些年,有一次,一名旅客为了逃税,甚至穿着十几条牛仔裤通关。”贾心明说,“现如今,旅客从澳门入境,带回来的都是一些贵重的物品,比如奢侈的箱包和高档手表,从这些过关货品的变化,可以看出人们的生活有了可喜的改善。”

随着珠澳两地联系更加紧密,“拱北口岸每天的开关时间也从上世纪80年代的10个小时,延长至现在的19个小时,即从早上6时开关,翌日凌晨1时闭关。”贾心明说,如今,面对每天30多万的过关旅客,拱北口岸也构建了由人脸识别设备、扫码征税设备、机器人等组成的智能化的旅检查验系统,实现半小时自助通关,助力珠澳融合发展。”

如今,走过拱北口岸这一百年雄关,历经40年改革开放洗礼,对今天的珠澳两地的市民而言,历史不是固定的盆景,而是不远处伶仃洋上翻飞的浪花,一直活泼泼向前。

【策划/统筹】高静宁、林郁鸿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林郁鸿

【拍摄/剪辑】蔡如意 张宸嘉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南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