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白发前路永无涯(丝净方为蚕)(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古到今这两句诗就是对老师最好的写照。老师之于学生是明灯、老师之于社会是灵魂、老师之于国家是脊梁。老师之所以为人们所崇敬,是因为他不仅授业,还传道、解惑。

传的什么道?当然是为人处事之道!怎么传?当然是言传身教!在我这个70后的眼中,从记事起老师们都喜欢干干净净地站在讲台上,告诉我们要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要做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要多做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事。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所以我们信!我们也在努力践行!

最近中国传媒大学个别党员干部违纪问题被通报后,12月1日中央音乐学院等3所高校4起违纪问题又被教育部通报,在引来网友们围观的同时,也引来了一些杂音。为此,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为人师表 莫以恶小而为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老师也有可能犯错,但是犯了错绝不能因错小而心安理得,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更何况这些被处理的老师还有一个身份是党员,他们是认可党的章程、自愿接受党纪约束、并宣誓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才加入党的,现在他们违反了党的纪律,违背了自己的誓言,为此他们要承担应有的责任无可厚非,有什么好辩驳的?

更何况这几个老师他们每天要面对成千上万的学生,请问他们是继续掩耳盗铃的好呢?还是做个知错能改,敢于担当的人来得洒脱呢?试想心要是脏了,自己犯了错都以为无所谓了,这样的“春蚕”在三尺讲台能吐出“干净的丝”吗?他们又有何底气干干净净走上讲台呢?老师的品行不仅关乎他个人,更关乎学生、社会和国家,当且行且珍惜!

二、师生关系 莫以“契约”论得失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尊师是发自内心的,是对传道者的崇敬,不是交易,更不是冷漠的契约。西方的学问长于西方的土地,虽有其科学性,有的的确领先于中国,但这并不等于西方的学问就能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因为中国有几千年不断的基因,这些基因决定着中国需要什么?就拿现在一种颇有些市场的观点来说,他们认为人与人之间就是契约关系,是绝对平等的,即使老师和学生之间也同样如此。用契约论来构建师生关系,看似平等,但是这种平等的背后是利益的冷漠,老师不需要关心学生的品行,因为那不在交易的范畴;于学生而言,既然是契约关系,付了钱就要享受服务,老师只是提供产品,何须尊重呢?而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师不仅是教书,更是在育人,是把学生当自己孩子一样关爱的,老师们不仅要操心学生的成绩,更要担心学生的品行。于学生而言,这样的老师当然值得尊敬,不是尊敬一两年,而是尊敬一辈子!因为这样的老师不仅教会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学生如何去关爱其他人。这种奉献精神的传承为什么一定要用冷冰冰的契约来取代呢?

从这个角度看,这几个被处理的学校老师也是中了“契约”论的毒,他们已经忘了自己老师的身份、党员的身份,一切都用契约交易来评价。在他们眼中除了法律,没有道德和纪律,他们更不在乎师德对于学生、对于社会、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他们把教师的工作量化为交易,认为尽职就好,却忘了人民教师肩上育人的责任。“蜡烛的泪”是付出、是关爱、是担当,没有这些不配在中国做老师!

三、授业解惑 莫以“一叶”蒙学生

听到过一位言必呲中国的教授说,他之所以这样,是为了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我晕了!让学生独立思考?就是这样无视中国进步的现实,无视中国发展的历程,而一味吹捧西方民主,并向学生灌输唯有美国式的宪政才能救中国吗?究竟是谁在给学生洗脑?究竟是谁不让学生独立思考?到目前为止,这个世界还没有发现任何完美的东西,那么美国的民主、美国的宪政就能完美无缺吗?就能全世界通用吗?难道中国就一无是处?难道中国只有他们是清醒的?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这是假话。这些人最喜欢的就是贬低中国,抹黑中国的历史、打击国人的自信心。在他们心中,只有美国是值得崇敬的,中国的道德、纪律简直就是无稽之谈,只要不触碰法律的底线,他们总喜欢肆无忌惮地挑衅。

从这个角度看,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一小部分人要站出来为受处理的几个人辩护了吧?在他们心里,他们早已不是中国人了!他们当然认为这些处理是小题大做,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借助这样的挑衅来试探国人容忍的底线,来试探他们生存的边界。他们最喜欢用西方民主的“叶子”来蒙蔽学生和民众的眼睛,进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美国梦!

“丝净”方为“蚕”,“无泪”怎称“烛”?老师是学生的明灯,首先要自己明亮!老师是社会的灵魂,首先要自己干净!老师是国家的脊梁,首先要自己爱国!给象牙塔里的贪腐治治病有何不可?让三尺讲台干干净净谁不欢迎?

作者:谭剑

编辑:指尖君

,